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忘記攝影,記錄生活——富士Xhalf開箱及使用感受分享

CHH ID:漁人碼頭
富士:上一貼我寫富士是首發gfx100rf的時候,當時我說,富士發不了一臺極具爭議且小眾又偏科的相機,但我還是低估了富士,因為很快X half就來了。怎麼形容呢,這臺相機的討論度就跟當年A1釋出差不多,所不同的是,A1釋出全網猛吹,X half釋出全網猛踩。我玩器材也二十年出頭了,到目前為止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本著沒用就沒有發言權的心態,我定了首發,準備也用一陣子來一起罵一罵這萬惡的富士。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我竟然覺得這臺相機還真有點意思,在飈引數的男攝統治攝影話題的時代,富士竟然做這麼一款完全放棄引數的產品。今天,我就從我的角度來聊一聊這款智商稅產品吧。另外,說在最前面,如果覺得我輕易處置了5000塊錢買一個你認為的垃圾有傷害到大家的智商,那就不要看下去了,一把年紀如果連花錢買什麼都不明白,也就不值得交流下去了。老規矩,先開箱:

△相機發布有3個顏色,本著對富士相機大量的掉漆經驗,金屬機身我優先選銀,塑膠機身我優先選深色,這次一灰一黑,跟壇友一人一臺,經銷商強制要求開箱,所以一起拆了拍幾張開箱照,我自己要的是鈦灰色,跟以前xpro3的有一點點像。強調一下,說實話,雖然全身塑膠,但這個機器質感並不差,很多人玩慣了傻大黑粗全金屬或者徠卡的黃銅黑漆接受不了實屬正常,千萬不要勉強自己,這個機器拿來盤是盤不出什麼快感的。正面除了外包單獨說一下這個閃燈,閹割後的閃燈實用性大大降低,無法滿足很多ccd直閃出片的需求,只有暗光情況下有一定的補光能力。

△機器頂部設計的非常簡單,原型機的左側是有個轉盤,但正式釋出取消了,做了類似徠卡的刻字,右側是個賽博過片扳手,這個扳手也是塑膠的,肯定沒有老膠片機手感好,主打的是一個“可以玩”,當然,這個扳手不僅僅可以過片,99%的人不知道的是,按壓扳手可以回看照片,鬆開繼續拍照,還挺好用的。個人覺得頂部最大的槽點是冷靴,之前松下s9釋出的時候我就罵了,這次當然也會罵,不過我手上十來個閃光燈,發現最小的燈上這個機身也不和諧,所以即便有熱靴,我猜測只有極少數的人會用,當然,該罵就罵沒啥可以洗的,可以不用不能沒有,而且最最不應該在閹割了閃燈的情況下砍掉熱靴。

△不少人吐槽相機的螢幕,說什麼一塊蓋成2塊不像話,實際體驗下來感覺是挺不錯的。左邊小屏劃拉選單或者濾鏡選擇,右邊不大的大屏回看照片效果很不錯,這種小相機的螢幕要是真的做大了反而會突兀,這種“切割”一塊出來我覺得挺和諧。光學取景器視覺效果還不錯,但沒有任何顯示甚至沒有框框讓人很沒有安全感,實測1米內也有視差,不可避免。

△參考一下,現實拍照的螢幕表現

△GR作為我最喜歡的口袋機,此刻的含金量還在上升。之前總有一些引數黨噴gr,現在富士x half接過了這一棒,終於沒人罵gr了。不過雖說2臺都是口袋機,但是玩法差異還是不小的,沒有真正去深度拍攝的人是沒法理解的。

△還有很多人喜歡用大底手機去否認小底相機,說實話,一英寸手機蠻好的,我也一直在玩,但是人生不是二進位制,非0就是1,只有井裡的人才會拿自己的一窪水池去否定外面的江河湖海。

△之前gfx100rf也是天天被罵,實際用下來這臺機器還是非常香的,是個合格的旅行機,那些人罵完了100rf開始罵x half,一輩子抱著全畫幅旗艦+大三元見誰罵誰,在他們眼裡,相機似乎除了成為快捷的工具便啥也不是,拍照也是天天沉醉在自己的“大片”裡洋洋得意,殊不知99%的人拍出來99%的照片都是電子垃圾而已。

△跟徠卡哈蘇放一起,質感有落差是肯定的,但我用了這麼久,覺得也還蠻好的,一分錢一分貨,十分錢兩分貨。

△自此,x half就是偶爾出門咖啡的常備道具了———————————實際體驗:1.所謂half,這其實是一臺一英寸數碼小相機,之所以打上半格標籤,主要還是具備了賽博半格的2in1功能,這功能,不玩則已,一玩就停不下來

△最開始呢,就是單純的一個場景的兩面或者一個地方拍兩張拼一起好玩

△再後來就是找相同元素或者場景的拼接

△甚至在同一個場景故意拍成2張拼接,也會專門去豎著拼接

△當然,最後玩的拼接就是生活中隨拍的照片,不管是“形”還是”意“,只要是可以聯想到一起的,甚至是2張無厘頭,其實都可以拼。因為拍攝次數少,所以真正適合拼接的不多,網上看到了無數腦洞大開的2 in 1,真是賞心悅目2.比傳統富士增加了一些膠片模擬以外的功能,叫濾鏡。這個濾鏡功能包含了模擬魚眼、色散、暈影、漏光、過期膠片質感等等功能,每個功能都有好玩的地方,不過我最喜歡的是模擬漏光的功能

△漏光是隨機的,比起真膠片的漏光,唯一區別是這個不要錢啊,想要就有

△加上2 in 1的功能,拼接隨機的漏光就是最好玩的事情了3.賽博膠片體驗,這個功能開啟後,螢幕就不能用了,只顯示過片次數,開啟時可以設定36、54和72三種數量,拍攝過程只能用光學取景器構圖,而且過程中無法回看照片,需要用app沖洗後才能檢視。

△沖洗後會給一個合集,也會有單張的照片,雖說有點脫褲子放屁,但就當要個合集了,富士膠片模擬其實我一直用的很少,但是這個黑白acros還是不錯的4.機內模擬的膠片顆粒是小螢幕上看是最像真膠片顆粒感的,但實話實說,搭配上富士的膠片模擬後匯出到電腦的畫面就顯得太髒了,就算顆粒開到最低”弱“也是髒兮兮,怪就怪富士的膠片模擬不能關掉吧,這不是X half的錯,是富士的原罪。

△這個是最弱的顆粒,比較明顯,在高感明顯時畫面就更髒了,所以還是要看情況使用顆粒,不知道後面是否還會有更精細的顆粒度設定更新

△黑白模擬下,加上顆粒的違和感就不明顯了,有點像手上那些過期的黑白卷出片5.高感和大景是一英寸小底的短板,這種隨身機不要想著求全

△暗光下拍景就是個煎熬,建議能不拍就不拍

△當然,光線不差的時候,偶爾拍兩張發發朋友圈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6.不能說微距,但這個頭的近攝能力還是挺強的,比gr要方便一些,也比一般手機也要強一點

△最近距離銳度也還可以7.因為小巧好玩,首發至今竟然帶出去了多次,得益於續航的強大一塊電池拍一週,一週導一次看照片就跟週記一樣。仔細想想,我這麼多器材,多數器材一年也就帶出去三五次。果然是願意帶出門的器材就是好器材。

△不管喝咖啡還是拍照,x half都是變成了電子日記本,有人說手機也可以,沒錯的,手機當然可以,不過又有幾個人會一週導一次手機裡的照片來整理成周記呢。大多數人(包括我)都是手機拍了無數日常變成手機相簿裡面的電子垃圾。———————————廢片日記:

———————————總結:這是一個全民攝影的時代,每個人都恨不得用最好的器材拍最牛的大片,但很少人意識到99%的人拍的99%的照片不過都是廢片而已,我們不管拍什麼,真正能夠獲得價值的幾乎都是我們自己。其實不管每個人怎麼拍照都是個人的自由,可惜的是現代網路太發達,你在網上做任何事都有判官來定義你,你想表達一些東西來尋找同好但往往得到的多是惡俗的指指點點。所以有時候想想,我甚至覺得那些啥也不懂的萌新才是真正懂得享受拍攝樂趣最多的人群。富士X half就是這麼一臺相機,沒有任何出彩的效能,但他能讓你想起當初玩相機時的快樂,你按的每一下快門都不是為了出片,單純就是為了自己開心。有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偶爾忘掉引數,忘掉攝影,單純的記錄一下自己的美好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