作為全美最頂尖的公立大學系統,加州大學一直是無數學子的夢想學府,尤其受到中國家庭的青睞。然而,近日它卻站上了風口浪尖——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這所名校接連遭到兩起訴訟,核心指控驚人一致:在招生過程中非法使用種族資訊,刻意優待黑人和拉丁裔申請者,同時歧視亞裔和白人考生。
訴訟一:
美國時間2月3日,名為Students Against Racial Discrimination(反種族歧視學生聯盟)的組織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稱加州大學存在拒絕成績優秀的亞裔和白人申請者,而錄取學習較差的黑人和拉丁裔申請者的情況。反種族歧視學生聯盟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法學教授理Richard Sander和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教授Tim Groseclose(原為UCLA教授,揭露加州大學招生歧視後辭職)於去年成立。 |
2月11日,另外一個組織Students Who Oppose Racial Discrimination(簡稱SWORD)在加州東區美國地方法院起訴美國教育部和加州大學在招生過程中涉嫌種族歧視。SWORD這個組織由被谷歌錄用卻遭16所大學拒絕的華裔學生Stanley Zhong及其父親發起,聯合了許多有著同樣遭遇的亞裔家庭。 |
這些訴訟到底是怎麼回事?加州大學做出了什麼回應?我們將為大家一一分析。
此前,我們也對華裔學生Stanley Zhong的遭遇進行了報道,他在大學本科申請中,被申請的18所大學中的16所拒絕,引發社會熱議。
Stanley Zhong沒有選擇沉默,而是勇敢地實名發聲,甚至毫無保留地公開了自己的申請背景,他的實力足以讓任何一所名校心動:
學術成績:
-
入圍谷歌程式設計大賽半決賽
-
獲得總統志願服務獎(黃金級)
-
入圍國家優秀獎學金決賽
-
麻省理工Battlecode全球高中組第2名
-
斯坦福ProCo競賽第6名
-
文書內容概括:疫情期間,由於線下見面被限制,許多合同都需要在線上進行電子簽名,尤其是醫療系統裡的各種檔案都需要在保護病人隱私的情況下進行簽署,但卻沒有一款好用又免費的電子簽名系統。於是Stanley決定利用自己的程式設計技能,克服種種挫折,開發了RabbitSign電子簽名系統,不僅符合美國法律對病人隱私保護的要求,而且還是免費的,從而幫助降低美國的醫療成本。
從公開的資訊來看,Stanley不僅在學術和程式設計能力方面表現卓越,更展現出難得的人文情懷。在疫情期間,當許多同齡人還在適應網課生活時,他主動利用自己的程式設計專長,開發了一款免費電子簽名系統,幫助醫療機構在保護病人隱私的同時高效處理檔案,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兼具學術天賦、技術創新和社會責任感的履歷,幾乎是頂尖大學最理想的申請者畫像:學術實力驚人、課外活動極具競爭力、展現出卓越的領導力和社會影響力。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記沉重的打擊。他申請的18所大學中,竟然有16所直接拒絕了他,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LA、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眾多名校。這份申請結果,毫不誇張地說,只能用“慘敗”來形容:
Stanley的父親表示:“作為加州的納稅人,我對他申請的五所加州大學全部拒絕他而感到震驚。”Stanley的故事當時也被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報道過,他的父親也多次給加州大學、加州州長和聯邦教育部寫信,但都沒有收到過實質性的回覆,他們因此決定起訴。
在Stanley的訴訟材料中,他們披露了許多令人震驚的資訊。
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委託的一項研究中,社會學教授Robert Mare記錄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招生中持續性歧視亞裔申請者的現象。他的報告指出,UCLA招生辦給北亞裔(North Asian,包括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印度/巴基斯坦裔美國人)申請者的整體評分,比在學術實力、個人特徵和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方面相似的、其他族裔的申請者稍微低一些。該報告進一步指出,“在其他條件相當的申請者中,白人、非裔美國人和拉丁裔在被錄取者中佔比過高,而亞裔美國申請者則佔比較低。”
加州審計署2020年的報告發現,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和UCLA錄取的申請者中,許多人的背景實力不如一些被拒絕的申請者。並且審計人員還發現,伯克利和洛杉磯分校允許招生官檢視申請者的姓名、母語和出生地。審計人員稱,這種做法可能導致招生官可以推斷申請者的種族或民族,從而在錄取決策中引入偏見。
儘管加州大學聲稱其招生政策中沒有所謂的“種族名額”,但他們的所有分校都在積極申請拉丁裔服務機構(HSI)認證,而HSI認證要求至少有25%的拉丁裔學生入學。在2019年左右,UCB和UCLA成立了由校長領導的工作組,以實現這個25%的種族名額目標。
此外,根據 2020 年美國人口普查,加州的亞裔人口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25%,成為該州增長最快的族裔群體。然而,加州大學的亞裔學生比例卻從2002年的38%下降到2022年的32%,在2018年至2024年間,華裔美國學生的入學人數普遍下降。UCB近年來亞裔錄取人數顯著下降,亞裔申請者錄取率從2014年的18.9%下降到2023年的15.8%。
加州大學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自1996年加州禁止在招生中考慮種族以來,加州大學已調整其招生政策以遵守法律。加州大學本科招生申請僅出於統計目的收集學生的種族和民族資訊。該資訊不會與申請稽核人員共享,也不會用於錄取決定。”
多年來,加州大學的招生政策已從基於標化成績和GPA的“學術指數”考察方式轉變為全面稽核(holistic review),綜合考察13個因素,包括GPA、選課難度、才能和生活經歷。加州大學招生主任強調,招生官並不是將申請者與所有其他申請者進行比較,而是更直接地與他們所在高中或類似社會經濟背景的同齡人進行比較。
Stanley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天才少年的個人經歷,它背後折射出的是無數亞裔家庭共同面對的現實:成績再優秀、履歷再耀眼,在大學的招生政策面前,仍然可能被無情篩掉。當公平競爭的原則被悄然動搖,誰又能保證,下一位“被拒絕”的不會是你?
這場訴訟,是否將成為撼動美國高校招生體系的一記重擊,或者是更大風暴的開始?這個問題值得每一個關心美國大學申請的家庭持續關注。
參考文章:
https://abc7news.com/post/palo-alto-teen-rejected-16-colleges-hired-google-files-racial-discrimination-lawsuit-university-california/15933493/
https://sword.education/
https://www.latimes.com/california/story/2025-02-05/lawsuit-accuses-uc-racial-preference-in-admissions
美本早申資料大揭秘
翠鹿升學榜2025早申資料報告如何領取?
點選下方名片
關注“視角學社”公眾號,
後臺對話方塊傳送“資料報告”(不是評論區哦~)
獲得完整版報告領取方式!
更多精彩
相關閱讀:
作者:Alex,轉載:引知,本文經授權轉載。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