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多倫多華人夫婦買新房變“噩夢”:房子沒了,超$20萬打水漂!

買房安家對華人新移民來說無疑是天大的事,密西沙加一對華人夫婦透過自己的努力攢夠首付想換一套新房子,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交了15萬多的定金後因為多種原因房子沒能如期交割,如今6年過去,法律程式走完均判他們敗訴,不僅拿不回一分錢的定金,而且還要多支付5萬元的法律費用。他們只能給司法部長寫信求助。
據王女士介紹,2017年,她和丈夫與一傢俬人住宅建築商M公司簽署了一份合同,購買一套位於Oakville的定製房產。這也是王女士夢寐以求的一套獨立屋。
但是,2018年,M公司在未經她同意也沒有獲得有效建築許可的情況下單方面更改了擬建房屋的平面圖和基礎設施。
王女士對此很不滿,在得知這一訊息後她馬上與M公司聯絡,但得不到任何答覆。M公司根本不理會她的投訴,為此她專門寫了信表明自己的態度,指出對方違反合同,希望就此得到答覆,如果沒有得到滿意答覆她不會如期完成交割。
但是M公司拒絕做任何解釋,也拒絕退還王女士已付的154,010元的押金。
既然對方拒絕溝通,王女士無奈於2018年12月向法院提交了索賠宣告,但是經過仲裁,安省的所有上訴法院都駁回了王女士訴諸司法的上訴權利。
王女士為此寫信給司法部長和最高法院投訴,但沒有任何改變。
王女士說,她在自己聘請的律師的誤導之下籤署了檔案,導致M公司在她提起法律訴訟前就合法地將這套房子出售給了他人。
王女士說,直到打官司她才知道,雖然購物超過50元都會受到2002年《消費者保護法》(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CPA”)的保護,但唯獨新房購買及其合同卻不受CPA保護。
王女士認為這是加拿大立法體系的一個根本缺陷,新購房者應該受到保護,不能讓房屋建築商擁有不受限制的權力。
為此王女士在change.org發起請願,希望為加拿大建立一個公平和透明的司法系統發出自己的聲音,她認為加拿大的司法系統應尊重個人的憲法權利,並解決個人訴訟當事人與身家數十億公司之間的權力不平衡問題。加拿大人應該有一個立法體系,為新購房者及其針對公司房屋建築商的合同提供法律保護。
據王女士介紹,她知道給司法部長寫信求助可能於事無補,但她堅持認為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不單單是為了她自己,也是為所有那些耗費畢生心血去購買新房的人,加拿大的法律應該為這些人提供公平的保護與正義。
王女士在給司法部長的信中說,2024年5月3日,我的銀行賬戶被扣掉了24,328.28元的裁決費用。
2024年6月28日,法官下令賓頓法院將所有扣押資金返還給開發商M公司。我們不接受這樣的決定。我請求檢察院或相關部門在解凍扣押的資金前重新審查我的案件,並調查我的案件中存在的冤假錯案。
王女士說,如今新房子沒了,錢也沒了,幾年的官司下來把他們夫妻折磨得精疲力盡,兩個人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工作也直接受到影響,一場官司直接打碎了他們所有的生活夢想。她以自己的經驗教訓提醒網友,買新房一定要謹慎,千萬別重蹈覆轍。
本文圖片均由王女士提供
-END-
若你喜歡推文,
記得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哦~!
[評論留言]也是很歡迎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