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王本人這一陣兒沒動靜
不代表懂王的兵也閒著……

7月15日,由川普提名的
Joseph Edlow剛剛坐上
美國移民局(USCIS)局長的位子
就把H-1B法規變了個底朝天
幾十萬留美學生的噩夢又要開始了?



1
移民局長新官上任:H-1B政策一夜變天……
7月15日,美國會參院以52票贊成 VS 47票反對,正式透過Joseph Edlow就任美國移民局(USCIS)局長。
這位Joseph Edlow究竟是何許人也?假如你看過WST往期的文章👉突發!川普威脅全美留學生:暫停簽證預約、擬廢除OPT……,應該就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了。
簡單來說,就是懂王的“兵”。
Joseph Edlow作為特朗普移民政策的核心設計者,他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尾聲擔任代理局長期間,就主導了一系列嚴苛的移民改革。
兩個月前的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當時還是局長提名人的Joseph Edlow就大放厥詞,公開表示希望立即終止留學生的OPT計劃和STEM OPT計劃……



cr.Forbes
除了OPT、F1等學生簽證,Joseph Edlow的槍口還瞄準了對美國留學生最重要的工作簽證H-1B。
DHS最新提交給白宮的H1B新規提案中,明確表示要取消現行的抽籤制度(lottery),替換為以薪資為標準的加權選擇(weighted selection)。

cr.gtlaw
什麼意思呢?假如過去抽中H1B,大家第一反應是:“你運氣真好啊!”但如果眼下新規落地,或許以後的說法就要變成:“你工資真高啊!”
美國勞工部目前使用的四級薪資標準,根據地區和崗位的不同,將薪資劃分為四個等級。其中,最高等級Level 4代表薪資排名前33%的人群。


cr.flag.dol.gov
據訊息稱,未來H1B可能會優先按照等級順序,僅向Level 4和Level 3的人開放抽籤👇
-
Level 4(高薪資)→這些申請人將獲得最高的選擇優先順序,幾乎可以確保獲得簽證。
-
Level 3(中高薪資)→這些申請人也有較高的機會被選中。
-
Level 2(中等薪資)→根據USCIS的預測,大約85%的Level 2申請人將被選中。
-
Level 1(低薪資)→這些申請人被選中的可能性極低。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暫且不考慮崗位和地區的差異,假設H1B申請者的薪資分佈均勻,其中有33%達到Level 4:


cr.corporate immigration partners
2026財年H1B申請數量達到33萬份,其中薪資達到Level 4水平的申請人大約有11萬人,而H1B的總配額僅為8.5萬。
換言之,過去H1B的申請主要是抽籤機制,而現在則變成了“薪資門檻+抽籤”相結合的方式。
如何查詢自己的薪資或預期薪資是否能達到level 4呢?
這裡WST也為大家找到了自測的網站工具,DOL的OFLC Wage Search 工具可按具體SOC程式碼和精準工作地點(MSA)即時查詢 Level 1–4 的數值。
在新規之下,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想要進入H-1B的抽籤池(以機會較高的Level 3、4為例),難度有多高?我們用這個工具來測算一下👇
假如你拿到了紐約某投行的前臺offer,你的底薪需要達到15-18萬才有資格進入第一輪抽籤。

cr.flag.dol.gov
假如你拿到了矽谷某大廠的SDE offer,你的底薪需要達到22-26萬美元才有資格第一輪抽籤。注意,是底薪。RSU期權股票、簽字費、bonus等統統不能算進去。

cr.flag.dol.gov
移民政策的反覆變動,可以見得川普政府核心邏輯非常清晰:在優先保護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的前提下,才是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做補充。WST也根據最新政策進行了獨家分析和解讀,供大家參考👇
1)限制低技能勞動力和非法移民
川普明確表示,他不歡迎低技能勞動力和非法移民進入美國。這些人可能會搶佔大量“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基本盤的工作機會,尤其是那些普通的基礎性崗位。這種現象對美國本地工人的就業造成了直接威脅。
2)推行基於工資和資質的選拔制度
川普提議改變現有移民體系,採用“工資和資質加權選拔”的機制。具體來說:
-
優先考慮高薪職位的外籍勞工
-
確保外籍勞工能夠“補充而非取代”美國工人,從而減少對本地勞動力市場的衝擊
3)吸引高質量人才,尤其是STEM背景人才
川普對高質量人才情有獨鍾。他認為,高薪職位通常與高質量人才直接掛鉤,而這些人才不僅能夠推動美國經濟增長,還不會對普通美國工人的基礎性工作構成威脅。
尤其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人才,川普希望他們能夠長期留在美國,為美國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然而,要想真的把H-1B翻個底朝天也並非易事,從法律層面來看,類似的規則在2021年曾被法院推翻,最終並未成功落實。

此外,政治分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儘管共和黨內部對該提案存在支援聲音,但黨內仍存在不同意見,例如最離不開能夠007吃苦耐勞的H-1B“slaves”的馬斯克公開表示支援大量外籍員工,更不用說整體傾向於支援移民的民主黨。
而金融和科技作為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產業,其中約半數崗位由外籍員工擔任。H-1B簽證是這些行業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重要工具。然而,H-1B所謂“高薪優先”的前提可能導致部分重要崗位無法錄取到合適的申請者……
在政治及就業環境等多方因素考量下,移民政策想改,也並非那麼容易。
2
H-1B抽籤變“高薪優先制”?這些留學生有福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最後落實情況如何,此項新規目前已提交白宮,90天內完成稽核,還會有60天的公示期。一旦透過,將直接影響26年的H1B申請。
以前的H1B不管你是矽谷高薪SDE,還是startup小透明,只要老闆願意sponsor,你就有抽籤資格。現在就算是Top 100 H-1B Sponsor僱主,只要薪資不夠格,照樣會被攔在門外。
雖然目前尚未明確是否按行業或地區細分工資等級,但如果出臺新政策:無論哪個專業、哪個崗位,只要你的工資夠高,H-1B中籤率就更高。
那麼回到現實,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想要進入H1B的抽籤池(以機會最高的Level 4為例),難度有多高?
按照上面舉例的薪資門檻來看,Google L3(Entry Level)的軟體工程師的基本薪資才剛剛夠上薪資門檻中的Level I級別。

cr. levels
而對於八大投行來說,WST的資深IBD行業導師曾經在講座分享中透露,初級分析師的基本薪資在10-13萬美元之間(不含bonus),在即將出臺的新規之下,也是將將達到Level II左右的水平。

曾經一直被是為高薪代名詞的華爾街的頂級投行和矽谷的科技巨頭,面對H-1B新規中提高的薪資門檻,如今也只是堪堪及格。
那麼現今新規下真正的高薪行業,到底是誰呢?
efc在最新的報道中指出,H-1B新政的“高薪優先制”唯一的受益者,可能就是對沖基金了。據美國薪資資料庫的資料,一些著名的對沖基金給H-1B員工開出的平均年薪超過20萬美元,差不多是各大頂級投行平均工資的兩倍……

cr.efc
獵頭機構透露,一些在加拿大、倫敦或亞洲也設有辦公室的對沖基金相比以前更願意參與抽籤了,因為即使簽證申請失敗,他們也可以將員工安排到其他地區的辦公室。新政策對於這些對沖基金的招聘而言毫無變化,甚至有利無弊……試問除了對沖基金誰還有這樣凡爾賽的資本?

cr.efc
當然,efc這裡所謂的“對沖基金”屬於廣義上的定義,如果按照狹義定義細分公司種類,這類“超牛”Buyside公司可以分為三類:高頻交易公司、自營交易公司/做市和對沖基金。
在這類公司裡,對留學生較為友好又高薪的崗位又有哪些?在這邊列舉兩種常見熱門崗位給大家進行參考。
在Buyside做SWE:賺得比美聯儲主席還多!?
根據Levels.fyi釋出的軟體工程師2024年終薪酬報告,如果你一畢業就去Jane Street做軟體工程師,那麼第一年薪資就能有35萬美金!!

網上有人說Jane Street的薪資比美聯儲主席還高,核實了一下,確實是真的。
👇是Jane Street Software Engineer的jd,base salary為$200,000-$300,000,而且還沒有算上bonus以及應屆生都會有的簽約獎金。
對比一下,美聯儲主席的薪水是$203,500~


cr. janestreet
和許多買方公司一樣,除了天花板級別的薪資,Jane Street也是出了名的“特別難進但公司善良福利好”。
就拿Jane Street舉例,Technology崗位的招聘偏好,和Quant類的Trading崗位還是有細微不同的。有39位CMU畢業生在Jane Street工作,單看Technology staff的人數都超過了MIT~

上下滑動檢視
cr.efc
Jane Street在官網也放出了Software Engineer崗位的面試資訊。和其他崗位不同的是,Jane Street只看重程式設計能力,因此不會要求軟體工程師進行心算,或者解答數學競賽的問題,或者邏輯謎題。
眾所周知,Jane Street採用OCaml作為其唯一程式語言。也有很多CS專業的同學會擔憂自己如果不會Ocaml,會不會在面試就失去了競爭力。
但Jane Street也特別表明讓候選人使用自己最擅長的語言,希望能看到候選人最佳表現。Jane Street不會刻意去聘用那些已經熟悉functional programming的人。實際上,對於有實力的軟體工程師來說,學習OCaml並不難。
在Buyside做Quant:高薪到35歲提前退休的程度!
Buyside Quant無疑是高薪職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留學生進入Buyside最常見的崗位之一。
而Quant王者——量化自營交易公司更是薪資天花板:給實習生開出Top 1薪資的Radix Trading,每月薪資可達2.7w+美金,同時還有2.5w美金的簽約費(同樣面向PhD)。

cr.Levels.fyi
通常來說,在大型對沖基金,量化實習生月收入超過1萬美金是常態,簽約獎金也很普遍,數額不一。另外,對沖基金更傾向提供公司住房而不是租房補貼。
前段時間WST的一篇推文中對比了高薪決賽圈的五大行業(資產管理、投行IBD、SWE、買方Quant以及Data Scientist),計算哪個高薪崗位最容易實現FIRE?最後買方Quant以最早35歲退休的亮眼成績,衝到了第一!

戳圖片檢視往期推文👆
35歲財富自由+原地退休,這才是留學生最想進的神仙行業……
作為基金的研究部門,工作內容主要是在市場中透過不同的統計工具尋找交易訊號,比如會用到更復雜的Machine Learning。
1、Quant Researcher
主要進行量化交易策略的研發,包括開發預測市場走勢的模型、挖掘市場資料中的有效資訊、研究並復刻學術論文、將機器學習等技術應用於投資組合最佳化等。
通常要求相關領域的碩士或博士學位。MFE/CS研究生背景的人才在金融理論和資料分析技術方面有較好的基礎,能夠更快速地開展量化研究工作,是對沖基金招聘Quant Researcher的理想人選。
👉WST就有來自Cambridge的學員,拿到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之一的Marshall Wace London Office 2025 Quantitative Researcher Fulltime,達成一畢業就實現年薪百萬的目標。

2、Quant Trader
負責執行量化交易策略,監控市場和策略表現,及時處理交易中的突發狀況,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策略引數以最佳化收益,同時與投研團隊合作,研究新品種和新的交易策略。
本科及以上學歷,計算機科學、數學、物理等相關專業均可申請。雖然本科CS背景即可申請,但如果有金融相關的課程學習或實習經驗會更有優勢。對沖基金希望招聘到能夠快速理解和執行量化交易策略,並且能夠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中做出正確決策的人才。
👉WST就有NYU畢業的理科學霸學員,拿到了頂尖買方IMC Chicago Office的Quantitative Trading Analyst Fulltime,崗位校招全職起薪可達175,000 USD/年。

3、Quant Developer
需熟練掌握 Python、C++ 等程式語言,熟悉資料處理工具如 Numpy 和 Pandas,瞭解 linux/Unix 基本操作、主流資料庫 SQL 語法、演算法與程式碼工程設計知識,對多程序並行程式設計、分散式架構等有一定了解。具有MFE/CS研究生背景的人才會更受青睞,因為他們具備金融知識和計算機技術的綜合能力。
👉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BlackRock的2025 Quant Developer Summer Intern Offer也被WST的優秀學員拿下~

面對緊縮的移民政策和工籤政策的頻繁變動,作為留學生,我們無法預知或干預大環境與政策的變動,唯一能夠控制的變數就是自己的行動與付出。即使是在地獄難度的求職季,留美求職的核心關鍵也一直沒有改變——做好長線規劃、提升個人競爭力。
WST用一張圖梳理了美國2029屆準大一新生的求職時間線,讓大家知道在什麼時間點應該做什麼樣的求職準備,才能讓求職收益最大化:

WST獨家整理,翻版必究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