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太|我不覺得父母要“託舉”孩子

——正在自己換電瓶的楊先生
前幾天有個讀者給我寫信,她和我說她覺得“無力託舉孩子”,我琢磨了半天,總覺得這種說法哪裡怪怪的:為什麼孩子要靠父母託舉?
隨即就發現,這種觀念其實很典型,很多其他觀念也源自於此:因為家庭的目標就是“託舉孩子”,合全家之力,就是要把孩子培養好,所以大家就開始把愛人叫成了“隊友”——因為大家屬於一個有明確奮鬥目標的隊伍,彼此是各司其職的合夥人。
我不贊同這樣的觀念。因為這個觀念聽起來就好心累啊……
  • 父母也累,因為要“託舉”,遇見我這樣手勁不行,孩子又多的媽媽,肯定是託不起來的;
  • 孩子也累,因為自己做多少努力,父母也覺得都是他們“託舉”之功,搞不好孩子也無法選擇想要過的人生,說不定還被常常唸叨將來要給父母“報恩”……

我真的從來沒有覺得我們是在“託舉”孩子。我希望我們一家人的關係是“彼此相處很舒服”的狀態。
我們老大13歲,現在涉及一些她對未來的規劃,我會把我的想法告訴她,但是我不會強迫她一定要按照我的方法來做。我自己也很忙,更多的時候我們就是幫她出出主意。比如我今天告訴她,如果將來她考大學的時候打算選一門拉丁語考試,她最好現在就要計劃起來,將來才不至於會時間太緊張——我建議她對此做一些研究,看看有沒有合用的教材需要購買,如果有的話列個書單給我,我來幫她下單。
老二10歲,我們最近在一起打一些遊戲。我昨天在教他打《文明VI》,他也不亦樂乎。他選了秦始皇作為君主,我就順便告訴了他秦始皇的偉大之處。他和我說他在書上看到秦始皇建長城時的殘酷無情,我也告訴他作為君主有時候必須面對一些兩難的境地——他如果不造長城,死的人或許會更多。我們就這樣一邊打遊戲,一邊聊點有的沒的。《文明》是很好的策略遊戲,唯一的缺點就是每局遊戲大概要打幾個月。哈哈哈哈。
老三7歲,她和3歲的老四關係很好。老四是全家最受歡迎的人,她有一種魅力,就是所有人看到她,就是喜歡她。連我爸這樣挑剔的人,來我家做客,也會說:“老四真甜。”但是這麼甜的老四,家裡最喜歡的就是老三了。老三是家裡最作的那個,但是她對老四偏偏很耐心。今天老四選了很多故事書,老三都一一幫她讀完。中文的英文的——老四有沒有聽懂我不知道,老三反正是念得很好。我在旁邊和老三說:“媽媽也在聽,你講得很好。”
老五1歲多,楊先生帶她帶得比較多,她很怕生,但是和哥哥姐姐關係都很好。有時候哥哥姐姐一起在看投影電影,她或是跟著一起看看,或是就在邊上墊子上翻來翻去,也很安靜。有時候哥哥姐姐都不在,我也和她會玩“丟垃圾”的遊戲,她會很聽話地幫忙把所有垃圾都扔在垃圾桶裡。
今天老四老五睡午覺的時候,大的三個孩子各自做了一些清潔工作。老大打掃了淋浴房,老二掃了客廳清潔了他養的倉鼠窩,老三擦了玻璃,我和楊先生則各自睡了一會午覺。
我想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大家都是在家庭生活中學習如何彼此相愛,彼此服侍的。

我和楊先生的關係也是彼此相處挺舒服的,我們也會吵——但是更多的時候我看到我和他“性格不合”,然而“三觀一致”。遇見大事的時候,我和楊先生聊天,我們的看見簡直就是不謀而合。很多時候我焦慮得不行的時候,也只有楊先生能安慰我,他也會在那些時候鼓勵我要仰望那一位靠得住的。
我不覺得楊先生是我“隊友”。我問他會不會喜歡“隊友”這個稱呼,他也搖頭不喜歡。我覺得“先生”的內涵是遠遠超過“隊友”的,我們彼此相愛,彼此欣賞——我和我的工作中的合夥人肯定是沒有這種感情的。講真,合夥人不需要互相欣賞,大家能把各自負責的事情做好,一起實現團隊利益最大化就完事兒了。
我和楊先生的關係才是我們家庭的核心,而不是說我們家是以孩子為重心的——這是我們的信仰帶給我們的很重要的一個家庭觀念。

最後,我相信在家庭裡,每個人都是自己獨立的個體,也都需要獨立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我常常和孩子們說:學習是你們自己的事情——我小時候我父母也是這樣和我說的。
這件事它本來就是這樣,父母是沒有辦法替孩子學習的,所以我也是不“陪讀”的(我們不做的事還挺多,以後還會繼續分享)。老大的時候我曾經嘗試過坐在她旁邊看她做作業,老二可能也有過幾次。但是後來我發現,如果不打算對孩子的作業進行負責,那這件事從長期來看,做與不做的意義並不大——除非家長把這件事當成是樂趣愛好,不然大家還是做好自己的事,家庭氣氛還更好一些。
好比我在家加班的時候,老公孩子也是不陪我的。楊先生一個人燒飯甚至修車的時候,我也是不陪他的(見題圖)。
我會給孩子們一些每日固定的任務,練琴,閱讀等等。但是他們也真的不是每天都做的——我也蠻理解他們的,大家都不是機器人。我和楊先生都是蠻隨性的人,既然我們自己也不是每天都能堅持做同一件事的人,那孩子們一週有個兩三天犯犯懶,大人又有什麼好多糾結呢?
我也發現,當我們真的是讓他們放手做很多事的時候,他們在很多事情上是有自己想法和主見的,這點讓我很欣喜。

楊先生的讀後感

聽起來這篇文章其實就是記錄了我們這個躺平的週末。因為天氣不好,孩子們就在家裡,說起來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但其實也蠻忙的,孩子們也幫忙一起做做家務,老二和老三現在和兩個妹妹玩得很好,老大現在青春期了反而和弟弟妹妹玩得少了。(然後呢?)然後就沒什麼然後了,沒有什麼主題的昇華,哈哈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