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考上了清華的好友,現在天天在家幫閨女寫作業….

姐妹們,「桌遊春晚馬上要來啦,週二晚上一定別錯過
這些年我一直努力普及桌遊,因為自己陪娃玩了五年,測評的桌遊數以千計,我很清楚兒童桌遊對孩子的價值,培養的是決定人生上限的軟實力。
儘管是個費力不討好的“賺吆喝品”,但堅持做到了今天,給很多孩子和父母打開了新天地,真心覺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為了這一年一度的桌遊春晚,我蒐羅了全球🌍兒童桌遊3-99歲都有,親子互動,玩中得智💡,一定要記得預約別錯過~

文|黛西

昨天和一個國內朋友影片。
影片一接通她就說,daisy先跟你看個東西。
她手裡拿了一打紙,在鏡頭前晃了晃,上面隱約可以看到一行行字和紅色的批註。
她說給你看看,我閨女寫的作文!
。。。。。。
是必須要看嗎?中年人的快樂就這嗎?

朋友當年是清華畢業的,現在閨女四年級了,在海淀中關村上學。
她告訴我,從這學期開始,老師都是用AI批改作文了。
短短兩個月,目睹了AI的三次迭代進化。
剛開學那會兒,AI只能給作文打一個總分,然後一段段評價。

當時還需要老師再人工判一個分數,相當於是AI的“校準器”。
一個月後,AI不僅能打分,還可以一句句糾正批改,告訴你這句話哪裡寫得好,哪裡還可以改進。
到了這時候,老師已經退出了評分環節,唯一做的工作是,把AI給的建議粘在了學生作文字上。。。
過了幾天,老師又把舊作文補了一份新評價,因為AI又整新活兒了。
一篇作文,可以按不同維度給出評分,比如立意、內容、選題、表達、感情等等,還能給出具體的修改建議。
沒有感情的AI,居然可以評價一篇作文的感情真不真摯!
突然想到了多年前,網上流傳的一個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段子:
人類唯一戰勝阿爾法狗那個寒夜,疲憊的李世石早早睡下。
世界在慌亂中恢復矜持,以為不過是一場虛驚。
然而在長夜中,阿爾法狗又和自己下了一百萬盤棋。
是的,一百萬盤。
第二天太陽昇起,阿爾法狗已變成完全不同的存在。
可李世石,依舊是李世石。

讀了朋友閨女的《我的心兒怦怦跳》,我的心兒也開始怦怦跳了,該說不說,這孩子作文寫得真不錯!
朋友聽了,露出姨母微笑。
daisy你知道嗎,老師用AI批改的這個作文,其實是我用AI幫閨女寫的!
。。。。。。
一句話給我CUP乾燒了!
老師佈置下來一篇命題作文,閨女只需要給出她的idea和大綱,然後我輸進AI,AI立刻能給我寫出一篇文章。
不能說寫得多好吧,至少能達到老師的要求!
而且AI沒有創作瓶頸,你給它一個idea,它能給你寫十篇不同風格的作文。
我讓閨女從裡面挑一篇最喜歡的,抄到作文字上,交上去就行了!
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不過等等,讓我捋一捋,你用AI幫孩子寫作文,然後老師用AI給孩子批作文,所以裡外裡一通操作下來,你們四捨五入約等於是在。。。。訓練AI?
我問了朋友一個掃興的問題,你讓AI幫孩子寫作文,不會擔心她產生了依賴性,考試更不會寫了嗎?
她說沒錯,這點我想到了。
我閨女現在是眼高手低,拿到一篇作文,從0到1構思idea沒問題,而且立意經常很高,但從1到10自己寫出來很痛苦。
不過好處是,自從讓AI幫她寫作文,她知道了“好作文”到底長啥樣,至少有了一個看齊的方向!
朋友繼續說,我不覺得這是一個正確的方法,我只是在應付一個現實存在的無奈。
四年級的孩子,老師要求太高了,幾乎是咱們初中時候的水平!
達不到要求,老師就一遍遍反覆打回來,讓重新寫。
寫到半夜三更,寫到孩子崩潰!家長心態也崩了!
值嗎?意義是什麼?
我還不如每月花二十來塊,買個AI高階會員,幫孩子把作文寫了!
我一下就理解了她,就是一種變相的“作業熔斷”
前兩天在影片裡,聊了德國小學的“作業熔斷機制”,如果孩子20分鐘寫不完作業,就可以不寫了,說明這個作業對他來說難度太大,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應該降低作業難度而不是熬得要死要活也得完成作業。
因為對一個生命來說,有太多太多比“完成作業”更重要的事,比如身心健康,比如自由的時間,只有擁有這些,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愛。
回到那個問題,讓AI幫孩子寫作文,會有產生依賴性嗎?
這還用問麼,當然會啊!
可是怎麼辦呢?
難道為了寫個作文,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要了?
“依賴性”和“心態崩”之間,兩者相害取其輕!
朋友說沒錯,我就是這意思,孩子點燈熬油學的東西,未來能用上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身心健康和樂觀的態,孩子未來肯定能用上!
嗯,有道理!難怪你能考上清華呢!

不知道你們看了啥感想。
很多人說,近二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簡訊一毛一條,到現在的智慧手機平板,科技顛覆了生活方式,唯一沒改變的是教育。

但這麼說好像也不對,教室裡安了多媒體,AI開始批改作文,教育明明在與時俱進。
在我看來,這些改變都是表象,雖然AI和各種科技裝置走進了教室,但課堂學習依然是三十年前的傳統模式。
什麼是傳統的課堂學習模式?
就是一種“面向平均水平”的教育。
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全班孩子接受到的知識和資訊都是一樣的。
但我們都清楚,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完全不同,擅長的學習方式也不一樣,老師很難顧及到每個孩子的需求,“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是無奈的選擇。
這才是教育真正需要改革的地方。
每個孩子有擅長和不擅長的地方,也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方法,如果未來可以透過AI,建立一個可以adaptive(自適應)的學習系統,包含但不限於——
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生成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根據不同孩子的學習速度、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自動調整教學內容;
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孩子的提問和回家,跟ta不斷進行對話和啟發;
……
透過AI實現教育的“因材施教”,這才是科技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畢竟在未來,答案唾手可得,是最“廉價”的東西。
學習的意義不在於“知道答案”,而是“提出問題”和“探索問題”的過程。
以上只是我的一個想法,可能有點兒異想天開了。
不過我覺得,按照現在AI的指數級發展速度,也許在我們可以看到的將來,這真的會變成一種普遍的教育模式。
那時候回頭看這篇,你一定會說黛西可太超前了!
現在轉這篇到朋友圈,朋友們也會覺得你好超前!

最後好奇問一句,你們有用AI幫孩子做作業嗎?在“答案不值錢”的未來,你覺得什麼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
黛西

📍📖 你可能還喜歡讀
📍🛒 黛西好物推薦
📍📹 你可能還喜歡看
來影片號圍觀真人黛西
謝謝你們點的小紅心❤️
不開打賞,喜歡請多多轉發&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