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藤校紛紛公佈了今年的錄取率,好一個“涼”字了得。
哥大創造史上第三大申請池,錄取率卻下降至3.85%;耶魯創下史低錄取率3.7%;達特茅斯學院也創下歷史新低,今年的整體錄取率為5.3%,比去年降低近1個百分點……

走低的錄取率背後,是競爭的加劇。每年放榜後,無數留學家庭都會羅列出這些佼佼者們的學術背景、活動列表、過往經歷等等相關細節,企圖從中找出可以“復刻”或模仿的道路,但這也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同質化競爭趨勢愈演愈烈。而這恰恰與美國高校看重的“多元化”“獨特性”相悖!
如何展現自己的獨特性呢?一段優質的科研經歷無疑是最佳體現方式之一。科研能凸顯申請者的學術熱忱、求知慾、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領導潛質,如果取得了成果或產出,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申請材料的吸引力。
也難怪,有一群10年級就開始跟著加州理工終身教授做有機化學研究的學生,跟著倫敦政經數學教授做金融模型的學生,跟牛津大學教授做抑鬱症焦慮症研究的學生……
每年都能申到普林斯頓、哈佛、布朗、賓大這樣的名校👇👇





研課NEOSCHOLAR部分藤校offer展示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

傅楷量 / 錄取布朗大學
布朗大學應用數學(計算機)和歷史系雙學位
布朗大學第一位畢業演講的中國本科生
剛看到James McClain教授的title時就完全被'唬'住了,沒想到自己能有機會接觸到這麼大牛的教授。
經過接觸後,我發現教授非常認真負責,上課前會充分地準備資料,還記得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教授準備了3個隨身碟交給助教老師們。
教授在學術上非常嚴謹,總是鼓勵大家多多討論和做presentation,我覺得我的英文學術能力透過CIS科研專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特別是查詢和篩選資料的能力變得超強。
這群學生,就來自2011年成立的PBL學術科研專案、堅持邀請名校教授親自全程主導“授課+科研”的研課教育(CIS)。
6月13日(週四)19:30,研課教育學術培訓內容負責人Sandra Wang老師將和大家面對面交流分享。有著與研課歷屆藤校、牛劍錄取學員多次深度對談經驗的她,將為大家剖析“藤校”錄取的底層邏輯,究竟怎樣的學生能夠獲得名校的青睞?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

長按圖片識別新增好友 預約報名

2024年6月13日(週四)
北京時間19:30

-
武漢大學本科
-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與新媒體碩士
-
7年國際教育學員申請規劃工作經驗
-
堅持與研課歷屆藤校、牛劍錄取學員深度對談
-
爬藤成功!他們的申請背景獨特在哪?
-
有效科研如何幫你打造名校理想的申請形象?
-
高中生如何匹配最適合的頂尖科研專案?
掃碼/長按二維碼,新增小助手Lena
回覆關鍵詞【0613】立即報名

👇報名即領,先到先得
【英美留學地圖】

&【文理工商專業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