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邊很多朋友,都和我聊過一個讓人心碎又迷惑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一開始拼命追求,但只要一上床了,或是開始交往了,態度就180 度大轉變?
以前天天聊天到半夜,現在傳個訊息都回得無比敷衍。過去無微不至關注,現在卻老是心不在焉。難道這真的只是「熱戀期過了」的原因嗎?直到後來我在IG 上,滑到心靈內容創作者Julian de Medeiros 一段對於「何謂真愛」的精闢見解,我才終於恍然大悟。


什麼是「真愛」?
愛情=友情的最高境界
Julian de Medeiros 分享了一個來自哲學家Nietzsche 的觀點,直白又深刻。他說:「愛情是最高層次的友情。」
尼采認為,讓大多數關係失敗的,不是愛的缺乏,而是友情的缺乏。

在愛情裡滋養友情,指的就是找到一個能讓你微笑、甚至放聲大笑的人。最重要的是,這個人讓你覺得安全。就像作家George Eliot 說的:「和某人在一起時,那種難以言喻的舒適感。」
當你感到安全,你才能完全做自己,像孩子那樣,自然而愉悅。你們會激發彼此最好的一面。正如Doctor Seuss 所寫:「人生很奇怪,每個人都有點奇怪,而當兩個人身上的奇怪彼此相容,並匯聚為一股力量時,他們說那就是愛。」
換句話說,愛就是找到一個能和你當一輩子朋友的人。


交往後關係急轉直下,
因為兩人一開始根本就「不是好朋友」
為什麼很多人一開始交往很甜蜜,後來狀況卻急轉直下,越來越厭倦迷惘,甚至懷疑自己當初怎麼會「愛」上眼前這個人?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你們一開始就不是朋友。

我們常被教導「伴侶」和「朋友」是兩件事,愛情歸愛情,朋友歸朋友,另一半該要是帥氣、性感等符合某些「擇偶條件」的人;朋友則應該是個無條件支援你,可以聽你無限講垃圾話與八卦,能夠在彼此面前出醜,並且懂得逗彼此開懷大笑的人。
如果只是和一個有「性吸引力」的人上床,或只是追逐一個「檯面上看起來匹配」的物件,然後照著社會期望,順理成章進入交往甚至踏入婚姻,或許慢慢就會發現,當初始的激情消退後,剩下的只有一個越看越陌生、甚至讓你感到有點厭惡的人。



真正長遠且快樂的愛情,
是找一個願意當一輩子朋友的物件
和真正的「朋友」在一起,你會覺得很放鬆,能夠完全做自己,不用時時戴著面具逞強,不用為了大事小事發飆或撒謊。
你們可以互相吐槽、一起傻笑、談天說地,接住彼此的脆弱,甚至還享受對方的怪癖。如果你和另一半有這樣的友誼,愛情才可能真正穩固,因為你們的關係不是建築在稍縱即逝的激情或「愛情的想像」上,而是建立在真正深刻的理解與接納上。

就算最初的激情退去,你依然會想每天和這個人說說話、分享生活、一起冒險。
愛情的終極考驗,並不是激情有多強烈,而是當一切新鮮感退場後,你們還能不能看著彼此,微笑著說一句:「有你在,真好。」
在選擇伴侶時,不妨試著問自己:如果你們永遠不上床、不交往、不結婚,你還會想和對方做一輩子的朋友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或許這段關係才有真正的潛力。

回頭看看你身邊的那個人,問自己,他是一個值得你深交的朋友嗎?




END




加拿大焦慮物件真的難找,約會圈興起的“Loud Looking” 法則,讓你不知不覺吸引到好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