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翎鈞整理 來源: 出卷人
本文較長,通稿梳理。
方便學習,可以收藏。

[一]
28日上午,人民大會堂,
有場大會,極為重要。
[二]
從出席者,即可感知:
1)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2)李克強主持
3)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
4)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5)中央書記處書記,
6)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
有關領導同志出席大會。
7)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
8)兩院院士、
9)部分外籍院士、
10)中國科協十大會議代表
等約3000人參加大會。
[三]
此次會議,是一套三:
1(中科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
2(工程院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
3(科協全國代表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四]
召開時機,十分關鍵:
1(歷史交匯點)“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
2(重要時刻)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時刻,
3(一次盛會)共商推進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大計的一次盛會。
關鍵詞:共商大計。
具體說:共商推進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大計。
[五]
最關鍵是,領袖講話:
1(回顧歷史)回顧了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對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
2(總結成就)總結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新的歷史性成就,
3(分析趨勢)分析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化趨勢,
4(明確任務)明確了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重點任務,
5(提出希望)對更好發揮兩院院士和中國科協作用提出殷切希望,
[六]
1(回顧歷史)
回顧了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
對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
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科技事業。
具體體現:
1(堅持全面領導)
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
(大勢全域性根本)觀大勢、謀全域性、抓根本,
(組織動員體系)形成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和
(資源配置模式)統籌協調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
2(把握戰略目標)
牢牢把握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
(只爭朝夕狀態)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
(搶抓發展先機)搶抓全球科技發展先機,
(基礎前沿領域)在基礎前沿領域奮勇爭先。
3(引領帶動作用)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
(原始創新突破)努力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
(重要領域跨越)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
4(部署體制改革)
全面部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
(出臺重大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
(提升整體效能)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5(人才強國戰略)
著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聚天下英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激發積極性)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6(擴大開放合作)
擴大科技領域開放合作,
(解決重大挑戰)積極參與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成果惠及世界)努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尤其十九大以來,
黨中央
(全面分析態勢)全面分析國際科技創新競爭態勢,
(深入研判形勢)深入研判國內外發展形勢,
(擺在核心位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
(全面謀劃工作)全面謀劃科技創新工作。
以上背景下:
科技事業在黨和人民事業中
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
[七]
2(總結成就)
總結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
新的歷史性成就,
幾年來,
我國科技實力正在
(邁向質的飛躍)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
(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
(科技創新有新成就)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
(戰略高技術領域)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新跨越,
(高階產業)高階產業取得新突破,
(疫情防控)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生科技)民生科技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國防科技)國防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就。
[八]
3(分析趨勢)
分析了新一輪科技革命
和產業變革的演化趨勢,
當前,
1(變革突飛猛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
(研究正規化變革)科學研究正規化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學科交叉融合)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
(科術社會融合)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
2(廣度顯著加大)科技創新廣度顯著加大,
(宏觀世界)宏觀世界大至天體執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
(微觀世界)微觀世界小至基因編輯、粒子結構、量子調控,
都是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沿。
3(深度顯著加深)科技創新深度顯著加深,
(深空探測)深空探測成為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深海、深地探測)深海、深地探測為人類認識自然不斷拓展新的視野。
4(速度顯著加快)科技創新速度顯著加快,
(新興科技快速)以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快速發展,
(拓展認知範圍)大大拓展了時間、空間和人們認知範圍,
(“人機物”三元融合)人類正在進入一個“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萬物智慧互聯時代。
(生物科學快速發展)生物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快速發展。
5(創新精度顯著加強)科技創新精度顯著加強,
(生物大分子和基因)對生物大分子和基因的研究進入精準調控階段,
(合成生命、設計生命)從認識生命、改造生命走向合成生命、設計生命,
(帶來福祉)在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
(生命倫理的挑戰)也帶來生命倫理的挑戰。
[九]
4(明確任務)
明確了加快建設
科技強國的重點任務,
佈置任務之前,
先說客觀現實:
我國
(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
(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還不高,
(科技創新資源整合)還不夠,
(科技創新力量佈局)有待最佳化,
(科技投入產出效益)較低,
(科技人才隊伍結構)有待最佳化,
(科技評價體系)還不適應科技發展要求,
(科技生態)需要進一步完善。
這些問題,
(長期存在)很多是長期存在的難點,
(繼續下大氣力)需要繼續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針對問題,五項任務:
1(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2(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3(科技體制改革)
要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形成支援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
4(開放創新生態)
要構建開放創新生態,
參與全球科技治理。
5(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要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建設全球人才高地。
這些內容,值得詳述:
1(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A(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要勇於探索、突出原創,
(拓展認識邊界)
拓展認識自然的邊界,
(開闢認知疆域)開闢新的認知疆域。
(堅持問題導向)科技攻關要堅持問題導向,
(奔著緊迫問題)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
(從國家需要出發)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
B(企業創新動力)
要增強企業創新動力,
(企業出題作用)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
(龍頭企業牽頭)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
(高校院所支撐)高校院所支撐、
(創新主體協同)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
(提高轉化成效)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
C(現代工程和技術科學研究)
要大力加強多學科融合的現代工程和技術科學研究,
(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帶動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發展,
(現代科學技術體系)
形成完整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
2(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A(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
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履行使命擔當)要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
(多出重大成果)多出戰略性、關鍵性重大科技成果,
(解決重大問題)著力解決影響制約國家發展全域性和長遠利益的重大科技問題,
(加快建設策源地)加快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
(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B(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發揮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
(主力軍和生力軍)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
C(科技領軍企業)
科技領軍企業要發揮市場需求、整合創新、組織平臺的優勢,
(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我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D(各地區)
各地區要立足自身優勢,
(結合產業需求)結合產業發展需求,
(合理佈局創新)科學合理佈局科技創新。
3(科技體制改革)
要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形成支援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
A(新型舉國體制)
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
(國家作用)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
B(基礎改革)
要重點抓好完善評價制度等基礎改革,
(評價導向)堅持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
(全面準確反映)全面準確反映成果創新水平、轉化應用績效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
C(科技管理職能轉變)
要拿出更大的勇氣推動科技管理職能轉變,
(四抓定位)按照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的定位,
(轉變作風)轉變作風,
(提升能力)提升能力,
(強化引導)強化規劃政策引導,
(給予自主權)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
(賦予更大決定權)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
(從束縛中解放出來)讓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
從繁瑣、不必要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
D(重大科技專案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
要改革重大科技專案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
(揭榜掛帥)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
(不論資歷)做到不論資歷、不設門檻,
(英雄有用武之地)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
4(開放創新生態)
要構建開放創新生態,
參與全球科技治理。
A(世界性、時代性)
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
(人類財富)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B(發展和安全)
要統籌發展和安全,
(全球視野)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
(融入全球)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聚焦問題)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問題,
(聯合研發)加強同各國科研人員的聯合研發。
C(全球科技治理)
要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
(中國智慧)貢獻中國智慧,
(人類福祉)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更大貢獻)讓中國科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5(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要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建設全球人才高地。
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
A(人才自主培養)
要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
(頂尖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
(創新團隊)穩定支援一批創新團隊,
(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我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
我們要有這個自信!
B(科研創新高地)
要構築集聚全球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
(完善政策)完善高階人才、專業人才來華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C(主要精力)
要讓科技人員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
(不浪費時間)決不能讓科技人員把大量時間
花在一些無謂的迎來送往活動上,
花在不必要的評審評價活動上,
花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種種活動上。
[十]
5(提出希望)
對更好發揮兩院院士
和中國科協作用提出殷切希望,
主要對4方面:
1(兩院)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
是國家科學技術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學術機構,
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要發揮兩院作為國家隊的
(學術引領)學術引領作用、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作用、
(創新人才培養)創新人才培養作用,
(解決重大原創)解決重大原創的科學問題,
(勇闖創新“無人區”)勇闖創新“無人區”,
(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
(高素質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發現、培養、集聚一批高素質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高階智庫)要強化兩院的國家高階智庫職能,
(戰略科學家)發揮戰略科學家作用,
(諮詢評議)積極開展諮詢評議,
(服務決策)服務國家決策。
2(中國科協)
中國科協要肩負起
黨和政府聯絡科技工作者橋樑和紐帶的職責,
(四個服務)堅持
為科技工作者服務、
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
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
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
更廣泛地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在黨的周圍,
(科學家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
(優良學風)涵養優良學風。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堅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開放、信任、合作)增進對國際科技界的開放、信任、合作,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3(兩院院士)
兩院院士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
(院士制度改革)要深化院士制度改革,
(迴歸榮譽性、學術性)讓院士稱號進一步迴歸榮譽性、學術性,
(純潔性)維護院士稱號的純潔性。
(四個表率)希望廣大院士做
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表率,
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
堅守學術道德、嚴謹治學的表率,
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表率。
廣大院士要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響應號召)響應黨的號召,
(聽從召喚)聽從祖國召喚,
敢為人先,
追求卓越,
(堅守倫理)堅守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
(提攜後學)甘做提攜後學的鋪路石和領路人,
為黨、為祖國、為人民
鞠躬盡瘁、不懈奮鬥。
4(各級黨委政府)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尊重人才,
對院士要
(關懷)政治上關懷、
(支援)工作上支援、
(關心)生活上關心,
(聽取意見)認真聽取包括院士在內的廣大科研人員意見,
(加強保障)加強對科研活動的科學管理和服務保障,
(創造環境)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創新環境。
[十一]
會議關鍵,是這句話:
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立足新發展階段、
貫徹新發展理念、
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經濟主戰場、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深入實施
科教興國戰略、
人才強國戰略、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把握大勢、搶佔先機,
直面問題、迎難而上,
完善國家創新體系,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十二]
印象深刻,幾個句子:
1,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維護院士稱號的純潔性。
3,不論資歷、不設門檻。
4,勇闖創新“無人區”。
5,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
6,決不能讓科技人員把大量時間
花在一些無謂的迎來送往活動上,
花在不必要的評審評價活動上,
花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種種活動上。
7,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8,加快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
9,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
10,我們要有這個自信!
11,科技生態需要進一步完善
……
[十三]
重在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