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任梁去世八年後,他的父母被圍攻了 2025-04-29 22:04 雷叔寫故事 當今網際網路上最不缺的, 一是謠言,二是陰謀論。 最近大家舊事重提,又開始討論八年前去世的喬任梁,恰好把兩點都佔了個徹底。 2016年9月,喬任梁的死訊傳出。 警方很快出了通告: “經法醫初步鑑定,排除他殺可能。” 知情人士公開表示,喬任梁在過去繁重的工作中患上了抑鬱症,長期訪醫問藥。 很多圈內好友紛紛出面證明。 大家還發現他曾曬過自己吃的安眠藥。 事情發展到這,大家正惋惜一個年輕人的早逝。沒想到莫名的揣測突然出現,表示他死得離奇、死得蹊蹺、死得不明不白。 在那些似是而非的謠言裡,他成了“性虐遊戲”的受害者,成為某些資本的“玩物”。 很多敘述裡充斥著那樣或這樣的惡劣細節,說他的遺體不完整,有被傷害的痕跡;說他生前正在參加字母圈的某種趴體,“被玩很慘”。 甚至直接把矛頭指向了知名二代王思聰和明星林更新等人,揚言他們才是罪魁禍首。 言之鑿鑿,彷彿他們都在現場。 後來又冒出不少玄學猜測,提到他墓地被放了泰山石,風水不好,是故意讓他不得安生。 還有人講自己被喬任梁託夢過,所以一定要站出來曝光真相,驅逐黑暗,討回公道。 很多人聽信了這種說法,堅持不懈地跑到王思聰等人的評論區破口大罵、人身攻擊。 貼臉質問:“你是不是殺人兇手?” 自詡正義的網友們四處分享維權教程,自發抵制他們參加的活動,喊他們“殺人犯”。 更激進的,前赴後繼衝進公開的直播活動裡,瘋狂刷彈幕,要求林更新“血債血償”。 就連喬任梁的父母都深受其害。 幾乎每一天,他們都要接受那些自詡正義的網友們的精神攻擊。 小到傳送各種P圖和小論文論證喬任梁之死並不簡單,大到斥責父母讓孩子死不瞑目。 很多人口無遮攔,直接對老人家出言不遜,說他們慫,沒有擔當,不把兒子的命當回事。 “兒子的命就這麼一文不值嗎?” 老倆口的各種行為,都會被加以解讀。 要麼是收了錢,要麼是被施了壓。 老倆口被逼無奈,只好一次次出面解釋,還嘗試透過法律手段維權,但沒有用。 這些人總是隻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按某些人的邏輯,娛樂圈每年去世的人不止他一個,怎麼偏偏只有他被傳言困擾呢。 其中必定有問題啊。 其實簡單覆盤一下就知道,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博人眼球的謠言。 就在喬任梁去世後,網路上很快就流傳開一個朋友圈截圖,編排他的死和一個導演有關。 因為內容獵奇,用詞低俗,這條內容很快傳開了,被各種營銷號和私域賬號廣泛轉發。 這訊息發酵以後,最開始造謠的人又跳出來了,解釋這就是為了宣傳那導演的電影而搞出來的惡意宣發,完全就是張口就來。 那導演最後假不正經地出來發了個宣告,說一切都是謠言,請大家不要信。 但是已經晚了,謠言已經深入人心。 大眾的獵奇心理,疊加名人效應的傳播速率,導致謠言瘋狂進化,出現了更離譜的版本。 但是你們看到什麼真正的證據了嗎? 其實根本沒有。 有的只是那種張口就來的聊天記錄。 是在抖音給喬任梁好友留言說如果事有蹊蹺你就穿黑衣服,結果碰巧人家穿了同色。 是各種不知道怎麼拼湊出來的巧合。 要是這都能當證據,那我也可以是秦始皇。 但是八年來,一直有人深信不疑。 他們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堅定不移地認為喬任梁一定是被害死的。 警方出了通告,他們說“資本買通了官方”。 好友不管做什麼行為,都被解讀為“不敢公開發聲,所以只能悄悄暗示”。 喬任梁父母一次兩次無數次出來宣告“喬寶確實是抑鬱症走的”,卻被視為“粉飾太平”。 他們執迷不悟地反覆釋出那些拼湊出來的所謂“證據”,狂熱地高呼“天該亮了”。 “請徹查此案,還喬任梁清白。” 還把喬父母的社交賬號當成情緒垃圾桶,發去那些變形的遺體照片、被盤包漿的謠言圖片,強行讓對方接受他們眼中的“事實”。 老人家根本不理解,為什麼這些人要拿著假照片、假證據去探尋一個莫須有的真相。 更不理解,為什麼自己只想要為孩子討一個清淨,卻被反咬一口:“大家努力了這麼久,馬上就要有真相,你們怎麼能倒戈呢?” 哪有什麼“倒戈”? 只不過是這對父母反覆澄清的事實,不符合這些網友們的想象罷了。 因此他們將解釋看作“掩飾”。 再用一套七拐八繞的獵奇邏輯,把事實包裝成自己期望的樣子,說父母不是不想討回公道,只是被控制了、被洗腦了、被管制了。 這些網友們個個都覺得自己是懂王。 他們拼湊起那些邊角料的新聞,把喬任梁的死亡解讀成一樁要素齊全的醜聞和陰謀。 其中,必須要有滔天的權利用以遮掩事實,誇張的豔情故事博人眼球,涉及生死的謀殺挑動神經,還得有至惡之人揹負所有。 在想象中的這齣劇本里,他們則是正義的勇士,是勘破迷霧的福爾摩斯,是道德標兵,是公正的蜻蜓隊長,是唯一可以代表真相的群體。 所以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是造謠傳謠,只覺得在揭穿這個醜陋的世界,為正義肝腦塗地。 越是被反駁,他們越相信自己是對的,相信自己的認知高於他人,相信眾人皆醉我獨醒。 你很難去和這樣的人講道理。 因為他們的屁股決定了他們的大腦,他們的立場矇蔽了他們的眼睛。 在結論先行的前提下,他們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東西,而把不認可都稱之為虛假和陰謀。 什麼理智、邏輯、事實在此時都不重要了。 你編排的故事,越是惹人眼球,越是黑暗驚悚,關注你、聽從你的人就越多。 或許這就是人性。 遍觀過去,人們太容易被謠言和陰謀論帶節奏了。 還記得去年的胡鑫宇案嗎? 江西高中生胡鑫宇在封閉式學校裡失蹤了,只帶走的只有一個錄音筆和校園卡。 學校、家屬、當地公安局以及專業救援隊在校內外反覆搜尋,採用了無人機、3D搜尋和熱成像技術,甚至抽乾了人工湖和化糞池。 結果沒發現一點線索。 當時就有很多陰謀論的說法。 有的指責胡家自導自演,賺取黑心流量錢。 或者,揣測兇手模仿電影裡的犯罪手法,分屍後摻進飯菜裡。 還有網友直接傳播黃謠。 或者稱真相永遠不會大白於天下。 最流行的一種臆測是說胡鑫宇被選中了。 傳聞光頭化學老師有暴力傾向,常年體罰學生,就是他阻攔胡舅舅的調查。 接著,傳聞4年間致遠中學消失了4位師生,只不過胡鑫宇是唯一一位學校給體檢了的。 傳聞失蹤當天,學校食堂後門,一對中年夫妻開著SUV來抬東西,從他們的姿勢上可以看出,這個東西應該很重。 也有人說,校長家屬開辦的公司正好有人體器官的業務。 他們動動鍵盤,就發現中學後山有帶血的床單,有廢棄的實驗室…… 這些跡象都指向了一個猜測: 致遠中學美其名曰私立高中,實際上是人體器官非法販賣的中轉站。 這種鋪天蓋地的謠言讓人心惶惶,就連當事人都信了。胡鑫宇媽媽曾經八問學校,就是希望他們對謠言裡給出的疑點做出解釋。 這件事的結果後來大家都知道了。 “在國內權威刑事技術專家現場指導下,省、市、縣公安機關聯合工作專班透過開展調查訪問、現場勘查、屍體檢驗、物證檢驗鑑定等工作,認定胡鑫宇系自縊死亡。” 但是依舊有人不依不饒,覺得公佈出來的不是真相,而是被層層包庇的假象。 他們就是相信有人非要千方百計地對小縣城裡的一個普通高中生動手,相信背後主謀能有巨大的能量讓幾百幾千人一起幫忙圓謊。 有人會提“公信力”的問題,要我看這種事還真不只是公信力的事情。 因為你放眼全球,確實都是謠言比真相傳得快,陰謀論比真相引人關注。 所以在英國有“消失的王妃”。 那陣子,凱特王妃常常不出現,陸續傳出“被小三捅”等新聞。當時很多聲音說王妃已經去世了,出鏡的都是AI,現場的都是替身。 編排了好一齣“貴族風雲”啊。 所以在美國,很多人相信新冠病毒和病毒疫苗都是比爾蓋茨發明出來控制他們的工具。 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地說,在挪威、在德國、在日本,在任何一個你聽過名字的國家,都有大量大量人相信陰謀論。 因為謠言和陰謀論可以說得天花亂墜,本來就比真相更有優勢傳播。 以前讀《烏合之眾》,裡面就寫過: “群體絕不允許旁人對他們的真理有所質疑,也絕不允許旁人持有他們所認為的謬論。這種偏執的情緒根深蒂固,除非用另外一種極端的感情來取代,否則根本難以動搖。” 恰如當下的網際網路。 網路時代,邏輯被無限簡化,只留下情緒感染,砸得人頭暈目眩,顧不上思索太多。 所以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披上了“真理”的外皮。 陰謀論也就有了市場。 它滿足的是人們對於複雜現象的好奇,折射的是人們內心密不可聞的隱秘幻想。 不必否認,堅信陰謀論讓人自我感覺良好。 人們自以為掌握著別人未曾勘破的訊息,於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更接近世界的真相。 他們深信陰謀論的同時,也深信著自己會是那個助人沉冤昭雪、擊破蒼穹的英雄。 所以他們不願意接受那個普通的、毫無陰謀的真相,不願意相信事情真的和表面上呈現得一樣簡單。因為幻想的破碎,比陰謀更可怕。 很多時候,我總是希望抱著積極的態度,去相信大多數被“陰謀論”牽著鼻子走的網友,是出於一片好心,只是被有限的認知侷限住了。 但也更希望,大家以後遇事遇人是不是能夠拋開情緒感染,用理性去做出思考? 是不是能不簡單粗暴地區分對錯,去理解世界和人類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是不是能夠冷靜懷疑、合理質疑,去了解每個資訊的來源,去想想這些資訊是否可靠? 更重要的是,要去接受真相,而不是幻想真相。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炒股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45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還會拉微信群扯淡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