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巨大的政策空間”!財長最新發言→

2025.05.05
本文字數:2241,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益刊
美國近期單方加徵關稅,尤其是對中國加徵畸高關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為了應對外部衝擊影響加大等情況,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工作作出部署,其中包括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中國財政政策如何應對關稅戰頗受關注。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近日在《求是》雜誌發表的《更加積極財政政策的科學設計與成功實踐》一文,給出了些回應。
藍佛安在文中稱,當前,美國對所有貿易伙伴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正在持續引發全球市場動盪,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不利影響加深,經濟執行面臨新情況新挑戰,需要深入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對沖外部風險對我國經濟的不利衝擊。
“財政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聚焦高質量發展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加強財稅政策支援和資金保障,精準施策、持續用力,充分釋放財政政策效能。”藍佛安稱。
根據上述文章,財政部門下一步深入實施財政政策發力點,主要在七大方面,即大力提振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對企業的紓困支援;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支援城鄉區域融合發展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除了落實好已有更加積極財政政策外,財政增量政策也頗受關注。
藍佛安還在文中強調,為應對可能出現的衝擊,財政始終留有後手。政府有較大舉債空間。
“充足的儲備工具,巨大的政策空間,特別是在實踐中形成的財政宏觀調控科學方法論,是我們做好當前財政工作的信心和底氣所在。”藍佛安說。
為應對潛在衝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推出了力度更大的財政政策。比如,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比去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為近年來最高。
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當前應對關稅戰等衝擊下的政策發力點。而為了提振消費,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了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3000億元支援消費品以舊換新,透過財政補貼形式來降低消費者購物成本,目前已有不少消費者受益於此。
上述政治局會議在部署提振消費時稱,要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而今年財政政策在這方面也有所動作。
藍佛安在上述文章中談及大力提振消費時表示,今年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費結合,適當提高養老金水平,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發放育兒補貼,擴大學生資助補助規模,增強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
今年養老金全國調整比例尚未揭曉。而今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將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700元。今年全國建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具體方案尚未公佈。而國家已經提高國家獎助學金資助標準並擴大政策覆蓋面,上調國家助學貸款額度、調減貸款利率,惠及學生3400多萬人次。
在促消費方面,財政政策還將與金融政策聯動,對重點領域個人消費貸款和餐飲住宿、健康、養老、家政等消費領域相關經營主體貸款給予貼息,拓展消費空間。這項政策也有待出臺。
藍佛安在文中談及今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節奏把握上稱,要堅持蹄疾步穩,與各種不確定因素搶時間,已確定的政策和資金安排,能早則早、寧早勿晚,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好落實;尚未出臺的政策,加緊研究準備,與相關部門做好溝通,一旦需要適時推出,使政策實施與市場預期更加匹配、各方面更有獲得感。
財政政策支援擴大有效投資,也是應對當前複雜內外形勢的財政工作重點。
藍佛安表示,我國投資潛力和空間依然巨大,關鍵是緊扣高質量發展需要,把“投資於物”與“投資於人”結合起來。
在政府投資方面,今年中國安排8000億元用於更大力度支援“兩重”建設,2000億元用於加力擴圍支援裝置更新,額度比上年均有所增加。今年新增4.4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於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7350億元,比上年增加350億元。
根據財政部等公開資料,目前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發行了1210億元,剩餘11790億元待發。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已經發行約11905億元,剩餘32095億元待發。上述政治局會議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
中美關稅戰下,上述政治局會議要求多措並舉幫扶困難企業。
藍佛安在上述檔案中要求,加強對企業的紓困支援。比如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主要關切,紮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清理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擴面增量,加大對受外部衝擊、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支援力度。
在防範化解重點領域方面,藍佛安要求抓緊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積極支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鞏固提升銀行穩健經營能力。推進專項債券用於回收閒置存量土地和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而應對關稅戰等衝擊,目前業內部分專家建議後續可透過增發國債或地方政府債券等形式籌集資金,用於紓困企業、穩住就業、保障民生、促進消費和房地產市場穩定等方面。多數專家建議增發政府債務額度在1萬億元至3萬億元之間。
藍佛安在上述文章中表示,為應對可能出現的衝擊,財政始終留有後手。2023年末,我國政府全口徑債務總額85萬億元,政府負債率67.5%,明顯低於G20、G7國家的平均政府負債率118.2%、123.4%,有較大舉債空間。這些年,地方政府債務特別是專項債支援建設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專案,形成了大量有效資產,很多能夠產生持續性收益,還本付息有來源、有保障。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藍佛安也表示為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多地宣佈發錢獎勵結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