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了封郵件,教授居然幫我搞定了錄取?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赫墨思說
 作者:小赫
“申請還在Under Review,是不是沒戲了?”
“教授套磁真的能讓我從拒信翻盤嗎?”
如果你已經遞交了申請,但結果遲遲不來,或者你被Waitlist、感覺希望渺茫,那你一定要看這篇!等訊息=坐以待斃,主動出擊才是翻盤關鍵!
很多人以為,遞交申請後就只能靜靜等候,但其實,教授套磁(Cold Email)可能是你最後的隱藏大招!在招生辦還未最終定案時,教授的一封推薦信、一次支援,都有可能成為改變你錄取結果的關鍵。
所以,如果你:

👉 還在焦慮申請狀態,總覺得穩了又不太穩;

👉 被Waitlist了,不甘心做“備胎”;

👉 想讓自己快點進入招生官的視線;

👉 想知道教授到底能不能影響錄取結果;
那麼這篇文章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別再“等死”了,現在就來學會教授套磁的正確開啟方式,為自己爭取更多主動權!
01
教授真的能影響錄取結果嗎?
很多準備申請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本科的同學,都會有一個疑問:教授到底能不能影響我的錄取結果?如果我給教授發郵件,他會不會願意幫我?
答案是:教授的影響力在本科申請中並不像研究生申請那麼直接,但在某些情況下,教授的推薦確實可能成為加分項,甚至改變錄取結果!關鍵在於你套磁的方式、時機,以及你的目標學校是否適合這種策略。
哪些情況下,教授的推薦對本科申請有幫助?
在本科申請中,教授並不像研究生申請那樣擁有招生權,錄取決定權主要掌握在招生委員會(Admissions Committee)手中。但是,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教授的推薦可能會讓你脫穎而出👇
1️⃣ 你申請的是小眾專業,競爭相對較低
如果你申請的是計算機、金融等熱門專業,招生官每天都會看到大量背景優秀的申請者,教授的推薦信作用相對較小。但如果你申請的是冷門或小眾專業(例如古典文學、環境科學、天體物理等),教授的推薦可能會讓招生官對你產生額外興趣。
📍 舉例:美國頂尖文理學院(LACs)(如Williams, Amherst, Swarthmore)往往非常重視學生的學術興趣和潛在貢獻。如果你能提前聯絡該校相關學科的教授,並獲得他們的認可,招生辦可能會更關注你的申請。
📍 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布朗大學等文理氛圍濃厚的綜合性大學,也可能因為教授的推薦而對你的申請產生額外興趣。
2️⃣ 你在該教授的研究領域有深度積累
如果你在某個學科領域有很強的研究背景,比如發表過論文、參與過實驗室研究、甚至開發過專案,而你的目標學校剛好有一位教授在研究類似的方向,那麼你的套磁信可能會得到教授的關注,並增加你的錄取機率。
圖源:pexels
📍 舉例:MIT、Caltech、Stanford 等工程/理工科強校,如果你的個人專案、科研經歷與某位教授的研究方向非常匹配,你的郵件可能會引起教授的興趣。如果教授認為你是潛在的優秀本科生,他可以向招生辦表達支援。
📍 藝術、音樂、戲劇等專業的本科申請,教授的認可可能更加重要。比如茱莉亞音樂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耶魯戲劇學院等,如果教授認為你有潛力,他們可能會在招生過程中對你有所傾向。
3️⃣ 你已經在某個教授的課上或專案裡表現突出
如果你之前在暑期課程、線上課程、學術競賽或研究專案中接觸過某位教授,並且對方對你的能力和潛力有一定了解,那麼教授的推薦可能會在本科錄取中起到加分作用。
圖源:pexels
📍 舉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藤校的暑校(如HSSP, SSP, RSI),如果你曾在這些專案中得到教授的認可,你可以在申請時聯絡他們,請他們提供推薦信或向招生辦表達支援。
📍 UC Berkeley 的Global Edge、Columbia 的Science Honors Program(SHP)等,如果你曾在這些專案中參與研究,並且教授願意給你寫推薦信,你的申請材料會更有說服力。
4️⃣ 你被Waitlist了,需要額外的支援信
如果你已經申請了一所大學,並且被放入了Waitlist(候補名單),此時,教授的推薦可能成為“決定性因素”之一。招生辦通常會在Waitlist階段尋找更有潛力的學生,如果某位教授向招生辦表達你對該校的興趣,並證明你有能力在他的學科領域做出貢獻,你的錄取機率可能會提高。
圖源:pexels
📍 舉例:Duke、Cornell、UCLA 等名校,如果你在候補名單上,額外的教授支援信可能會讓招生官重新考慮你的申請。
🚫 哪些情況下,
教授的推薦對本科申請幾乎沒用?
雖然教授的推薦在某些情況下有用,但也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套磁👇
❌ 你隨便群發郵件,教授根本不認識你 —— 這種情況下,教授一般不會回覆,更不會幫你推薦。
❌ 你申請的是招生辦嚴格掌控的專業,如商科、醫學預科等 —— 例如賓大沃頓商學院(Wharton)、MIT Sloan商學院,教授對本科生錄取幾乎沒有影響。
❌ 你只是想要“刷存在感”,沒有實際研究經歷 —— 如果你對教授的研究方向沒有深入瞭解,也沒有相關經歷,單純想透過套磁“刷好感”,作用不會很大。
02
那如何正確套磁?
教授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冷郵件,90%都被直接忽略。想要讓你的郵件脫穎而出,你必須做到精準、有價值、有行動指引!
💌 標題怎麼寫?(一定要吸引教授點開!)
✅"Prospective Student Inquiry: Research Alignment with Your Work on [關鍵詞]"
✅ "Interest in Your Research on [具體研究方向] – Prospective Graduate Student"
✅ "Follow-up on [研究課題] – Interest in Your Lab"
📩正文結構(黃金模板)
1. 開頭:簡潔介紹自己
✅ "Dear Professor [姓名], I recently came across your work on [研究方向] and found it highly relevant to my academic interests."
 2. 你的研究興趣,匹配教授的研究
✅ "Your recent paper on [論文標題] in [期刊/會議] caught my attention, especially your findings on [具體內容]…"
✅ "I have been working on [你的研究/經歷] and found significant overlap with your work in [關鍵詞]…"
 3. 展示你的實力
✅ "I have conducted research on [相關課題] and have experience with [技術/工具]…"
✅ "I led a project on [你的研究] and presented it at [學術會議/競賽]…"
 4. 你的訴求:清晰表達你的意圖
✅ "I was wondering if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to contribute to your research, or if you have openings in your lab for Fall 2025."
✅ "Would it be possible to have a quick call to discuss potential research opportunities under your guidance?"
 4. 結尾Call to Action
✅ "I have attached my CV for your reference.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would be open to a quick conversation."
✅ "I would love to hear your thoughts and see if there might be an opportunity to work together."
💡 教授回覆但沒提到機會?
可以繼續表達興趣,或者問TA是否能推薦你給相關教授!
💡 教授說沒有名額?
問問有沒有RA/暑期研究的機會,甚至是遠端合作的可能!
如果你只是隨機群發郵件,教授的推薦可能不會對本科申請有任何影響。但如果你有紮實的研究經歷、對某個領域有深度興趣,或者你已經在某些專案/暑校中得到教授認可,那麼教授的支援確實可能成為你申請中的一個重要加分項。
所以,與其坐等申請結果,不如現在就開啟郵箱,找到那些與你學術興趣匹配的教授,傳送你的第一封郵件——這可能會成為你申請季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赫墨思說
作者:小赫
點選關注
想要爬藤路上先人一步?
聽頂尖美高代表、顧問、藤校生
申請邏輯大揭秘
 3月15週六 · 上海 
 3月16週日 · 北京 
【美高盛典】
👇掃碼新增FS小助手報名👇
請備註“活動報名”)
◀️左右滑動檢視▶️
<
>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