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好姑娘在德國”的第725篇原創
如果你和我一樣:覺得上班比帶娃輕鬆,比起在家帶娃更想上班實現價值(賺錢)。
那真的強烈建議早點送娃去幼兒園,有些地方幼兒園不好進,懷孕的時候就可以去找了(關於找幼兒園之前有分享過 德國幼兒園有多難進,我算是見識到了)
我家娃剛滿一歲就被送進了幼兒園(也叫託兒所Krippe),目前已經待1年了,我時常感嘆早早送幼兒園真是個明智的選擇。
我們去的是公立幼兒園,1到3歲有2個班(每個班10個小孩),3到6歲有4個班(每個班20個小孩)。我娃所在的小班最多10個小孩,4個老師,2個全職,2個半職,師資還算不錯。幼兒園費用由家庭收入決定,雙全職家庭基本上交最貴的那一檔,600多歐。託管時間是8點到下午16點。
雙全職家庭在一定情況下可以考慮送私立幼兒園,因為公立和私立學費在一些地方沒有差很多,但私立多了很多優點,比如託管時間可以長一點,早餐不用自己準備,每年幼兒園假期也會少一些,有些私立還是德英雙語。大家在選幼兒園的時候可以多考慮看看。
除了娃被送進幼兒園,我們可以全職工作外。幼兒園對娃的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
❤️ 雙語發展
娃的雙語發展還讓我蠻驚喜。我們在家都說中文,從來不講德語,幼兒園老師和她講德語。最近幾個月到了娃的語言爆發期,每天都學大人說好多話,幼兒園老師也說她每天講很多德語。起初她在家只說中文,讓我一度以為她不怎麼說德語,後來和老師聊了之後才知道,她現在似乎已經可以自動切換語言,看到爸媽說中文,在幼兒園說德語。
這讓我想起了媽媽群裡有媽媽說送2歲娃去幼兒園,娃剛進幼兒園聽不懂老師講什麼會對幼兒園所有排斥,從而延長適應期(他們在家只說中文,沒有學過德語)。從這個角度來看,早點送幼兒園會一定程度避免這個問題。
❤️ 我們沒有觀察到的其他發展
幼兒園老師每半年都會和家長約談一次聊聊娃的各項發展,透過和老師的談話,我們瞭解了很多娃的另一面。
比如我娃很喜歡觀察,早上在幼兒園吃早飯,別的小朋友吃一會就去玩了,她會坐在那裡吃半個小時,觀察其他小朋友,下午去室外玩,她剛出去也會先在一邊靜靜地看半個小時其他孩子才行動。
她還很有秩序感,幼兒園每天的日程,她都清清楚楚。其他小朋友不遵守規則,她還會去說別人,比如幼兒園規定bobby car不可以進教室,她發現別人騎著車進教室,就會擋著小朋友說Nein, Nein。
睡午覺的時候她會幫老師把小朋友的床拉出來,還能很清楚那個小朋友睡哪張床。
水杯和飯盒是她的私有物品,如果有人碰,她會大叫Meine, meine(我的)。
總結下來老師說她很清楚要什麼,不要什麼,而且很會表達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會主動找老師說Helfen。
每次談話之前老師都會寫幾頁紙有關娃的各項發展(比如社交,語言,認知等),然後一條條和我們講。

除此之外,老師還會製作相簿,照片旁邊會寫點話,等升大班的時候相簿會送給我們,每次去翻相簿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目前為止我娃在幼兒園的體驗感都很不錯,老師也都很友好,雖然有段時間她總是臉上掛著傷回來(據說是被其他小朋友抓了,老師不會說是被誰抓的),但都是些小傷,作為家長很心疼娃,但也覺得是正常,關鍵在於老師是否及時去阻止和如何去引導。老師說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會透過這種方式去試探邊界。好在現在已經有好長時間沒再掛傷回家了。
大家對於德國幼兒園的體驗感如何呀?歡迎分享。

💛 歡迎大家來小紅書上找我玩呀!

· 好文推薦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