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樂圈的風雲變幻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15日,一則重磅舉報將74歲的"國民影后"劉曉慶再度推向風口浪尖——繼姐弟戀風波後,74歲的劉曉慶因“偷稅漏稅”遭實名舉報。
此事不僅牽涉個人信譽,更因劉曉慶曾於2002年因逃稅入獄的過往,讓公眾對明星社會責任與法律底線展開輿論交鋒。22年前曾因偷稅1458萬入獄422天的劉曉慶是否再度重蹈覆轍?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
劉曉慶再陷偷稅醜聞?
根據爆料人王先生的指控內容顯示,劉曉慶在上海的全資公司上海弈熙文化傳媒中心透過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方式規避個人所得稅。
2020年12月,劉曉慶珠寶(寧波)有限公司向王先生關聯企業借款330萬元。2021年1月,劉曉慶以個人名義與該公司簽訂“形象代言合同”,把這330萬元款項巧妙地轉入了她全資控股的上海弈熙文化傳媒中心。

企查查資訊顯示,弈熙傳媒註冊於2017年,註冊資本僅3萬元,被指無實際經營場地、員工和社保繳納記錄,屬於“空殼公司”。而這家空殼公司卻在2021年2月到4月間,密集開具了42張面值300多萬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後來劉曉慶又以0元將此空殼公司34%的股權轉給了使用虛假身份證的“許可筠”。


王先生認為,劉曉慶這是利用小微企業6%的增值稅率,替代本應繳納的27%以上個人所得稅,涉嫌偷逃稅款約69.3萬元。同時王先生出示的檢舉稅收違法行為記錄單上還明確寫道,劉曉慶在上海有多次被要求補稅的行政處罰,據說三次都是因為偷稅漏稅,屬於多次違法。
15日晚間,劉曉慶透過微博發表公開宣告:本人與舉報人王某並不認識,也從無交集。王某舉報內容與客觀事實不符,純屬惡意舉報。
目前,上海市稅務局第四稽查局已受理此案,將對劉曉慶及相關公司展開調查。事情真相驚呆調查結果。
曾因偷稅漏稅入獄
劉曉慶的稅務風波並非首次。
早在 2002 年,劉曉慶就因名下公司偷稅漏稅問題被捲入巨大的風波之中。當時,稅務部門經過調查發現,劉曉慶公司存在嚴重的偷漏稅行為,金額高達1458萬元。這一事件震驚了整個娛樂圈,劉曉慶也因此被刑事拘留長達 422 天。她的妹夫更因此事被判處了三年有期徒刑,公司被罰款710萬元。

這一經歷成為其人生轉折點,最終劉曉慶透過拍賣房產補繳稅款後未被起訴,但形象一落千丈,演藝事業也基本歸零。
但劉曉慶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和多年積累的演藝功底,從橫店群演開始重新打拼,逐步挽回公眾形象。近年更透過直播帶貨年入千萬,被網友戲稱"帶貨女王"。她曾說:“只要不死。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而今74歲的劉曉慶依然活躍在娛樂圈且作品不斷。今年初,綜藝節目《一路繁花》的熱播,讓劉曉慶再度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被網友稱為“慶奶”的她,稱“74歲正是好年華”,在該檔綜藝中,劉曉慶展現出比其他年輕嘉賓還要旺盛的生命力,為她贏得了一波網路流量和正面評價。今年3月底,74歲劉曉慶主演的短劇《萌寶助攻:五十歲婚寵》正式開播。這是劉曉慶首次出演短劇,開播前便引起較大關注,開播評分也達到了9.4分。近日,劉曉慶參演的古裝劇《折腰》也正式開播。

《萌寶助攻:五十歲婚寵》劇照
與此同時,劉曉慶的私生活也新聞不斷。早年的婚內出軌,近年又有前男友發出炸裂的聊天記錄和影片。而她高調回應“我吸引你,是你的榮幸;你被我吸引,證明我有魅力”,這種“多大點事兒啊”的灑脫態度,當時也引發了不小爭議。
娛樂圈偷稅漏稅重災區
事實上,劉曉慶並不是娛樂圈第一位偷稅漏稅被曝光的明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著名歌手毛阿敏就被曝多次採取不正當手段偷稅漏稅。1989年,毛阿敏首次被爆偷稅,最終透過補交罰款和稅款、並在全國範圍內公開道歉而結束。90年代中期,國家稅務總局再次查出毛阿敏自1994年至1996年之間有65場演出有違法行為,少繳稅款106萬元,毛阿敏被處以3倍罰款,職業生涯也基本斷送,只能遠走他國。直到2000年初她才繳清所欠罰款,2001年回國。

毛阿敏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稅收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依然有多位明星因為涉嫌逃稅而被曝光。在被曝光的演藝人員名單中,影響和金額最大的莫過於一線花旦范冰冰。
2018年,范冰冰被崔永元爆出了陰陽合同和偷稅漏稅的行為,之後在有關部門詳細的調查後,查實范冰冰在電影《大轟炸》劇組拍攝過程中,偷逃稅730萬元。此外,還查出了范冰冰個人和公司少繳稅款2.48億元,其中偷逃稅款1.34億元。范冰冰偷漏個人所得稅和公司偷漏稅一共2.55億元。之後范冰冰在限期內繳清了8.8億元網民幣的欠稅及罰款,未被追究刑事責任。雖然僥倖躲過了牢獄之災,但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卻陷入停滯。

范冰冰事件還引發了對影視行業稅收秩序的專項整治。同年,國家稅務總局要求所有影視從業人員自查自糾,按時補繳稅款。據報道,影視行業從業人員累計自查申報稅款117.47億元,大眾熟知的吳京、鄧超、孫儷、趙麗穎、黃曉明、楊穎等諸多耳熟能詳的明星均被曝出現在補稅名單上。
然而娛圈偷稅漏稅之風依然未能杜絕。
2022年3月,演員鄧倫逃稅漏稅1.06億的訊息登上熱搜。據悉,鄧倫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透過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進行虛假申報,偷逃個人所得稅4765.82萬元,其他少繳個人所得稅1399.32萬元。最終,鄧倫被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1.06億元。因為逃稅,鄧倫被封殺至今。
2022年9月,因代孕風波而掀起輿論巨浪的鄭爽,被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查明少申報個人收入1.91億元,偷稅4526.96萬元,其他少繳稅款2652.07萬元。稅務局依法作出對鄭爽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2.99億元的處理處罰決定。最終鄭爽被罰了2.99億,遭全網封殺,影視作品遭到下架,本人也因一系列官司糾紛遠遁海外,銷聲匿跡。

燈紅酒綠的娛樂圈,早已被公認是逃稅的“高危雷區”。根據《中國稅務年鑑》資料,2022年文娛行業個稅申報總額同比下降18%,但同期明星片酬卻暴漲35%,增長的片酬收入和應稅收入的不對等。有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明星團隊標配:3個工作室+5個空殼公司+10個信託基金。逃稅的方式花樣百出,箇中貓膩,不言而喻。
社會公平需要依法維護
有律師表示,若查實劉曉慶存在主觀故意逃稅行為,除需補繳鉅額稅款、可能面臨刑事追責外,還可能引發對其商業合作方、關聯企業的連帶責任追溯。而此次事件之所以引發強烈輿論反響,既因劉曉慶作為公眾人物的特殊身份,也與其歷史稅務問題形成疊加效應。

長久以來,內娛的高收入就一直是社會熱議話題。明星們動輒上億的演出費、日入208萬的新聞不斷重新整理公眾的認知。而娛樂圈長期存在“以小博大”的避稅思維,部分明星透過成立工作室、利用稅收窪地等方式規避稅款,這種“行業默契”讓合規意識淪為口號。
“明星賺錢太容易”“社會財富分配機制不公”等問題的不斷發酵,更反映了深層的社會情緒。普通民眾月入幾千尚且需要老老實實交稅,明星作為高收入群體及公眾人物,擁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超出普羅大眾千萬倍的豐厚收入,更有義務以身作則,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納稅。這些聲音背後,是大家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渴望。
從范冰冰到鄭爽,再到如今的劉曉慶,明星稅務案件的“劇本”不斷重演,已經說明行業合規意識依然存在缺失。明星們一方面享受“日入208萬”的超高收入,一方面又透過各種手段偷逃避稅規避社會責任,不僅是對社會分配機制公平性的傷害,更是對法治的漠視與踐踏。
唯有將“依法納稅”刻入職業基因,敬畏法律,尊重觀眾,明星才能真正擺脫“塌房”危機,在聚光燈下走得更穩、更遠,法治社會才能實現長治久安。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END

瑪思研習社MarsClub
– 以知名商學院校友為核心組建 –
我們致力於聚合精英企業家,
舉行月度沙龍,
邀請10年以上豐富實踐經驗的產業科技專家
分享最前沿洞見,
共同學習研討未來趨勢與機遇。
2025年,16場精彩沙龍,30位行業大咖,
靜候以待,
歡迎加入!
我們相信:
智行同優,洞見未來!
Ai時代,認知是最核心生產力
加入我們,
共享認知複利!
申請入會、商務合作
請新增微信:MCtiger2025
*** 歡迎CXO&未來CXO加入***
————————————
下期活動預告
主題:日本企業如何應對內卷謀求生產和發展
時間:2025.5.22 週四,14:00~17:00
地點:上海市南京西路中信泰富39樓
– 內容簡介 –
90年代以後,日本企業面對了國內國際環境的巨大變化。國內主要是市場飽和,人口開始少子老齡化。外部環境面臨美國的打壓和周邊國家的追趕。所有傳統行業的企業都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企業破產了,但是也有很多企業不僅存活了而且發展壯大了。
是什麼區分了這些企業的命運?逆勢存活和發展的企業有哪一些共同的特點?
– 分享嘉賓 –
李海燕
日本Property Access株式會社-
-全球華人業務負責人、對日投資首席顧問
香港艾德金融集團日本業務代表
安邦保險投資部(日本投資)
日本Creed地產基金戰略投資部
《回望平成時代的日本經濟》作者
《逆勢增長力》作者
財新/FT特約撰稿人
日本一橋大學學士&碩士
*** 歡迎外地企業家線上參與 ***
報名請加微信 MCtiger2025
三位專家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