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買房別瞎琢磨!別用情懷買單!

“祥哥,我想買個不一樣的房子。”
電話那頭是劉哥,四十來歲,做生意多年,人也算精明,平時說話滴水不漏。這次開口一聽就沒安好心,準是要整點特別的。
“您說吧,什麼叫不一樣的?”我笑了笑,打算聽聽他的新奇想法。
“哎,就是那種帶點文化氣息的,最好有點歷史故事加持的地兒。”劉哥語氣不緊不慢,跟談生意似的,“你看東京這麼多老地方,能不能給我挑一個既有來頭,又適合投資的房子?”
“有來頭的房子?您這想法有意思!”我忍不住調侃,“是想住名人故居,還是準備找個拍日劇的取景地?”
劉哥笑了:“祥哥,你甭損我。我是真心覺得吧,人這輩子住的地兒得講究點,有文化的地方才能薰陶人。”
聽到這兒,我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心說這位哥可能最近看文化綜藝看多了,把買房當成了精神追求。我稍微沉了沉氣,認真回應:“劉哥,有文化的地方不少,可您真要買房,得先掂量一下,這文化和您自己的需求是不是對上號。”
“怎麼講?”劉哥被我問住了。
“咱說白了啊,買房子第一看地段,第二看升值潛力,第三才輪得到附加值。您要找文化故事多的地方,這種房子不是沒有,但真住進去,您也得問問自己是圖熱鬧還是圖實在。”
劉哥一聽樂了:“祥哥,你的意思是我這想法不靠譜?”
“不是不靠譜,是有點兒繞遠兒。”我也笑了,“您想買個投資兼文化氣息的房子,目標太散了。文化這個事兒,看得見摸不著,真不是您住進去就能往身上貼標籤的。咱還得實際點。您要是買來住的,就挑個配套成熟、交通便利、房子條件靠譜的;要是投資,就得看地段和回報率,別讓那些附加的東西迷了眼。”
劉哥點頭:“那祥哥,你說買房子怎麼才能兼顧點‘意思’?”
“有意思的房子也得有基本盤。比如東京不少帶點兒昭和氣息的老房子,裝修得好,保值能力也不錯。再說了,地段才是硬道理,住在熱點區域本身就是故事——您以後一說家門口是銀座、表參道,誰還不覺得您有文化?”
劉哥琢磨了一下,半開玩笑半認真:“看來文化這事兒也得和錢包匹配,是吧?”
“那必須的!文化再多,也得讓錢包撐得住才行。”我打趣道,“說到底,買房是個生活決策,您要讓這個房子承載的是幸福感,不是壓力或者空想。”
掛了電話,我忍不住搖頭笑了笑。這年頭,買房的客戶花樣真多,從求風水到求文化,再到求地段,基本就是人類需求金字塔的翻版。可不管哪一種,繞來繞去都得迴歸一個問題:您買房,是為了住得舒心,還是為了炫得高調?
買房,別光想著附加值,那些浮華故事,真不如住著踏實來得實在。
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允許
嚴禁轉載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