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2. 配件開箱&裝機Worklog】看完配置表,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可以搶到空氣5080FE,為什麼要選Pixel two,為什麼要用1600W電源……emmm怎麼說呢,我也無法回答。因為實際上,以上所有配件(除了舊件繼續利用)只有990evo plus是我自選自購,其它所有配件包括A14風扇在內,全部出自好基友@karlstyle 的手筆,順豐上門足不出戶。而我只提了一下需求:不側透、不玩RGB、安靜低溫,僅此而已。所以,不要問太多為什麼,這可能就是裝機佬的羈絆吧。如果非要找一個理由,那……這位大佬家裡有4臺不同的Abee Pixel,我幫忙減輕一點庫存壓力,也很合理對吧。閒話少敘,正式開始今天的裝機分享。以下全部用Sony a7R3 + Zeiss Batis 40F2拍攝,機內jpg直出後,ps裡簡單調整曝光和圖片大小。水平有限,大家見諒。CPU:作為“鐵桿i炮”,儘管ultra 200系列的效能並不突出,還是依然對牢英不離不棄。

主機板:前一臺主力機是i9-12900K + MSI Z690i Unify。這次再續前緣,Z890 Unify-X的做工、質感、擴充套件性等各個方面依然讓人倍感舒適。






後置介面非常豐富,usb-A、usb-C/雷電、5G Lan、wifi-7,還有刷BIOS、清CMOS等等一應俱全。不過沒有DP/HDMI。





SSD: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開箱主機板的時候,取下SSD散熱裝甲,一塊9100pro赫然出現在眼前,這種震撼人心、直擊心靈的感覺,不是時常會有的。


記憶體:純黑無光,低調就完事了




顯示卡:5080FE的開箱,大家可以移步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669771-1-1.html欣賞更多優質圖片。對,你沒有猜錯,就是我手裡的這塊。


不過我就沒有titan或者4090來作陪了,請出兩位老傢伙充當一下陪襯。一位是GTX980,同樣來自基友的“一手自用99新”

另一位則是Asus RTX3070 Noctua 8G OC。這應該是我最喜歡的一款顯示卡了。誇張的散熱規模,貓頭鷹聯名配色,碩大的肌肉、極致的安靜。如果它的電感可以永遠不出聲,那我願稱之為地球上最靚、最騷、最勁的顯示卡。真男人,PCDIY顯示卡就該玩4.3槽大肌霸(笑)。



RTX3070 Noctua:小老弟,讓我看看怎麼個事?

電源:


雖然我在年前已經去幫另一位好基友裝過一臺TX-1600,但這個電源尺寸之大,介面數量之多,還是值得一提。

主機板進機箱

上記憶體

散熱器甚至提供了U12A和D15G2可供選擇。我想265K應該不需要D15壓制,最後裝了U12A。D15呢,就擦拭一番,再和一對A14G2一起悄悄藏到櫃子最深處。

開啟機箱的時候,6只A14G2甚至是已經安裝好、理好線,和機箱一起打包寄來的。直接勁省裝機時間1小時以上,讓人感激涕零不知所云。





雖然但是,似乎3070 Noctua更加適合整臺機器的配色

拍完這張,再把3070擦拭一遍,收進包裝盒,收藏品+1。最後展示一下整機效果吧


走線水平非常一般,有點辜負了這麼大的理線空間



【3. 效能簡測&使用體驗】風扇全部定速800rpm左右,待機CPU、GPU都不到40度,顯示卡停轉。非常安靜。CPU簡單拉一下倍頻P核5.4、E核4.8,對比12900K的成績:

Furmark單烤顯示卡,最高70度左右,風扇1600rpm:

Steam上的遊戲不多,應該只有黑神話對顯示卡的要求最高。不過5080應對2K解析度還是比較輕鬆的。全影視級畫質,光追關閉。


平時玩遊戲的時間非常有限,水平也很一般,但是黑神話必須全成就+連戰通關。附一個無傷齊天·虎先鋒記錄

【4. 寫在最後】大概是從2013年左右開始,和PC DIY結緣,自己動手學習組裝了自己第一臺電腦(i5-3470+B75平臺),後面入坑CHH,欣賞了越來越多的機器配置,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逐漸越陷越深,更是有幸身邊有志同道合的基友交流甚歡,折騰硬體也就成為了自己最大的興趣愛好。不過後來成家立業,女兒又很快出生之後,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有限,無奈只能在工作和家庭之餘才有一點點空閒折騰一下電腦;或者去幫朋友裝機,過過手癮。這次裝機,也是趁著假期裡孩子白天出門玩耍或者孩子晚上睡著以後,才有一些碎片時間裝機、拍照,效能測試的也幾乎沒有太多。甚至部分照片的色調也因為天色原因略顯不統一。只能說,短短一篇帖子,內容不多也不夠完美,但也算是30+的中年人給自己的一片小小的世外桃源了。最後,再次感謝大家觀看,歡迎討論。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