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網路上的“瓜田”真是熱鬧非凡,光圍觀都讓人有點精神脫水了。你是不是也剛從“南京紅大爺”事件裡緩過神來?看完那事兒,腦袋嗡嗡的,就一個疑問——咱們這年代,還有正常人、正常的感情嗎?
說多了都是淚,吃瓜也得適可而止,來點暖心的訊息洗洗眼吧。
這不,國外媒體最近採訪了一位“重啟人生”的男人——他是全球首個成功完成面部和雙手移植的患者。曾經是個帥小夥,卻不幸因為一場意外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臉沒了,手也沒了,但他沒放棄。
頂著世界首例面部+雙手移植的高難度手術,他奇蹟般地“換頭換手”成功。恢復之後的他,不僅活出了新模樣,還成為了網紅,收穫真愛步入了婚姻殿堂。
1
一場改變他人生的車禍,全身80%燒傷
說起喬的故事,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這不是電影情節吧?”但這位來自美國的網紅、也是醫學史上的活標本,確實靠一場逆天手術,成功“復活”了自己的人生劇本。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018年,那時喬剛滿18歲,正處在熱愛生活、熱衷折騰的年紀。他在食品檢測實驗室上夜班,白天則忙著攢錢改裝自己的道奇挑戰者——誰還不是個追夢少年呢?

不過,悲劇就藏在一個微小的習慣裡:喬常年只睡四五個小時,對睏意一向不當回事。那天早上,他剛下夜班,距離家只剩十分鐘,他卻在車裡睡著了。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那一刻。汽車撞上路沿,瞬間起火。事故造成他身體超過80%的面積被燒傷,幾乎沒有皮膚可以移植。雖然他保住了性命,也保留了自我意識,但幾乎喪失了自主生活的能力。
那之後,喬昏迷了三個多月。醒來時,他躺在燒傷科病房。

出院後,喬在康復中心住了幾個月,最終搬回父母家。那段時間他自己形容為“倒退到20歲的嬰兒時代”。別說生活獨立了,連洗衣做飯都要媽媽幫忙搞定。他最大的成就是每天躺在沙發上,陪他的狗發呆。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更不是他該有的青春。
而希望,就在他最失落的階段悄然出現。2019年,喬遇到了整形外科領域的大咖、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羅德里格斯醫生。對方一眼就看出他是“潛力股”——不僅身體條件合適,更有著不服輸的心理素質。

儘管手術風險極高,幾乎沒人能保證成功,但這卻是喬重新過上正常生活、重獲尊嚴的唯一通道。
於是,在經歷了近半年的身體評估和術前準備後,喬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接受“全臉+雙手”聯合移植手術的患者。原計劃手術應該更早進行,但碰上了2020年初的全球新冠疫情,手術一拖再拖,直到當年8月才得以執行。

那是一場堪比電影級別的大手術:23個小時、140多名醫護人員,堪稱醫學奇蹟的全員協作。最終,一位47歲捐贈者的臉部組織和雙手成功“登陸”喬的身體。這不是簡單的拼接,而是一場神經、肌肉、血管等多系統的“重新接線”工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
術後恢復更是對喬身心的雙重挑戰。他在醫院裡住了差不多14周,每天都在與疼痛、康復訓練和全新的身體磨合中度過。

他得重新學走路、重新鍛鍊手部靈活性,甚至要再一次學習跳躍這種對普通人來說毫不費力的動作。但喬咬牙堅持下來了,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新生來之不易。
而這場身體上的“再製造”,不僅賦予他嶄新的面貌和功能,也意外開啟了他的人氣之路。
他在網上分享術後生活的點滴,迅速吸粉無數,成為一名網紅。更狗血也更浪漫的是,他還因此邂逅了真愛。

2
因為一條評論,兩人結緣
正如咱們上文所說,在完成那場逆天手術後,喬並沒有選擇低調退場,而是把自己的生活大方分享到網路上。
他開始頻繁更新TikTok和Instagram,曬出自己的康復過程、手部恢復練習,還順帶回答各種網友提問,比如:“你現在能自己切牛排嗎?”、“移植的臉現在感覺像自己的嗎?”這類問題,在他那裡不但不煩,反而成了與網友拉近距離的日常橋樑。
四年前,喬在Ins上注意到了一位叫傑西卡的女生。她當時曬出了一張自家波士頓梗的照片——作為狗狗愛好者,喬忍不住留言誇了幾句。

本意只是隨口一撩,沒想到傑西卡不僅回了訊息,還恰好前不久看過有關喬的手術紀錄片。更巧的是,她還是一名專門負責移植患者的註冊護士。
於是,一段看起來八字都不太可能合的“異地戀”就這樣悄悄開始了。她住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他在新澤西,兩人靠電話和時不時的跨州探望維繫感情。感動瞬間?當然有,比如喬出院那天,直接飛過去幫傑西卡搬家。
最後,他們決定把異地的距離變成家的距離,一起搬到了新澤西。在很多方面,他們的生活就跟普通小夫妻沒太大區別:她在紐約當護士,下午上班,晚上回家;他負責晚餐,傑西卡親口認證:“喬的廚藝相當可以。”

但畢竟他們的生活背景不太普通,所以日常裡也多了些“與眾不同”的環節。比如說,普通人切個洋蔥十分鐘完事,喬則可能得花上一個小時。他的手還在慢慢適應新的功能,每一個動作都比別人費勁些。但他從不抱怨。
“他每天送我去火車站,帶我的車去修,因為我不太喜歡處理這些。他準備晚飯,我早上幫他切菜,他晚上慢慢做完。”傑西卡說這話時,就像在說全世界最平凡的幸福。
“我們的生活方式可能跟別人有些不一樣,但我們過得挺正常的。”她笑著補了一句。

當然,這份“正常”裡也藏著一些喬不得不放下的舊愛。他再也不能修車,也不能在室外進行劇烈活動,尤其天氣一冷一熱,他的皮膚會變得異常敏感。那些曾經喜歡鼓搗引擎、趴在車底下修零件的日子,變成了回憶。
但他沒有停下來。他把受傷之後沉澱下來的時間,用在了新的熱情上。
3
新的生活,新的舞臺
事故之前,喬曾夢想進入紐約大學學時尚設計。但因為學費昂貴,他放棄了那個計劃,轉而打工掙錢。如今,他反倒因為這場大手術,有了重新追夢的機會。
他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名字叫“80% Gone”(中文直譯是“80%已消失”)——這是他對自己身體燒傷程度的一種坦然回應,也是一種自我認同的重建。他在網上售賣自己設計的衣服、帽子和配件,風格大膽,帶著點朋克氣質,正如他這個人,不願被標籤定義。
此外,他還在寫一本書,準備將自己從毀滅到重生的全過程好好講一講。勵志講師,是他另一個人生目標。他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去鼓勵更多身處困境的人。

這對夫妻也沒把他們的愛情藏著掖著。他們頻繁在社交媒體上更新生活日常,用真實打動人心。喬的經歷給了人希望,而他和傑西卡之間的互動,則給人溫暖。
網友的私信紛至沓來,有感動的、有求助的,也有父母留言說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能遇到這樣不在意外貌、只看靈魂的人。
“喬鼓勵那些有健康問題的人繼續生活,而我們兩個,也鼓勵那些和我們一樣特別的人相信:你也配擁有愛情。”傑西卡說。
當然了,網路世界哪有純粹的溫情?喬和傑西卡也不是沒遇到過惡意攻擊,尤其是那些莫名其妙的評論:嘲笑喬的外貌、質疑他們的感情、甚至攻擊傑西卡的選擇。剛開始她也會難受,但現在她已經練就一身“遮蔽術”。
“如果你回覆他們,他們就更來勁,反倒你成了‘情緒激動的那個’,像個無止境的旋轉門,轉也轉不出去。”她無奈地說。

不過,諷刺的是——惡評有時反而成了漲粉催化劑。“每次開始收到一堆罵人通知,我就知道影片要火了,”她笑著說,“我們有個影片,瀏覽量直接衝到1.2億。”
這也是網際網路的魔幻之處:你永遠不知道,是愛讓你爆紅,還是仇恨讓你登上熱搜。
至於喬,他對這些鍵盤俠的攻擊完全無所謂。“我覺得挺好笑的,”他說,“他們哪敢當面說?我身高六尺一(約1米93),肩膀寬得像衣架一樣,從來沒人敢當面找茬。”

他們的熱度早已從線上蔓延到線下。雖然傑西卡總笑稱“單獨出門沒人認得我”,但兩人一起出門時,經常會有粉絲悄悄上來搭話。
去年12月,他們一起前往夏威夷瓦胡島舉辦婚禮。當時並沒有鋪張奢華,只有彼此,只有陽光和海風。

“我們之所以選夏威夷,是因為不想讓各自的家人為了婚禮來回奔波。他們一個在加州、一個在新澤西,太折騰了。”傑西卡解釋。
“而且,夕陽婚禮最適合喬。太陽太烈他會不舒服,所以我們選了傍晚,整個儀式美得像一幅畫。真的,就是我們兩個人,風吹過,連呼吸都是安靜的。”

網友們也在評論區留下了美好的祝福:

“我真的很敬佩這對夫妻。喬經歷的一切太過慘烈,而他的勇氣和堅強令人由衷敬佩。傑西卡對喬的愛更像是天使般的存在,真摯而無私。我真心祈願他們能攜手走過漫長而幸福的一生。”

“讀到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真的太溫暖了:一個勇敢的男人遇到了一個深情的女人,他們彼此相愛,一起努力經營最好的生活。他們的故事給那些曾以為自己會一直孤單的人帶來了希望——這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為你而來的。看完之後,我也充滿了期待,也許有一天,我也能遇見那個願意相愛的人。”

“我只能為那些試圖給傑西卡和喬帶來負面影響的人祈禱。這些人自己的生活一定非常不快樂,才會對這對美麗而勵志的夫妻說出傷人的話。願你們倆幸福平安,受到更多祝福!”
寫在最後
喬和傑西卡的故事,聽起來像是童話。但它的特別之處,在於真實——他們經歷過疼痛、誤解和現實的磋磨,但他們選擇了彼此,也選擇了繼續熱愛生活、熱愛世界。
喬沒有讓那場大火燒掉他的希望,反而讓它成為了他人生的開端。
而他們兩個,用這段愛情告訴我們一句話:即使你身上有傷痕,也值得被全心全意地愛著。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