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3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ciyu
不是每朵花,都一定要早早綻放在春天。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雲灣朗讀音訊

昨天我看到一則讓我頗為心疼的新聞。
湖北十堰一輛公交車上,一個高三的男生先是低聲抽泣,不一會情緒如決堤洪水,崩潰大哭起來。

乘客們問他,才得知是因為高三學業的壓力。
他一邊痛哭一邊斷斷續續地說:
“他們都很優秀……我就連上個一本都是個問題。”“我每天都在想方設法的學習,成績提不上去,還是一直在下滑。”“我每天都在付出,甚至一個星期回家也休息不了幾個小時。”“我感覺我白費了……”
見到這一幕,我心裡不禁一揪,想到了我那個正在備戰高考的孩子。
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她是不是也這樣崩潰過、痛哭過。
她是否也質疑過自己,為什麼自己拼命追趕,模擬考試仍不盡如人意?
她否也恐慌過,萬一高考考砸了,該怎麼辦?
我越想越是寢食難安,趕緊連夜寫了一封信給孩子,信裡有5句話,願能給到她慰藉和力量。
-
內心強大到混蛋,比清華北大更加重要。
記得前兩年,你很奇怪我改了微信簽名,只寫了兩個字:平和。
其實到了爸爸這個年紀,很喜歡那種經歷了大風大浪,卻還平靜得像是下雨時踩溼了褲腳一樣的人。
那樣的性格里有一種從容不迫的力量,很平和,也很溫柔。
當然,你還年輕,一定會覺得平和這個詞有點中老年人的味道。
那我就借用馮唐的一個時髦形容:內心強大到混蛋。
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
其實,我知道過去的許多日子,你過得很辛苦。
你要忍受精神的煎熬。
你自己的夢想,我沒有明說的期望,同學帶來的無形壓力,如千鈞重一般壓在你身上。
你要承受學習的枯燥。
暫停下自己的愛好,每天步履匆匆往返在宿舍與教室間,日復一日地埋頭題海。
在一堆厚厚的習題集裡,你感受過孤獨無助,也有過迷茫掙扎。
總而言之,學習很苦,壓力很大,迷茫很多,構成了高三的底色。
高考,是你第一次要面對人生出的難題,難在試卷上,也難在心關上。
越是艱難時,越是修心時。
模擬考得不如意,就笑一笑;壓力很大,也坦然接著。
一個人只有坦然面對,才能無堅不摧。
上清華北大與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我更希望你擁有後者。

-
高考的輸贏是一時,而非一世。
如果我跟你說高考不重要,你一定會懷疑我是不是你親爸。
高考很重要,毋庸置疑,它藏著一個人改命的契機。
但它又不是決定量。
試卷小考場,人生大天地,沒有人因考試贏得所有,也沒有人因考試輸掉一切。
前段時間,我陪你看過一部紀錄片《我的高考笑忘書》,鏡頭聚焦在了12位高考“失意者”身上。
他們中有差2分沒過一本線的,也有連大專都沒考上的,還有接連復讀4次都落榜的……
有人選擇將就讀了一所大學,也有人告別了校園開始打工。
最後呢,高考失敗的他們,卻寫出一個個峰迴路轉的故事。
比如連大學也沒考上的張中臣,在北電當保安時,接觸到了電影。
他開始瘋狂學習電影知識,不怕苦不怕累,如願成了一個導演,執導作品多次獲獎。
比如@仙人球仙女在高考時考出了最差的成績,志願直接填了家門口的湖南工業大學。
但她憋著一口氣,在大學裡埋頭苦讀,一路考研、考博,不斷向上攀爬,重新找回了她閃閃發亮的人生軌跡。
人的命運,是流動的。
高考永遠只是你經過的一站,未來還有許多的風景等著你。
紀錄片第一集結束時,有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如果在“高考失利”這四個字後面加上一個標點符號,你會寫什麼?
有受訪者畫了個“X”,它不是指考試中做錯的題,而代表這是兩條交錯的路,條條大路通羅馬。
有的畫了個圈,代表句號,並把它撕碎。意思是,既然已經失利,就讓這件事結束,繼續向前走,書寫下一個篇章。
高考是路口,但不是盡頭。
考試榜上無名,你仍可腳下有路,一條路走不通,還有橋可以過。
在爸爸看來,你上了名牌大學,如願成為律師,是一種成功。
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成為一位麵包師,驕傲地對顧客說“看,這個麵包真香”,這也是一種成功。
高考,永遠只是人生的一站。
回到《我的高考笑忘書》的那個問題:你怎麼看待高考呢?
相信孩子你會有自己的答案的。

-
慢下來,穩下來,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你只需靜待花開。
我很喜歡北大2024年的招生宣傳片。
一個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看到別人在做什麼,他也會匆忙加入,生怕落在別人後面。
一天,他腳步匆匆路過北大院落時,遇到了正在澆花的美學大師朱光潛。
朱光潛採下一朵小花送給了他,並且笑著告訴他:慢慢走,欣賞啊。
學生杵在原地,猜不透先生的用意。
其實,朱光潛想告訴他的是:
“每個人的花期是不同的。如果只盯著別人加速奔跑,卻忘記了自己的節奏,很容易走錯路。”
生活需要有“慢”的智慧,更需要有“等”的耐心,學習何嘗不是如此?
別人有自己的時區,你有自己的節奏。
不同人的學習能力不一樣。
有一些人強在數學,一琢磨就通,你得下好大的功夫才能理解透徹。
如果你硬是跟別人比數學的學習力,反而會擾亂自己的心態。
不同人複習節奏不一樣。
有一些人喜歡從框架大綱先過一遍,早早複習了兩輪,完美主義者的你可能連首輪複習都沒完成。
若是你非得較勁,只能陷於內耗中。
每一個人就像植物一樣,品種不同,花期不同,適應的土壤不同。
放在一個科目、一場考試上是如此,放在長長的人生中也是如此。
內心驕傲的你要知道:
不是每朵花,都一定要早早綻放在春天。

-
高考真正的意義,不在於考了多少分,而在於人生的這場歷練。
作家劉娜當記者時,曾採訪過1997年以後參加高考的人。
他們中有大學教授、企業老闆、醫院院長。
當被問及“高考給您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是走過那段異常艱苦的歲月後,養成的受益一生的堅持與堅韌。”
高考成績固然重要,但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你成長。
成長又意味著什麼?
是那些你做過的卷子、寫過的習題、背過的單詞,所構建的學習的底層邏輯。
是那些你早起的清晨,熬過的深夜,從而養成的堅韌人格。
往後的人生裡,這些特質、能力、習慣都將是最高貴的財富,
高考之後,人生的各種大考會馬上接踵而至。
要以何種方式去度過大學,要以怎麼的態度去從事一份工作……這都是你要面對的。
如果以備戰高考的姿態去迎接,高考就有價值了。
北京師範大學趙勇老師曾為落榜的同學寫過這樣一段話:
“每年其實都有遺憾發生。你們沒有考出好分數會留下極大遺憾,我們因為名額所限沒有招進更多的好學生,也會感到很是遺憾。
為了你心中的目標,你憧憬過、仰望過、奮鬥過,這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
儘管結果不盡如人意,但並不意味著你的追求就沒有價值。”
是的,對你來說,高考真正的意義不在於紙面上的分數,而在於人生的這場歷練。
-
全世界幾十億人,最樂意幫助你的一定就是我。
這是我最後一句想跟你說的話。
我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高三男生因為學業壓力太大,在公交車上崩潰大哭。
許多人都疼惜這個男生。
後來,評論底下有一個家長曬了下她和女兒的截圖。
她女兒是一位高一的女生,年級前200名。
有一天,女兒說自己很難受,太累了,不想待學校了。希望媽媽給自己請假。
媽媽二話不說,在大雨傾盆之時,毅然決然接自己的女兒回家。

為什麼我跟你說這件事呢?
我希望我們的父女關係,能像這一對母女一樣。
無論是分數考砸了,還是犯了錯誤,你都可以敞開來說跟我講。
心中的小情緒或大煩惱,都可以跟我吐吐苦水。
在人生這個曠野上,你可以盡情地去追逐,去奔跑,當你累了倦了迷茫了,記得回頭看看,爸爸一直在你身後等著你
蔡志忠在一次訪談裡說過一件事。
他每一年都會跟女兒說一遍這樣的話:你是我的女兒,我是你的父親,無可改變。無論你做了100萬次錯誤,都不會變成不是我的女兒。全世界60億人,最樂意幫助你的一定就是我。沒有什麼事不能告訴我,我一定不會責罵你。
離高考還有十幾天,我也想跟你說:成功或失敗,喜悅或煩悶,沒有什麼事不能告訴我的,我永遠是你的後盾。
養男孩費力,養女孩費心
👇點選下方卡片,立即搶購
閱讀這本書,一起做個不累的女孩媽媽!

家有女兒
我們為您推薦一個優質的育女平臺
女兒派(微訊號:nverpai)
每一個女兒,都是爸媽眼中的稀世名花。
養得好一朝驚豔四座,養不好費心勞神。
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女兒,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