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香港共有近82萬公屋租戶,超過200萬公屋居民。2007年至2023年,當地家庭收入累計增加131%。加上此次漲租後,公屋租金累計增加87%
文|《財經》特派香港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總戶數超過80萬、為中國香港特區30%左右人口提供穩定居所的公屋體系,又將迎來10%的租金上漲。
除房租因涉及千家萬戶“自帶流量”外,此次上漲引發關注的另一主因,是地鐵、巴士、水電費等近期多以個位數上漲,此次公屋的漲租一成,已是相關管理機制所允許的最高漲幅。
此次“頂格”漲租背後,首先與當地基礎性的公共房屋管理體系有關。在“有據可依”方面,按照當地的《房屋條例》第16A條規定:主管相關事務的房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每兩年檢討公屋租金一次,須按公屋租戶的收入指數變動調整租金,增幅上限為10%,減幅則無限制。這是一套已實施了20多年的體系。
整體而言,疫情復常後,受制於勞動力短缺等持續性短板,中國香港的多種基層工作都迎來了一定的加薪,幅度還往往跑贏了通脹。以運輸、建築、清潔、保安等行業為例,其從業者大多屬於公屋居民。
按照房屋局完成的2024年公屋租金檢討相關資料顯示:按“公屋住戶入息抽樣統計調查”資料所編制的第二期間(即2023年)收入指數,較2021年收入指數高10.73%。正因如此,當地房委會根據增幅最多一成的法例要求,建議今年加租一成。
有香港立法會議員近日指出相關體系存在改善空間,即沒考慮通脹因素。“調查收入也許增加3%,但可能通脹4%,公屋住戶實際收入其實下降1個百分點,根據3%加租就不合理。應考慮修例,加入通脹等影響實際收入的因素。”
在目前的體系下,按照今年3月的相關統計資料:目前中國香港共有近82萬公屋租戶,超過200萬公屋居民,其租金介乎490元至5723元(港幣,下同),平均月租2297元。如按10%的幅度計算,月租將上調介乎49元至572元。
因中國香港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公共住房安排體系,前述租金漲幅的計算其實蘊含了較多的細節。例如,在當地公共住房扶持體系下,並非所有的租戶都是貧困戶,有4%左右的租戶屬於較為富裕家庭,其將不能獲得相關租金減免的優惠;約3%的租戶家庭具有一定程度的財政困難,其可援助、得以申請租金寬免。

目前香港公屋一般申請者的“綜合輪候時間”為5.7年。特區政府仍在興建大量公屋及簡約公屋,以幫助無房戶解決基本居住問題。圖為房委會一處工地外景。《財經》記者 焦建/攝
在此基礎上,居住在公屋當中的較低收入人群(即綜援戶)則由特區政府代付租金。將這一部分約13%的住戶去掉後,約60%的住戶每月加租250元或以下,約2%則每月加租100元或以下。整體平均下來,受影響的租戶每月加租約230元。
為增加受影響住戶的接受度,按照7月8日當地房屋局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的相關檢討檔案,此次漲租建議從10月1日起實施。但該局相關負責人亦提出,建議向普遍租戶提出三個月寬免,“希望年尾開開心心,明年1月才齊齊整整加租”。
實際上,按照房委會的相關資料:2007年時,公屋租金支出佔居民收入平均9.97%;此次即便“頂格”漲租一成,租金支出僅佔居民收入平均9.7%。整體而言,2007年至2023年當地家庭收入累計增加131%,但加上此次漲租後,公屋租金累計只增加了87%。
“我在一個屋邨住了近30年,租金只從五六百元加到千元左右。”亦有當地公屋住戶對《財經》記者稱,“比起沒輪到公屋要花五六千元租住劏房(即空間分散的分割房)幸運好多。”

上世紀50年代石硤尾大火催生了香港公營房屋政策。上世紀70年代建造機構首次引入了整體社群設計概念,把民居、商場、學校、交通等設施融為一體,公屋逐漸成為自給自足的社群。圖為作為香港公共房屋政策開端的美荷樓模型,其1954年落成的原址已經過活化成為公屋博物館。《財經》記者 焦建/攝
但從宏觀來看,此次政策調整背後,亦與中國香港特區近年來增加的公共財政壓力有關。因公屋的興建、維修保養等,均涉及數額龐大的公共開支。負責相關工作的房委會,目前亦面臨財政緊絀問題。
根據2024年初公佈的相關檔案顯示:從2024/2025年度起,房委會的租住房屋運作賬目將連續4年錄得赤字,虧損額度預計將從11.67億元激增至2027/2028年度的42.84億元。根據相關測算,假如此次加租順利落實,在扣除相關免租金優惠等後,2024/2025年度房委會租住房屋運作賬目的赤字,將由原先預計約11.67億元,大幅收窄至5.91億元。
作為開源手段,公屋曾在2020年和2022年先後兩次迎來加租,幅度分別為9.66%和1.17%。房委會相關人士亦在解析此次加租時則強調指出:加租帶來的額外收入並非盈利,而是用於興建大量的公營房屋發展專案。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綜合輪候時間”為5.7年。為此,香港特區政府仍在興建大量公屋及簡約公屋,以幫助無房戶解決基本居住問題。
“政府需要維持財政收入,才能保障公屋居民可以安居。房委會未來會繼續審慎理財,確保有足夠財政資源,完成龐大的建屋計劃,照顧好現有租戶的同時,為更多仍身處惡劣環境、生活艱難的家庭建屋建家。”香港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