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是一片教育創新的熱土,我們在這裡見證奇蹟。”
本文原載於《留學》雜誌總第263期
文_劉煜
編_李嘉祺
當前,就業問題無疑是不少青年前行路上的一道坎,無論是國內高校畢業生還是歸國留學生群體,都不可避免地面臨這一挑戰。202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1158萬人,創歷史新高,就業市場愈發複雜,“就業難”與“招工難”並存的現象日益凸顯。
一方面,企業常常抱怨難以招到符合崗位需求的專業人才,尤其是在新興產業和高階製造業領域,人才缺口巨大。
另一方面,眾多應往屆畢業生在求職路上屢屢碰壁,部分高校專業設定與市場需求脫節,導致他們所學知識難以與實際工作銜接。

據統計,2022年回國就業的留學生數量突破100萬,這一龐大群體在就業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如薪資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對國內工作環境的適應問題等。面對這樣的困境,企業應如何調整人才戰略,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青年學子該如何在學業中規劃職業生涯,提升自身競爭力?家庭又該如何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
帶著這些疑問,筆者走進風光旖旎的海南,與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以下簡稱海南比科大)的兩位校長展開了深入交流,試圖尋找答案。

現場採訪瞬間
01

新的嘗試:一場在海南的“創業”

飛機落地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後,驅車一小時便可抵達海南比科大目前過渡期辦學的陵水縣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眼前是沙沙作響的棕櫚樹,以及可容納一萬多名學生的公共教學樓、公共圖書館、運動場與國際學習中心等智慧校園設施,不時還有陣陣海風拂面。
海南比科大的誕生,是海南省政府與德國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在教育領域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海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成果。這所全國首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德方獨立辦學機構的永久校址,位於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目前正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六月完工,確保學生九月順利入學。

洋浦校園一期建築鳥瞰圖
從無到有建立一所沒有參考樣本的創新型學校,其中的波折難以想象。中德兩方教育系統如何“相容”、如何本土化等一系列問題,是雙方探討的重點。據悉,教育部早在2018年訪問德國期間就已商討了海南比科大建立的相關事宜,彼時正值海南自貿港建設興起之時。2020年,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釋出,“國際教育創新島”這一試驗區概念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在此背景下,海南省政府與德國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的合作加速進入第二輪,雙方簽訂了框架協議。而後,歷經三年籌備,海南比科大於2023年9月順利開學,首批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資訊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專業。

2023年9月的第一堂課
目前,海南比科大由校長與中方行政校長共同領導學校事務。校長郭尚文是操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國友人,他與中國的緣分已超過30年,從起初在德國的大學擔任助教,到2009年任職同濟大學中德學院及中德學部德方院長,他始終活躍在中德教育文化交流、學術及產業前線。“我們常說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中國的最近幾十年,我親身體驗了中國的快速發展,現如今,海南這片土地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相信在這裡能做事、見證奇蹟發生的時機已經到來。”
言語間,筆者在郭尚文眼中看到了他對未來的憧憬與篤定。作為中德兩國的交流橋樑,他看到了中國正在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勢頭,也看到了海南支援教育創新改革的巨大動力,於是,憑藉自身豐富的教育經驗與敏銳的洞察力,郭尚文毅然決然離開了居住多年的上海,選擇了加入海南比科大。在他看來,來到海南不僅因為這裡的自然環境,更是因為這裡的創新教育環境和“創業”精神,這些都是他能夠不斷探索、創新的重要基石。

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校長 郭尚文
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他走去。海南自貿港向世界發出了邀請函,中德雙方的共同教育目標為學校建設奠定了基礎。正如嘗試新事物需要不斷試錯,海南比科大從想法到落地經歷了重重磨鍊。對此,曾任南開大學副校長、現任海南比科大行政校長的關乃佳教授,對建校的過程感觸頗深。
“作為開闢先河的人,我們嘗試了一種以往沒有的教育模式,建校過程可謂‘驚心動魄’。從2018年籌備到2023年建校,中德之間經歷了多輪談判,雙方的教育理念屢屢碰撞出‘火花’。”她表示,海南比科大的工作群組就是一個創業團隊,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克服各種困難,面對與普通高校完全不同的“實踐嵌入式”教學模式,第一所德國公立大學在中國辦學等種種難題,大家不僅要獲得家長和學生的瞭解與認同,還要在探索中嘗試各種可能,推動學校向前發展。

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行政校長 關乃佳
02

本土化融合,
德國“實踐嵌入式”教育的海南實踐

“直接照搬德國模式運營肯定會水土不服,我們既要找到中德教育契合點,又要對現有的教育保持創新。”校長郭尚文認為既然在中國辦學,首先要考慮適合中國學生的方式。作為深耕中德教育的“中國通”,郭尚文深知本地化的重要性,經過中德校方不斷地協調和磨合,最終透過校企深度合作、國際化課程及雙學位授予機制等方式有效解決了德國教育落地中國的問題。
教育的創新改革並非一蹴而就,雖然“實踐嵌入式”教育模式在德國已有兩百年的發展歷史,但它如何適應中國的教育土壤是雙方需要考慮的問題。何為“實踐嵌入式”?很多學生和家長對這一概念還略感陌生,對此校長郭尚文解釋道:“學生將課堂知識加以應用,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收穫應用問題和改進方向。對老師而言,學生將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帶回課堂,有助於教案的進步,讓理論學習更貼合實際,並持續產生良性互動。”

2024年,海南比科大迎來了179名新生,這所擁有獨特辦學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學校,正在為廣大中國家庭開闢一條全新的道路。面對當下經濟狀況不佳、就業難、崗位少的社會現狀,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把目光轉向“不出國門的留學”,他們希望孩子至少掌握一項與社會緊密相關的實用技能,併為出國深造打好基礎,而這正是海南比科大的教育責任。
目前正在就讀電子資訊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陳同學家長對德國教育並不陌生,不僅因為身邊許多朋友的孩子在德國留學,更是因為他深入瞭解“實踐嵌入式”這一教育模式後,希望孩子能在海南學到實用技能,成長為複合型人才。“實踐與學習並行的教學模式非常充實,孩子既能掌握實用技能,又有機會赴德深造,這對於他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9月即將開放的洋浦校園教學樓室內圖
誠如陳同學家長所感受到的那樣,海南比科大引入原汁原味的德國“實踐嵌入式”教育模式,其課程內容與德國比科大完全同步,採用歐盟認證的高標準教學大綱,同時海南比科大90%以上的員工具有海外留學經歷或海外工作經歷,比如海南比科大數學、物理的張悅副教授,博士畢業後曾在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奈米技術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並獲得德國洪堡研究獎學金。海南比科大德語語言學講師曹嘉楨,本、碩均畢業於萊比錫大學,博士則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公派出國留學,畢業院校為德國薩爾大學。
無論是教學硬體設定,還是純英文授課環境、畢友講堂等軟體設定,都讓學生體會到“留學海南”的教育氛圍。

9月即將開放的洋浦校園歡迎中心
03

校企協同,
從課堂到職場的無縫銜接

為破解“畢業即失業”難題,幫助學生們儘早建立對行業的認知,做好職業規劃,海南比科大將實用型人才培養嵌入教學全流程。學校已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瘋狂體育、桉荷數產等企業建立了密切合作。
“與簡單的實習不同,學生將同企業員工一起參與研發、運營等環節中的真實專案,並將實踐中的問題帶回課堂深化理論學習。企業也能依靠學校背書,合作尋找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而學生對企業的瞭解和體驗越早、越深入,越有利於提升自身所需的能力。除此之外,我們還定期邀請全國各地的德資企業、優秀海內外企業家、專家為學生傳遞寶貴經驗,為他們答疑解惑。學校的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的佔比幾乎相同,從大二開始,學生約有50%的時間在合作企業實踐,這樣的教育方式能促使學生在真實的行業中獲得靈感,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和擅長從事的工作。”關乃佳校長介紹道。

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校長郭尚文(右一)、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校企合作負責人張樵(左三)與魏德米勒員工為海南比科大學生頒發獎勵
海南比科大堅持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郭尚文校長表示,“我們希望學生在畢業時成長為一名應用型人才,同時成為具有團隊協作能力的成熟的員工。家長和學生總是非常擔憂未來就業,很多畢業生很難向公司證明自己能立即創造價值,所以學校除了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外,還要教他們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各項軟技能,比如如何獨立思考、如何自主分析問題、如何尋找解決問題的資源、如何團隊合作等,同時幫助學生與行業頂尖企業建立聯絡,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保證他們能夠畢業即就業。”
正在讀大二的賀同學便在實踐中獲得了成長,“目前我在中國移動海南分公司指揮中心進行實踐,真正進入行業裡,我接觸到了前沿的技術,比如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自己的責任心和團隊意識,這種成長令我收穫頗豐。”




連鎖反應裝置成果展示
當筆者問到學校未來發展計劃時,郭尚文與關乃佳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國際化”,二位校長表示,未來,海南比科大將以海南為支點,招收更多東南亞乃至全球的國際學生,促進中外學生雙向交流。同時,學校將進一步擴大專業範圍,預計在2025年新增經濟工程、物流工程等交叉專業,還將開設碩士、博士等研究生專案,在洋浦新校區建立實驗基地、學習工廠、完善學院配置等。更大範圍進行校企合作,透過中國式“實踐嵌入式”培養更多符合新時代的技術型國際化人才。
“海南是一片教育創新的熱土,我們在這裡見證奇蹟。”郭尚文校長信心滿滿。雖然海南比科大這所創新型學校剛剛起步,第一批學生還未完成四年的學習,但作為中國教育的組成部分,“實踐嵌入式”教育模式已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9月即將開放的洋浦校園學生中心
在就業壓力與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下,這種“學以致用、中西融合”的創新教育探索,或許將會解開更多年輕人的職業發展困擾。披荊斬棘後迎來的將是繁花盛開的景象,海南比科大對於教育創新改革的嘗試從未停止,這或許能成為開啟中國高等教育面貌的新鑰匙。
更多學校相關資訊及有關中外合作辦學的相關思考,可關注下週的專題直播,或查閱海南比科大官網進行初步瞭解(複製下方連結或點選閱讀原文即可跳轉):
https://www.hainan-biuh.edu.cn/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