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在職勞動者收入,是比增加養老金更大的挑戰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養老金今年人均增長2%,體現了國家對退休人員的關懷。而且老胡看了細則,這次調整會向退休金低的群體傾斜。有國家保障退休人員生活的穩定政策,社會很大一塊群體感到了心安。
與此同時,如何提高當下勞動者的收入,這是挑戰更大的課題。這幾年退休金一直在增長,但是工資增長的難度很高。過去10年平均退休金增長了一倍,但是工資應該沒有漲那麼多,尤其是最近幾年,收入下降的人佔了相當比例,失業的也增加了。老胡接觸的人裡有的在職工資不高,甚至遭到了欠薪,熬到退休,養老金反而比工作時的工資高了,所以一些人盼著退休。
養老金由社保統一支付,政府的槓桿很強。工資卻要各單位發,國家也在力促增長,今年上半年,“漲工資”成為國家很多政策檔案的高頻詞,但是各單位、包括企業和機構的情況千差萬別,其中有許多並沒有把勞動者的收入權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稍有不景氣,或者遭遇臨時困難,給員工降薪就會首當其衝。由於那些企業和機構都有自主經營的權利,政府很難在薪資問題上直接干預。

國家發改委明確,適當加快提高最低工資標準,2025年原則上所有省份都要調整。(圖源:視覺中國)

當前經濟形勢趨緊,與此同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刺激政策,目標既包括活躍民營經濟,也包括反對“內卷”等等,我認識的民營企業家也都說他們感覺到宏觀政策越來越給力。在國際談判中,我們看到中方的表現是到位的,為開拓我們的國際市場贏得了很多機會。
但現實是,許多勞動者的收入現在就是上不來。老胡個人認為,國家還須採取進一步措施,推動GDP朝著國民收入佔更大比例的方向前進。比如應當敦促一些城市加快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再比如,應當規定國有機構只要存在盈利就不得降低工資,即使盈利下降也不能降;對民營機構則要創造槓桿,鼓勵提高工資,比如用調整稅收加以鼓勵。現在的情況是,工資越高,企業交稅越高,這個政策有必要權衡並適當調整。
總之,提高國民收入在GDP中所佔比例應當成為一個總目標,而且要努力做到當下勞動者的收入增長幅度不低於退休金的增長幅度,那樣的話,我們的經濟將有更大內在動力,也更有後勁。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