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此前在寫“以烏連環雙殺局!”和“半島三角牽引局!”的這兩篇文章時候,有一部分讀者認為,中國不應當主動作為,而是隻要戰火不燒到自己,就可以對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充耳不聞,關起門來享受和平,盡力避免引火上身。但現實生活遠比想象中的來得殘酷,關起門來享受眼前的和平等於自取滅亡,晚清悲劇的警鐘,仍在長鳴…
1:西部升級開發戰略棋局
教員同志多次談到: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這句話,可以說是對戰爭與和平的終極辯證理解。除了瘋子,沒有人會喜歡戰爭本身,但人類社會最寶貴的和平,卻往往只能由絕對的戰爭實力和戰爭能力來維護。
戰爭是永恆的旋律,唯一的區別是,戰爭性質分為正義和非正義,戰爭目的也分為追求毀滅奴役或者守衛和平。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唯有做好充足的戰爭準備,唯有當危險的苗頭剛剛發生的時候,就敢於主動出擊把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文明,才能渡過一次又一次的劫難,從苦難走向輝煌,從存續走向復興。在筆者看來,中國在應對這一次全球局勢動盪加劇危機問題上,是做好了絕對的、充足的準備。比如,近期的西部工業產業鏈大布局,就是其中的一環。
近期網上總是有炒作什麼“四川大拆遷發大財”,這當然是謠言。中國經濟早已逐步從土地財政和房地產經濟的繫結中掙扎著走了出來,絕不可能再自己主動跳回去。國家本輪對西部的產業升級開發佈局,和拆遷以及房地產沒有半毛錢關係,其目的主要在於繼續完善和升級備份內地的工業全產業鏈,打造戰略支撐堡壘。這一點,從資金分配去向上我們就能看得非常清楚。
比如這一次四川有兩個地方拿到的專項投資比較多,一個是達州,一個是廣元。為什麼?筆者細細給你講。

首先你看,四川盆地四面環山,是天然易守難攻的核心戰略腹地,而進出四川盆地有三個地方非常重要,歷史上也很有名,首先就是荊州。
荊州是四川長江流域出川后的第一個重要碼頭城市,前五世紀荊州即有官船碼頭,唐代起就是非常重要的內陸江運港口。所以古代蜀國如果想要有一爭天下的可能,如果想要自己的大軍順利出川,就必須先佔據荊州。佔據荊州後,蜀國的兵船就可以順利出川,在荊州修整、補給或完成集結;而如果丟失了荊州,荊州被別人的兵力佔據了,那麼蜀國的兵船一齣川,就等於是直接掉進了別人的包圍圈,等於自投羅網。
所以從地緣安全形度看,三國時期早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蜀國就已經失去了爭雄天下的可能。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為,出川靠荊州。那麼入川呢?入川有兩個重要咽喉堡壘位置,一個就是達州,另外一個就是劍閣(今廣元轄區內)!達州是外部水路入川的重要咽喉堡壘,它不臨長江主幹,而是位於水量充沛的渠江上段東源河(州河),戰時既能很好地以逸待勞,既避開逆流長江上襲的水兵,又能便捷地透過渠江經渠縣,對重慶形成快速有效的戰略支撐。
而廣元則坐擁大小劍閣,可以有效阻斷從隴西方向攻川的兵力。古代之所以有“得隴望蜀”的成語,說的就是如果不想走水路逆流而上攻入四川,那麼就只能先攻佔隴西,然後再從劍門關(大小劍閣)攻入四川盆地。但這一條路同樣十分易守難攻,哪怕是在現代戰爭武器的加持下,複雜的地緣和連綿不絕的群山陡壁,依然可以有效阻斷地面機械化部隊的開進,充分防止其對四川盆地進行實際控制。

所以從本次戰略開發投資的資金去向來看,依託四川盆地進行工業產業備份完善、全面升級中西部地區的全產業鏈覆蓋和打造戰略支撐目的非常明確。這是一份兼具提升西部經濟發展潛力,同時又依託四川盆地易守難攻的地緣特徵來做好充分應對國際局勢風高浪急變化的雙重考慮。
↑誠請預約鼓勵支援平嫂直播↑
2:“料敵從寬”的戰略智慧
看完上面一段分析,有些平友可能又會開始過於緊張了,心想:“都在四川搞戰略防備升級和工業產業升級備份了,難道我們的本土馬上要被攻擊了?” ——這倒也不是。我們目前本土遭遇攻擊的可能性,可以說是歷史最低時期,中國一丁點都不能亂。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礙我們從戰略層面做好十足充沛的準備,因為我們素來就有“料敵從寬”的好傳統。
也就是說,在戰爭沒有發生之前,我們通常會把敵人的實力盡量想象得強大一些,我們也會把萬一戰爭爆發後的局面儘量想得糟糕一些,然後按照假象中最強大的敵人+最糟糕的局面去設計如何佈防,如何儲存實力,如何爭取反擊,如何實現最終勝利。

歷史的經驗多次證明,這種“料敵從寬”是非常具備戰略智慧的思維。哪怕到最後我們所做的全部努力和防備都沒能派上實際用場,戰爭並沒有降臨,但這些努力和防備也絕非浪費或無用功。很大的可能,恰恰是對手看到了我們這種不惜舉國之力來打造的戰略防備縱深以及全力以赴姿態,使得他們在最後關頭選擇了“知難而退”。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哪有什麼日久承平,只不過是有人替你鑄起了鋼鐵長城。
3:中國的和平不可能孤立存在
何為命運共同體?就是地球文明應當是一個整體,全世界不同制度、民族和信仰的人民應當且必然休慼與共,榮辱與共,興衰與共。科技越來越發達,地球村越來越近,人類已經可以做到在短短一天內就環繞整個地球,想去任何地方都非常方便。無形的交通運力和資訊網路已經將全世界人民給深度連結到了一起。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的安全與和平,都不可能孤立於整個世界單獨存在,中國當然也不例外。唯有世界和平,各國才有和平,唯有世界安全,各國才有安全。
從這個層面看,無論是俄鎢衝突,還是阿以衝突,實際都在深刻動搖著世界和平的基石。而作為煽動、支援、挑起俄鎢以及阿以衝突,並從中獲利的美國,實屬人類文明的災厄:戰爭惡魔。它是一切混亂與罪惡的源頭,戰爭惡魔會隨著戰火蔓延而不斷做大自身。

因此如果我們坐視美國不斷做大升級俄鎢衝突,坐視美國不斷擴大升級阿以矛盾,那麼美國就會透過戰爭機器大發橫財,盎撒疣太就會獲得東歐最富饒的土地,就會重新深度鞏固繫結石油美元結算霸權,進而就會將中國的能源夥伴阿拉伯世界國家各個擊破,就會將中國北方地緣大鄰俄國逐步拖垮,進而陳兵東北亞,給我們帶來兵臨城下的實質威脅。
所以我們中國斷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斷然不可能坐等局勢惡化到那個層度再出手,我們斷然不允許也不接受這一幕的發生。因此,我們手裡有牌,現在就要打。和平拖延不來,妥協不來,閉門不來,和平只能打出來。
4:勝利本身更有意義
朝半島局勢升級,如果真要論罪魁禍首和始作俑者,那當然顯然是美國。一個最根本的道理是,如果沒有美國長期在半島和東北亞無事生非,無端拱火,非法駐軍,半島局勢會非常祥和安定。
半島局勢升級不是我們導致的,這個道理當然要爭清楚,但是比道理更需要爭取的,是勝利本身。弱者的道理,是沒有人聽的。正如就算在美洲大陸生活繁衍了上億人的東亞先驅,也被白人奪走了率先發現美洲大陸的榮譽,白人直接將東亞先驅發現美洲、移民美洲、生存繁衍在美洲的文明歷史抹除,取而代之一樣,半島局勢的對錯,最終需要一場煌煌的勝利來定性。
雖然美國是半島局勢升級的根本原因和罪魁禍首,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中國在半島局勢上就只能自縛手腳、被動等待,我們當然可以主動應對,我們的主動,是戰略上的主動,是應對上的主動。

在過去幾十年裡,每當美日韓聯軍在黃海海域集結幾十萬大軍喊打喊殺的時候,中朝的反映都相當剋制,只是做好一定的應急準備和防禦姿態即可。美國似乎也很滿意中朝這種罵不還口,威不還手的態度,進而在全世界放心大膽地四處出手挑事,四處建立軍事基地,四處大搞霸權和殖民主義。
然而雖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但忍一世前功盡棄,退兩步萬丈深淵。龍潛於淵不是為了退化成海底的鼻涕蟲,而是為了終有一日飛龍在天。
因此這一次北朝的應對可以說是相當主動和強烈,在面臨美日韓的又一次上門威脅和挑釁時,北朝表現出了極為桀驁的姿態,擺明了就是不怕美國,敢於一戰,隨時應戰的姿態,而中國卻一反常態地保持了沉默,只是強調,半島一點也不會亂。

但這種沉默對於美國來說,是震耳欲聾的,中國的態度愈發難以琢磨。美國還能像過去一樣,在嚇唬住了中朝以後,就放心將全部大軍都調去中東掃蕩搶劫阿拉伯世界嗎?恐怕,不敢了吧。而如果要分兵一半留在東亞保護日韓買辦,中東那邊能調集的美軍就顯然不夠看了,以色洌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說,更遑論再次掃蕩阿拉伯世界。借力半島局勢,迫使美國分兵疲於應對,就是間接保護支援其它友國,削弱美國霸權本身。
而這,就是主動出擊應對的意義。
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中國不做看客,歷史需要執耳。
↑↑↑深度觀點分享↑↑↑
↑人民幣脫鉤美元霸權繫結電能↑
更多精彩

來自公眾號:zg5201949

同志們,筆者專注撰寫歷史、文化和深度戰略分析寫作。十年磨一劍,歸來仍少年。如看完覺得有收穫的讀者,懇請幫忙點亮手機螢幕最右下方的攢

和在著

按鈕,並點

分轉到群和棚友圈擴散呼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