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去健身房健身時會摘下結婚戒指嗎?
很多人習慣把戒指戴在手上“寸步不離”,但其實,這可能是個大隱患。
澳洲珠寶商、健身教練和醫學專家集體發出警告:無論多貴重、多有紀念意義的戒指,健身時都應該摘下來。

TMC Fine Jewellers的聯合創始人Makayla Donovan指出,戒指看似堅固,其實在健身過程中很容易受損。
“舉重、用阻力器械,甚至一些高強度動作,都會給戒指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長期下來,會導致變形、刮痕,甚至寶石松動。特別是金戒指,本身材質就比較軟,更容易被壓彎或刮花。”
不僅如此,健身時產生的汗水、灰塵和細菌會悄悄積聚在戒指縫隙裡。
“很多人會忽略這個問題,尤其是有複雜鑲嵌設計的戒指,汙垢更容易藏。”

健身教練Ben Lucas也補充說,戒指還可能會影響動作表現。
比如做平板支撐、啞鈴划船、瑜伽等動作時,戒指如果在手上打轉,會造成不適。
“有時候手還可能被割傷,或者出現水泡、血液迴圈不暢等問題。”

更可怕的是,醫生還警告,戒指甚至可能把你送進急診室!
澳洲知名全科醫生Dr Zac表示,戒指會成為“摩擦裝置”。
皮膚與戒指反覆摩擦,加上汗液溼氣,會引發所謂的“戒指皮炎”(Ring rash)。
這是一種常見的接觸性皮膚炎,伴隨瘙癢、紅腫甚至破皮。

更糟的是,戒指還可能藏著細菌“軍團”。
研究發現,戒指表面最多可攜帶高達7.3億個細菌!
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這種可怕的細菌。
它正是導致抗藥性感染甚至敗血症的“元兇”。
如果你在鍛鍊中手上剛好出現細小裂口,細菌就有機可乘。

Dr Zac還警告,如果戒指材質是鎳或劣質合金,還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他說,如果你真的不信,建議你“自己去搜一下ring avulsion injury(戒指撕裂傷)”。
“那是一種可怕的情況,戒指被健身器械卡住,甚至會直接撕裂皮膚或把整根手指‘脫皮’。”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專家建議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健身時把戒指留在家裡或放在保險櫃。
如果實在不捨得,或者覺得“空著手指不習慣”,可以考慮佩戴矽膠戒指。
矽膠戒指輕便、防過敏,受到撞擊時也會自動斷裂,比較安全。
當然,也可以戴上健身手套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但從專業角度看,最穩妥的選擇,還是“別戴著戒指去健身房”。
來源:news.com.au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閒話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