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南師附中公佈2024年成績:省內第一!南京市文、理科第一名!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2024年倏忽而過。
這一年,
附中響應時代號召,立足教育高地,
秉持責任擔當的精神信念,
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砥礪奮進、向夢而行。
附中人看到了美麗的風景,
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穫。
在這滿懷感慨、展望新程的時刻,附中的奮進之路如同一幅絢麗長卷在眼前鋪展。讓我們聚焦以下影片,重溫那些令人難忘的燃情時刻,定格課堂內外的高光瞬間。
南京師大附中2024年十大新聞
NO.1
初心永存,薪火賡續——附中黨建工作引領創新
2024年度,學校創新“黨建+”模式,開展學習教育,築牢政治堡壘;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育人本領;重視德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推進課堂改革,提升教學質量。豐富了黨建工作的內涵,拓展了黨建工作的外延,改革思路,開創學校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學校成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首批立項建設江蘇省高品質示範高中,獲評第35屆江蘇省中小學金鑰匙科技競賽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獲評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性評估的所有獎項,獲評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爭當示範引領”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NO.2

附中良師爭翹楚,杏壇毓秀綻芳華——附中2024年教師發展成績斐然

附中高度重視教師發展,尤其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成果顯著,亮點紛呈。為建立以“人人名師”為目標的教師發展共同體,學校構建了由校教科室牽頭,學生處和教學處協同的立體培養體系。教科室引領教科研方向,學生處強化德育工作,教學處聚焦教學實踐,共同為教師成長鋪路助力。
在培養機制上,學校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舉措,營造自由生長的氛圍,鼓勵教師創新教學,充分釋放潛能。同時,學校還搭建了高質量發展平臺,舉辦教學比賽、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等活動,支援教師參與校外培訓與研討,拓寬教師視野。多位教師榮獲各級榮譽稱號,在教育領域持續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
NO.3
“雙高”行動,加速英才騰飛
2024年,學校精心籌備、廣邀各界專家開設各類講座,內容涵蓋科學、人文、藝術等多個方向,開啟求知新窗,吸引眾多師生踴躍參與。6月,南師附中高校招生諮詢會成功舉辦,全國各地近百所知名高校齊聚附中,為千餘名學生和家長提供最新、最全、最權威的志願填報諮詢服務,助力莘莘學子圓夢啟航。7月,多所高校領導陸續親臨附中頒發錄取通知書,與附中協力同心,共育時代英才,共繪教育藍圖。
這已成為附中與高校間的一個傳統、一份默契,是“雙高協同”下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在教育資源共享、人才協同培養等方面聯結更加深入的直接體現和生動寫照,是對我校高質量育人成果的充分肯定。
NO.4
輝煌續新章,卓越創未來——2024屆附中學子穩健前行,獲一流高校青睞
2024屆附中學子奮發進取,發展卓越,在高校“綜合評價”“強基計劃”中繼續得到一流高校的高度認可,透過人數省內第一。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附中有3109人次透過高校綜合評價資格初審,913人次入圍高校綜合評價錄取資格名單,最終105人透過綜合評價進入理想高校與專業。
2024屆附中學子高考及重點高校錄取情況居全省前位。15位學生被提前錄取,其中1位學生獲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被北京大學提前錄取,1位學生透過清華大學攀登計劃被提前錄取,13位學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提前錄取,另外有1位學生透過攀登計劃獲得清華大學一本線錄取資格,2位學生透過英才計劃獲得北京大學一本線錄取資格。在此前提下,南京市理科前10名(11人)中,我校10人,南京市文科前10名中,我校5人。南京市文、理科第一名均為附中學子。
第七屆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符合空軍飛行員定選合格條件且綜合成績達一本線21人,創歷史新高。
附中IB專案部學子在2024年5月的全球大考中表現出色,1/4以上的學生獲得38分及以上(滿分45分)的高分。附中學生在知識、能力、素養等各方面均獲得長足發展,受到世界一流大學認可。
NO.5
學競附中,績顯才豐——附中學子五大學科競賽摘金奪銀
2024年,附中學子在各類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大放光彩。
截至目前,4人進入國家集訓隊,其中1人入選國家隊,共獲得9金8銀1銅的好成績。77人獲“國一”,278人獲“省一”,居全省前位。
在第40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共有5人獲得江蘇省賽區一等獎。
在第4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周騁、童鵬宇、謝修宇3位同學進入國家集訓隊,獲得清北保送資格。其中童鵬宇同學入選物理競賽(IPhO2025)國家隊。另有4人獲得金牌,7人獲得銀牌,共有48人獲得江蘇省賽區一等獎。
在第38屆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魏欣元同學進入國家集訓隊,獲得清北保送資格,雷沐陽同學獲得金牌,共有8人獲得江蘇省賽區一等獎。
在第33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章立宇同學入選生物競賽省隊,並在全國決賽中獲得銀牌,共有5人獲得江蘇省賽區一等獎。
在2024年CSP和NOIP全國青少年資訊學奧林匹克聯賽中,附中學子共有11人獲得江蘇省賽區一等獎。
在2024年商業全能挑戰賽中,孔德琪、吉舒悅獲地區性綜合團隊金獎,丁錦陽獲全國綜合個人銅獎。
NO.6
文墨飄香,藝體爭輝——附中學子人文藝體比賽斬獲佳績
2024年,附中學子多元發展,在人文、藝術、體育等各級各類比賽中榮獲嘉獎。
在第24屆江蘇省中學生閱讀與寫作大賽中,馮熙恬、王昱傑2位同學榮獲特等獎,另有4人獲得大賽一等獎。在其他各類作文大賽中,共有近百人次獲得省級一等獎及以上獎項。
在第20屆“外研社杯”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全國總決賽中,高子淇等7位同學獲得一等獎,另有4位同學獲得二、三等獎。
在南京市中學生合唱比賽中,我校飛羚合唱團獲得甲組一等獎。藝術類其他比賽中,我校多位同學獲獎。南京市教育局將我校李子涵同學創作的歌曲《火力全開》選定為南京市校園足球主題歌。
在省市級田徑比賽中,我校丁雯瑾、黃睿、張天儒同學成績優異,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我校足球隊、排球隊、羽毛球隊等各項團隊紛紛在團體專案賽事中獲二等獎及以上獎項。
NO.7
健體魄綻放英姿,新園地開啟華章
2024年11月14日至15日,南師附中2024年秋季運動會在曉莊校區隆重舉行,全校3000多名師生齊聚嶄新的體育場,用腳步丈量新校區,用青春的活力演繹體育運動的魅力。
本屆校運會是南師附中曉莊校區的首次亮相,自2022年3月開工建設至今,曉莊校區已完成行政樓、實驗樓、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宿舍綜合樓主體結構驗收,專案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附中曉莊校區是新時代賦予的發展新機遇,是學校高品質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目前,南師附中正按照一校三區(察哈爾路校區、奧南校區、曉莊校區)一體化辦學,規劃學校的發展定位。
NO.8
三載育人,四海光芒——附中校友在各領域譜寫華章
2024年,附中校友在各領域譜寫華章。
中央宣傳部追授我校1947屆校友楊士莪同志“時代楷模”稱號。
1963屆校友,南京博物院原院長徐湖平當選首屆“福布斯中國傑出文化名家”。
1983屆校友王維航(華勝天成董事長)受邀出席“華為全聯接大會2024”頒獎禮。
1984屆校友,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畢軍入選2025年院士增選“雙一流”高校儲備候選名單。
2013屆校友王宇(Ricky Wang)是OpenAI推出的文生影片工具Sora開發團隊成員之一。
2021屆校友唐晨皓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專案。
NO.9
明霞猶煥教育夢,暮歲丹忱續華章
附中離退休教師雖已離開教學一線,但仍心繫教育事業,積極投身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相關工作,以多種形式發揮餘熱。
2024年9月,我校退休教師孫寧生老師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仇炳生、何麗延、劉曉影、劉遠、張平、李華等老教師積極參與支教、募捐等公益活動。
離退休教職工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我校多位離退休教師在南京市各類文體比賽中取得佳績。
為豐富離退休教師生活,附中離退協精心組織了春秋遊及校園參觀聚會活動,安排了兩場校園參觀活動,促進教師間的交流互動,並在重陽節期間舉辦了盛大的聯歡活動,為老教師們提供了相聚交流的平臺。
孫寧生老師
NO.10
加強科學教育,築牢創新根基
學校深入貫徹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檔案要求,秉持“大科學教育”理念,持續深化科學教育改革,推動科學教育融入學科教學,融入課程發展,融入教育生態。
多位學生受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展示研究成果。我校擂臺機器人社團受邀參加2024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暨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第四協同組學生科技成果路演活動,獲得一致好評。我校在科學教育方面所做出的正規化探索得到高度肯定,獲評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
南京師大附中2024年十大新聞  提名
NO.1
點燃思維火花,探索數學奧秘——附中成功舉辦第二十二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協作體夏令營
7月18日至25日,第二十二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協作體夏令營在南師附中奧南校區順利舉行。來自協作體的20多所全國知名高中領導、教練及百餘名學子齊聚附中,進行了為期八天封閉式、高質量、多元化的學習生活。
本次夏令營,我校邀請多位知名大學教授和優秀老師開設講座,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精神的引領者。每位老師都以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深厚的學術造詣,為同學們展現數學的無限魅力。來自五湖四海的數學才俊跨越地域界限,共同感受數學思維之美。
NO.2
擔當鑄魂育人使命,加強“大思政課”建設——“大思政課”引領附中高質量發展
2024年4月26日,附中舉行“賡續紅色血脈,激揚美麗青春”思政教育研討活動暨“大思政課視域下高中思政教育創新實踐的研究”開題論證會。6月27日,我校政治組特別開展了思政課程專題活動。7月1日下午,“信仰的種子”——雨花臺特色“大思政課”首場活動在附中學生劇場隆重舉行。11月28至29日,附中舉行“大思政課視域下高中思政教育創新實踐的研究暨第九屆長三角德育同盟校”研討會。
附中始終認真學習和貫徹總書記關於“大思政課”的講話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思考如何建設好“大思政課”,以有效增強教育思政引領力,加強“大思政”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大思政”育人活動,用好“大思政”育人資源,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NO.3
縱橫捭闔,舌戰群豪——附中連續三年蟬聯全國中小學生華語辯論錦標賽(江蘇賽區)冠軍
我校辯論隊在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華語辯論錦標賽(江蘇賽區)決賽中表現優異,勇奪冠軍。這是我校繼2022年和2023年奪冠後,連續第三次蟬聯此項賽事的冠軍!
宏辭論道,辯以明思,附中秉持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以“辯論”的形式促學生語言、思維、認知的發展;以“比賽”的方式載知行萬里,辯理潤校園。
近些年來,我校說理辯論成績卓越,先後獲得南京市五四辯論賽冠軍,第三屆“禮濟杯”全國中學生華語辯論邀請賽冠軍,“中國少年說”主題辯論活動南京賽區冠軍等成績。

NO.4
鷹擊長空,逐夢萬里——附中青航校培養成效創新高
2015年開始,附中承擔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建設任務,辦學十年來,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發揚“銳意實驗”的研究傳統,培養“素質全面、學業優異、特長明顯”的畢業生,出飛率位於全國16所青航校前列、江蘇省首位。
2024年,第7屆青航校有21人(共40人)符合空軍飛行員要求並被錄取,達成52.5%的升學指標,創歷年新高,超額12.5%完成空軍下達的培養任務。我校空軍青少年航校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創新中突破、實踐中完善,走融合育人新路,為軍事飛行人才早期培養做出重要貢獻。
NO.5
廣結四海情誼,共促文化交融
2024年,附中對外交流工作在共續往昔深情厚誼的基礎上,翻開嶄新篇章。
我校與日本櫻丘高校恢復線下交流,深植友誼之樹。
與香港林大輝中學建立友好關係,並開展課堂觀摩和專題研討,推動蘇港澳教育教學交流。
我校積極響應“五年五萬名美國青少年赴華交流學習”計劃,與美國聖馬可中學師生共舞中國龍、共作一幅畫、共唱一首歌,透過合作互動加深中美青少年友誼。
與舊友汶萊中華中學師生再續華章,助力南京國際友城建設。
我校榮膺“飛虎隊友誼學校”稱號,持續推動中美青少年友好互動,共繪友誼與合作交流的美好藍圖。
2024年,我校透過YFU國際交換生專案,在派出學生使者的基礎上接收一名德國學生Sarah Elisabeth Markhof來我校交流學習一年,為學生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平臺,促進了語言與文化的深入理解。
NO.6
智啟未來,築夢科創——附中學子在科技創新競賽中頻傳佳音
我校工程技術創新課程基地憑藉精心編排的課程與實踐活動,把前沿科技融入教學日常,點燃學生創新熱情,讓學生在“學與做”迴圈中蛻變,志在培育理論、實踐雙優的創新人才。
2024年,附中學子科技創新成果斐然,捷報頻傳,在第35屆金鑰匙江蘇省個人賽、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賽等賽事中,共有61人次獲得省級三等獎及以上獎項。
IB專案部FTC社團11人獲2024年南京市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一等獎,5人獲二等獎。於雋同學獲第35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組二等獎。
NO.7
藝潤聯辦校,美育千萬生
附中藝術教研組與“文澤江蘇”專案合作邀請文化藝術名家走進附中辦學聯合體,計劃舉辦藝術教育講座24場,實現以文化賦能校園建設,名家與師生零距離互動,讓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接觸名家大師,提升綜合文化素養。本年度,共舉辦了8場美術名家講座,為聯合體各學校藝術教育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同學們提供了直面藝術,學習藝術,提升自身審美體驗的契機。
附中用高質量的藝術文化教育活動,多角度、多維度地構建校園藝術教育體系,真正做到怡情悅性、啟藝潤心、培根鑄魂。
NO.8
潤德於心,成志在行
2024年,附中始終肩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使命,不斷最佳化德育課程。
3月,“誠意·正心”南京師大附中2024屆學生成人儀式專場活動在南京憲法公園隆重舉行。
6月,研學實踐課程和學農實踐課程同步開展。
8月,新生軍訓在南師附中江寧分校順利舉行。
今年,附中首次創新推出了4期學生論壇主題活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課堂。
我校的德育課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24年,有多項德育課程案例榮獲嘉獎;黃嘉璐同學在青少年“學憲法講憲法”比賽中獲得江蘇省決賽一等獎;由蒙佳楠等8位同學組成的附中代表隊獲得南京市軍事訓練營團體一等獎。
2025 HAPPY NEW YEAR
攬雲霞曙色,
採星河微光,
2024在此駐足。
2025,
全體附中人將繼續以夢為馬,
不覺山海為遠,
繪就新一年的萬點春色!
自我介紹
 愚山老汪,非主流教師,英俊的外表難掩逗比的本性。常年戰鬥在教育一線,喜歡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學(you)習(xi),被學生們戲稱為“老汪永遠20歲”。
 平時轉發些教育資訊和乾貨,偶爾空閒下來會寫點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會有些“電視臺不讓播的”
學習有問題的,大家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想系統學習的,請私信加我微信溝通(請提前開放朋友圈,謝謝!)
歡迎掃碼關注公眾號:

另外,由於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文章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文章了!請大家點選【在看】或者進入公眾號頁面,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感謝大家對老汪的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