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本文字數:1189,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錢童心
去年,國家醫保局釋出通知,2025年1月1日起,配備“雙通道”藥品的定點零售藥店均需透過電子處方中心流轉“雙通道”藥品處方,不再接受紙質處方。
根據通知,各地要依託全國統一的醫保資訊平臺,部署應用醫保電子處方中心功能,連通醫保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確保電子處方順暢流轉。
自電子處方新規執行以來,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有患者在醫院就診時遇到開不了電子處方的情況,影響了患者在院外配藥。相關醫院稱,開不出外配藥電子處方是由於醫院沒有上線開方系統。
據瞭解,過去患者在醫院就診時,如果所需藥品醫院沒貨,通常醫生會開具紙質處方,讓患者前往藥店購買。如果藥品屬於納入醫保支付機制的“雙通道藥品”,患者前往醫保定點零售藥店持方購買時,還可以享受到醫保的支付標準和報銷政策。但自今年1月1日“電子處方”新規的施行,患者前往配備雙通道藥品的定點零售藥店買藥時,必須持有醫院開具的“電子處方”,使用醫保購買雙通道藥品不再接受紙質的處方,紙質處方只能自費購藥使用。
為此,第一財經記者向多家三甲醫院資訊科方面瞭解情況,其中一位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訊科對接的是醫保介面,已經按要求接通。但他表示,具體哪些藥能開具電子處方並不屬於資訊科的業務範疇。
針對為何一些藥開不出電子處方的問題,另一位醫院業務負責人表示,醫院上線電子處方流轉系統後,通常都配套制定有外配雙通道藥品的目錄,醫生只能為目錄中有的藥品開具外配電子處方,哪些外配雙通道藥品可以列入目錄,由醫院的藥劑部門來確定。由於藥品數量眾多,加上規格廠家不一,確實有一些市民需要的藥品不在醫院的外配藥目錄上。
對此,一位醫療資訊化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在處方電子化之後,患者配不到藥主要有兩個原因,有一些是根本沒上系統,還有些是上了系統後,用藥目錄受到限制,以前可以透過紙質處方開的藥,現在電子化系統上了之後,目錄受到IT系統的管控。”
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雖然三甲醫院和社群醫院都在陸續針對電子處方系統進行升級,但相對而言,三甲醫院電子處方院外流轉量要遠高於社群醫院,因此三甲醫院電子處方系統升級的壓力更大。
另一位社群醫療服務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在幫社群居民配藥時,基本也是以常用藥為主,很少有要求社群醫院開具外配藥電子處方的情況。“大部分的社群醫院的等級是開不出像腫瘤藥這些高價藥處方的。”他表示。
以一款降血脂的PCSK9抑制劑依洛尤單抗注射液“瑞百安”為例,第一財經記者諮詢了幾家社群醫院都沒有這款藥物,電子處方也開不了。
由於外配藥電子處方業務涉及多個部門,對於電子處方開方不順的求助,目前尚未有一個較好的解決機制。對此,業內呼籲衛生行政部門能否出具相關的指導意見,為各家診療機構制訂外配藥目錄提供參考。
微信編輯 | 龍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