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6日,印度各地的教會團體與教會舉行升旗典禮、文化活動及特別祈禱,慶祝印第76屆國慶日,為國家的繁榮與進步祈願。
1950年1月26日是印現行憲法生效的日子,也是正式從自治政府過渡到獨立國的開端,為紀念此事,每年1月26日便成為印的「共和國日」。然而,在這場愛國與信仰的慶祝活動背後,印教會信徒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宗教迫害與社會不安。
各地教會及其機構舉行慶祝活動
在印南部上納克邦南部的芒格洛爾(Mangalore),多所天主教教育機構舉辦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嘉模聖母中央學校邀請了印軍官格拉辛·塞奎拉中校擔任主禮嘉賓,在學校樂隊演奏國歌的同時,主持升旗典禮。儀式包括閱兵、文化表演及學生獻唱愛國歌曲,場面隆重熱烈。
聖德蕾莎學校則舉行了為期數天的慶祝活動,並於1月26日舉行正式典禮。校長羅德絲修女主持升旗典禮,強調印憲法所倡導的正義、自由、平等與博愛價值。
在印南部喀拉拉邦(Kerala)首府特里凡得琅)的信徒東方教會,是印獨立的教會團體,融合傳統的東正教會和主流教會信仰,總主教摩蘭·摩爾·塞繆爾·提歐菲勒斯都主教於教區辦公室主持升旗典禮,並由馬修.摩爾.西爾瓦努斯主教與多位神職人員陪同。

印度教會常遭受攻擊破壞。(圖)
印教會理事會由秘書長阿西爾·艾比尼澤(Asir Ebenezer)發表資訊,傳達對印民主旅程的深刻反思。
他說:「今天,印在希望的懷抱中甦醒,我們作為公民,慶祝75年來共同的尊嚴與自尊。」他並強調保護邊緣化群體權利的重要性,以及維護世俗民主原則的必要性。
印教會團契(EFI)秘書長維傑什.拉爾牧師(Rev. Vijayeh Lal)發表了一封代禱信,並舉出當前需要神聖介入的四個關鍵領域:領導與服事、國家團結與醫治、正義與發展和教會信仰見證。
代禱信也提及當前該國面臨的挑戰,包括
「日益加劇的經濟差距、環境惡化、社會分化以及憲法價值的流失」
。
印教會信徒面臨日益加劇的宗教迫害
然而,在共和日慶祝之際,印信徒其實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在曼尼普爾邦(Manipur)約有60萬名庫基族(Kuki)信徒,因其族裔與信仰遭受攻擊,而被迫自衛。與此同時,為了對抗那些試圖強加身分認同的印度教極端勢力,邁特族(Meitei)的激進分子奪取了當局軍火庫的武器,並對庫基族與國家發動攻擊。這種暴力迴圈源於印度教的激進意識形態,而如今在曼尼普爾邦,甚至已轉移至對抗機構。
印好牧人教會的主教約瑟夫·德蘇薩牧師(Rt Rev Joseph D'Souza)指出,維繫印千百年的並非極端的印度教,而是印文化。激進的印度教議程已經成功地根據族群、宗教和種姓劃分印度,造成了社會分裂。但是印企業界對社會的解體漠不關心,掌控媒體的權貴則散播宗教仇恨。
國際釋放組織最新的《逼迫趨勢》報告指出,印信徒帶著「恐懼與焦慮」進入2025年,因為該國的宗教自由現狀持續惡化。
印各邦日益嚴苛的「反改教法」已使基督徒的生活更加艱難。「全國約有3,000名教會領袖與牧師因這些指控被關押在各地監獄中」。
擔心今年出現更多暴力事件
過去的12 個月對印教會少數群體來說是一段艱難時期,據報導,他們遭受身體和精神上的虐待,牧師受到騷擾、非法監禁,教會建築也被毀壞。
他們擔心今年會出現更多暴力事件,特別是針對教會婦女和女孩的暴力事件,當局會讓教會信徒的自由聚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德蘇薩牧師敦促教會不要以牙還牙,而是以主的愛作為回應,他認為這是實現持久和平的唯一方式。
「我們不能讓極端勢力將我們分裂」,他補充道,「只有主的愛,才能真正治癒印度的裂痕。」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美文精選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