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越活越好的3個徵兆,最後一個很準

作者 | 芒 來
編輯 | 飛 魚
責編 | 陳輕輕
在親密關係這件事上,常有這樣的現象——
一段長期關係走向破裂,被理解為「浪費青春」;
和錯誤的人結婚,會被理解為是不可扭轉的命運;
更有甚者,很多人為了不失去不受傷,乾脆不投入、不付出……
似乎,愛情這種東西有毒,於是智者不入愛河。
大家越來越懷疑:親密關係究竟有意義嗎?
正在熱播的國產劇《玫瑰的故事》,劉亦菲飾演的黃亦玫,每次關於親密關係的選擇都讓人意外。
20-40歲,她經歷了4段感情,最終也沒有找到相伴終身的伴侶。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似乎是失敗的。
但在清晰地見證黃亦玫的3次內在成長後,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
每經歷一段感情,人都為自己完成了一次祛魅,就像“蛻皮”一樣,從舊軀殼裡長出新軀體。
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無比重要,因為:
每一次選擇,都在幫助我們成為更加完整、飽滿、幸福的人。
第一次祛魅:告別理想化的愛情
天生麗質的黃亦玫,在工作中結識了帥氣優秀的莊國棟,兩人一見鍾情,很快打得火熱。
這是黃亦玫的初戀,她把整顆心都投入了進去。
上司要她找莊國棟合作,她拒絕和愛人談利益,上司問:“這點事他都不能為你做到,算什麼愛你?”
她反駁:“我只知道,我喜歡的人恰好也喜歡我,這對我來講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雖然才相識、相戀幾個月,但黃亦玫已經想帶他見父母、定終生。
她把莊國棟放在第一位,同時也需要對方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於是,當得知莊國棟把工作看得比自己更重,準備永居法國,黃亦玫氣得砸了他的家。
這個階段的黃亦玫,對愛情抱有太大幻想——
認為和相愛的人永遠在一起就是至高無上的幸福,卻不知道怎麼去好好愛一個真實的人。
這是因為,她身上有一把枷鎖:
認為愛情必須純粹。
砸了莊國棟的家後,這把枷鎖鬆動了。
黃亦玫發現,感情裡存在“傷害”這部分,深愛的人會在她心口捅刀子,她也會反擊。
經過這一次“互相傷害”,她看到了現實和想象的愛情有多不一樣。
進而,萌生出一個更客觀的視角,重新審視這段關係。
她把莊國棟爸爸的勸誡聽進心裡:“若想長相守,必要長相知,得一步一步來。”
這番話讓她意識到,自己並不瞭解真實的莊國棟,需要戒掉急躁,花時間看清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後來,莊國棟提出複合。
黃亦玫同意了,因為意識到自己還喜歡他;
但她不再毫無保留地投入,而是對莊國棟說:“時間寶貴,愛夠了再說,萬一你走之前,我已經不愛你了呢?”
跟一般複合不同的是,她的複合以“可能分手”為前提。
她意識到,這段感情還會持續互相傷害,早晚會有“夠了”的一天,但她想把戀愛從頭到尾、完完整整地走完。
讓被愛情衝昏的大腦冷卻,進入到一個比較理智的狀態。
她說的這番話,點出了自己的第一次祛魅:
摘下理想的愛情濾鏡,看清真實的關係。
後來的吵架,黃亦玫不再動不動就情緒崩潰,而是默默走掉,獨自思考。
儘管熱戀的餘溫還在,但她開始努力練習把目光從愛情裡移開,投向更深層、更真實的地方。
第二次祛魅:放下對別人的依賴
黃亦玫和莊國棟的感情濃度,在異地戀後急轉直下。
最終,她冷靜地提出分手。
這場戀愛讓她告別了理想化的愛情,看到真實的親密關係並不純粹。
就像破殼小雞一樣,從想象的世界,進入真實的世界,完整地跨出了第一步。
但這時她的核心還很稚嫩虛弱,為了強大核心,她求學心理學研究生。
讀研期間,學長方協文對她一見鍾情,他不如莊國棟有魅力,但能給她安全感。
他為了接近黃亦玫,放棄家教兼職和她一起在餐廳打工;
為了保護她不被客人欺負,和客人打架丟了工作;
為了替她養流浪貓,變賣舊物攢錢去校外租房;
為了促成她與自己合租,把房子塗成黃亦玫喜歡的顏色,還暗地裡替她付了一半房租……
黃亦玫在上一段感情裡受的傷,都被方協文溫暖了。
哪怕,他最開始是透過各種方式刻意接近黃亦玫;
但在告別理想化的愛情後,黃亦玫能夠接受感情裡有一些不純粹的東西。
只是,她的核心仍然虛弱,需要被別人滋養。
就像網友調侃的:她離開一個男人,又馬不停蹄奔向下一個男人,好像追趕母雞的小雞似的。
這是因為,黃亦玫身上揹著第二把枷鎖:
過度依賴別人給予安全感。
得知方協文創業愁錢,她把所有積蓄拿出來支援他,卻從未想過用這筆錢去提升自己,掙到更多資本。
此時的黃亦玫依賴方協文給的安全感,需要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但兩人結婚生女後,方協文變了——
從體貼關心變成控制慾,不准她外出工作、拿走她的股份、在她手機裡安裝定位軟體……
日漸苦悶的生活,讓黃亦玫內心的第二把枷鎖開始鬆動:
她意識到,自己不該過度依賴別人給予安全感;
依賴能帶來滿足,也會成為別人拿捏自己的軟肋。
曾經的方協文凡事尊重她,如今瞧不起她收入低,要她在家生二胎,過手心朝上的日子,她不願意就冷暴力。
曾經自由自在的黃亦玫,如今想買街邊一張50塊的兒童畫,都掏不出錢;想買把花,都要看老公和婆婆的臉色。
結婚6年後,攢夠了痛苦和失望,黃亦玫最終提出離婚。
透過這段關係,她從依賴別人的狀態裡出來,完整看清了婚姻,也更完整地看清了自己。
她重回職場,在腳踏實地的奮鬥中從頭再來。
第三次祛魅:接受付出沒有結果
後來,黃亦玫又談了兩場戀愛。
一次是和搖滾藝術家傅家明。
他倆有著驚人的默契:美術館人流來往,只有傅家明在館中裡找到了黃亦玫的秘密小屋。
更久之前,傅家明在一場展覽中設了一個互動小機關,展覽館人流來往,也只有黃亦玫找到並完成互動。
還沒見面,他們就已經深度連結在了一起。
但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時日無多,儘管兩人都認定對方是靈魂伴侶,但相戀才幾個月傅家明就去世了。
很多人不理解黃亦玫:為什麼要和一個將死之人談戀愛?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因為:
曾經那個核心虛弱的黃亦玫,經歷前兩次戀愛,如今已經可以自己給自己安全感了。
即使投入一場註定會被死亡分開的戀愛,也沒有那麼恐懼,相反,還可以分一些能量給別人。
儘管,過程中有痛苦糾纏,“愛人隨時可能去世”的心理包袱,在整場戀愛中如影隨形。
這牽扯著黃亦玫內心的第三把枷鎖:要求付出必須有結果。
可傅家明告訴她:“要享受當下,不留遺憾。”
他帶她飆車,教她打架子鼓,為她女兒寫歌,竭力為她帶來快樂……
這場戀愛,讓黃亦玫內心的第三把枷鎖解開:
不是所有投入都會有回報,既然如此,就不要去想未來,享受並活在當下。
當傅家明害怕耽誤她提出分手,她說:
“我可以接受被死亡分開,但我真的不能接受被膽怯分開。”
她陪他完成遺願:一起吃魔鬼辣火鍋、一起爬山、一起在山頂上眺望夕陽……
最終,好好陪完了他生命最後一程。
到這裡,黃亦玫徹底把自己解綁:
無論投入結果如何,她都能接受,沒人能再影響她對自己的看法。
從20多歲到40歲的3場戀愛,推動她完成3次祛魅:
認清傷害難以避免,學會自己滿足自己,能夠享受當下而不求結果。
回頭來看,她完整地度過了這個過程——
發起一份動力,然後全力實踐,使這份動力好好的出生、發展、變化、完結。
這個過程,格式塔心理學稱為“完形”。
但它還有一個更通俗的說法:盡興。
武志紅老師這樣來形容“盡興”:
“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甘之如飴的事情上,發出動力,享受其中的發展變化,投入其中,再酣暢淋漓地使勁把它完成。
如果你的生命是這樣一種基調,那你會活得很痛快,快意恩仇,乾脆利落。”
黃亦玫的第四次戀愛,讓我們看到完整成長後的她,活得有多“盡興”:
在學習飛行駕駛的過程中,她與24歲的教練何西互生好感,但誰都沒有點破窗戶紙。
黃亦玫向好友坦言:她不在乎他到底怎麼想的。
當何西決定去異地求學,準備許下“一年後歸來我們在一起”的承諾,黃亦玫打斷了他:“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
當下願望當下實現,此時的黃亦玫活得無比盡興。
她說:
“從此,世界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的任何地方,我完全而絕對地,主持著我。”
能做到這樣,是因為過去十多年,她——
每次分離,都在祛魅;
每次蛻皮,都更完整;
每次投入,都指向盡興。
第四次成長:不斷祛魅,不斷完整
現實生活中,像黃亦玫那樣不停追逐愛情,似乎不太現實。
但我們同樣可以盡興地享受、投入、完成。
比如,回到文首的問題:
如果當初沒有選擇這個人,而是選了另一個人;
如果當初沒有選擇愛情,而是選了更好的物質條件;
如果當初沒有愛上不該愛的人,沒有為TA付出那麼多……
我是不是會更加幸福?
答案,藏在黃亦玫的成長之旅中:
她一次次在感情中祛魅,每一次結束,都打通卡點,然後長出一個新的、更好的自己。
我的一位朋友,結束耗時7年的戀愛後,“無縫銜接”了新男友,我們擔心這段戀情不會有好的結果。
但她說:“幸福不是最終結局,是成長之旅中可能會路過的風景,我不想要一眼看得到頭的日子,我只想享受當下。”
新男友帶著她旅行了很多地方,他們一起走過萬水千山,半年後和平分手。
這場戀愛讓她徹底變了一個人——
剪短了頭髮,辭掉了工作,花一半積蓄買來一套潛水裝置,在泰國濤島一家潛水機構做潛水教練。
大家驚訝極了,因為她過去十足“乖乖女”,沒人知道她受熱愛潛水的前男友影響,旅行期間就決心投身潛水事業。
她說:“我一開始就知道,這場戀愛註定是沒有結果的,但如果不去談,就不會有現在這麼棒的生活了。”
或許,人可以用這樣一個方式成長——
盡興地相愛,坦然地分開,在完整經歷這個過程期間,解綁枷鎖。
不糾結過去的對錯,只要過程足夠盡興,哪怕錯了,也是對的。
因為盡興會讓人祛魅,長出新的血肉,讓我們在一次次分離中變得完整。
認清現實,認清自己,接納一切。
最終,全然而絕對著主持好自己的人生。
「在看」+「轉發」願你我都能在各自的人生中,盡興地享受每一段旅程
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婚姻家庭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協會(IAPSP)會員。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武志紅(ID:wzhxlx)。
在親密關係中,人與人的關係相處,也是自我成長的旅程。我們不需要過於糾結出現的問題,而是選擇關照自我內心
換個角度,關係中收穫的,是一次次逐漸變得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正在經歷親密關係、個人成長的困擾,推薦你來我們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
由我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陪你一同探索自我,覺察關係中的模式療愈和收穫更好的自己
點選下方小程式
新增諮詢顧問進行預約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