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青城先生(ID:Xcqingcheng)

食品安全問題真的太讓人頭大了。
鼠頭鴨脖事件才過沒多久,又一起大學食堂衛生問題衝上了熱搜。

01
7月17日,一網友突然在網上爆料稱,自己在廣州一所職校培訓期間,在食堂飯菜裡吃出了一個橡膠製品異物,幾位同學仔細觀察後,懷疑是避孕套。

據極目新聞報道,這位網友是其他學校學生,幾天前他們學校租用廣州某職校的場地,對部分同學進行了為期18天的培訓,該同學就在其中。
7月17日,也就是培訓的第6天,這位同學在該職校的食堂用餐時,發現飯菜裡有膠制異物,大家懷疑是避孕套。

不過,這次學校的反應倒是挺快。
當天下午,學校就食堂發現異物這件事進行了開會討論,最終得出結論:
該異物為“鴨子眼球膜”。
當然,這個結論並不能說服同學們。
事件在網上發酵後,迅速受到了全網的關注,不少官媒也都報道了此事。

在媒體的介入下,校方工作人員對此事再次做出了回應:
“初步調查,該異物系鴨子的眼球膜,校方已將相關樣品保留,並向家長和學生解釋說明此事。”
“園區對此十分重視,問責全體廚房員工並進行扣錢處罰,對於涉事廚師予以開除處理。同時將成立專門的小組進行內部調查,包括追蹤原材料供應鏈、排查可能的操作失誤和檢查食堂流程。對於該異物的認定為‘鴨子眼球膜’”。
簡單來說,就是確認為鴨子眼球膜,該罰也都罰了,該開除的也都開除了
,以後也會加強管理,請網友們放心。
不過很顯然,校方的這個答覆不管是當事人還是網友們都完全無法接受。
一、在沒有經過任何專業第三方檢測的情況下,校方就直接對外公佈該異物為鴨子眼球膜,有何依據,是否具有說服力?
二、如果最後確認為鴨子眼球膜,校方就這樣對廚房員工進行扣錢、開除,是否不妥?畢竟鴨子眼球膜是鴨身上的一部分,因這樣的小事斬斷廚師的前途,對於廚師本人來說未免太過於冤屈。
當事網友也表示:
“如果有第三方的報告我認可,如果沒有,我的要求就是退還剩餘幾天的餐費並改善食堂的衛生條件。”
他的要求並不高,沒有索要任何的賠償,只要求退還食堂的餐費。
除了他之外,所有吃瓜群眾也都在等待校方進一步給出答案。

02
平心而論,這只是一樁尋常的不能再尋常的食品衛生問題。
但為什麼會讓網友如此敏感,引發如此之大的反應?
因為剛剛過去不久的江西“指鼠為鴨”的事件,所有人都還歷歷在目。
6月1日,江西工業職院學生在食堂用餐時吃出異物。
發到網上後,經網友們再三確認,幾乎一邊倒的都認為該異物為老鼠頭。
但是學校食堂、當地高新區市監局統一對外宣稱是鴨脖,並非老鼠頭,發表影片曝光此事的同學隨後也在網上發聲,稱是自己看錯了。
這一舉動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一個人看錯也罷,十幾億人的眼睛都看錯,網友們不幹了。

所有人都以為網際網路是沒有記憶的,一個熱搜持續的時間取決於下一個熱搜何時到來。
但這件事愣是出現了例外,過了足足半個月網友們仍揪著不放。
沒有結果,誓不罷休。
事發一週後,由於群眾關注熱度太高,省裡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前往現場進行二次調查。
調查組調取監控影片發現,
學生吃出的異物當天事發後就被食堂工作人員丟棄,壓根就沒有完整地取樣、封存、檢測過程.
..
沒有封存、檢測,當地的市監局、衛生部門是怎樣判斷出的結論就是鴨脖?又是什麼力量讓當事學生迅速改口統一口徑承認是鴨脖的?
我們不得而知。
聯合調查組透過檢視食堂後廚影片,查閱採購清單,詢問涉事食堂負責人、後廚相關當事人、當事學生和現場圍觀學生等,判定異物不是鴨脖。
國內權威動物專家也對當事學生所拍現場照片和影片進行專業辨識,結果都判定異物為老鼠類齧齒動物的頭部。
6月17日,新華社、人民日報釋出通告稱:那就是老鼠頭。
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食堂衛生問題,居然需要成立省級聯合調查組才能調查清楚,居然能驚動國家級官媒釋出全國通告…
這未免也有點太過分了吧。
不,不是過分,是大膽。
03
其實不論餐廳裡吃出來的是鼠還是鴨,是避孕套還是眼球膜,都不足為奇。
因為這樣的食品衛生問題不是第一次出現,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那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些事熱度不滅,大眾揪著不放?
在鴨脖事件爆火時,人民日報俠客島就給出了答案:
“因為事件權威方從一開始就沒有解決意識,面對大家的質疑,僅僅給出個通告說那個異物就是鴨脖。
沒有完整的取樣、封存、檢測過程,就想著單向輸出結論,這結論誰能接受?”
這不就是手握權力強行服眾嘛。
這個邏輯放在如今的“鴨子眼球膜”事件上一樣通用。
事情發生後,學校當天下午就給出了通報聲稱將該異物認定為“鴨子眼球膜”。
這個沒有完整的取樣、封存,沒有任何第三方權威檢測的通報,只是單向輸出的結論,能服眾嗎?明顯不能。
也難怪網友們四處調侃,揪著不放,因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今是網際網路時代,再不是幾十年前有屁大點權力就能隻手遮天的年代了。
溝通早就是雙向的事情,而不是單方面的施壓。
如果處理矛盾還是用原來的老套路對應,碰觸民意那是必然的。
不管到底是“避孕套”還是“鴨子眼球膜”,我們都坐等結論。
等的不僅僅是一份檢測報告,等的更是一份開誠佈公處理該事件的正確方案。
狼來的故事講多了,就沒人信了。
畢竟在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問題上都能公然撒謊,還有什麼是“它們”幹不出來的?
點亮“贊”+“在看”,為的是事情水落石出,更是為了我們每一個人。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正反讀書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