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為什麼突然讓步?

美國時間本週三凌晨,隨著美國百年來最嚴厲的對外關稅生效。全球市場震盪不斷,債券市場也拉響了警報。就在白宮宣稱“這是一場重塑全球經濟的大戰略”時,特朗普又在當天中午突然宣佈:暫停執行其他國家的部分新關稅,同時又無恥的對中國繼續加徵關稅,這一反轉體現了特朗普一貫的行事風格:極度自私無恥又靈活,毫無原則可言。

反轉也引發美國市場大幅反彈,股市飆升,特朗普更是在社交媒體上吹噓這一天“可能是金融史上最重要的一天”。面對突如其來的反轉,人們不禁疑問:特朗普為什麼突然讓步?

【週二晚間】電視訪談變“政策拐點”

轉折點發生在週二晚上福克斯新聞的《漢尼提秀》節目之後。幾位共和黨參議員在節目中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提出了不同看法,節目結束後,特朗普給他們打了一個長達一小時的電話。
據知情人士透露,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事先告訴其他議員,特朗普會看這期節目,於是他們特別藉著電視平臺向特朗普“喊話”。其中,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的約翰·肯尼迪還特別請求主持人給他15秒時間,直接對特朗普講話。
這些議員們委婉表達了擔憂,希望特朗普能用談判取代對抗。格雷厄姆甚至對特朗普說:“你自己判斷什麼叫‘夠’,但你也能看到,大家都希望你拿下一點分數。”德州參議員特德·克魯茲則明確告訴特朗普,兩種選擇擺在眼前:要麼用關稅換談判,要麼硬頂到底等著別國反制。
克魯茲坦言,如果後者發生,“對國家、特別是對德州都將是災難性後果。”他也表明自己支援特朗普儘快簽下一個重大貿易協議。

【週三清晨】多方壓力集中爆發

週三一早,特朗普與多位重量級人物進行了交流。
首先是與瑞士總統凱勒-蘇特通話。瑞士的勞力士和巧克力產品剛剛被特朗普徵收了31%的重稅,這一舉措直接衝擊了瑞士經濟。總統在電話中強調,瑞士企業在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而且瑞士去年才取消對美國工業品的進口關稅,特朗普是否“太不識好歹”?
接著,特朗普收看了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的電視採訪。戴蒙在節目中表示,企業普遍因不確定性而收縮支出,若不盡快緩解局勢,美國可能會面臨衰退。
幾乎與此同時,歐盟也發出反擊訊號,批准針對美國鋼鋁關稅的反制措施,精準打擊特朗普選民群體(如大豆農民和塑膠製造商)。歐盟還在籌備更大規模的報復。
這些訊息彙集在白宮西翼的電視螢幕上時,特朗普和兩位核心官員——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在橢圓形辦公室緊急會談,擬定下一步策略。

【中午時分】特朗普親自撰寫帖文,政策急轉彎

中午時分,特朗普與金融家查爾斯·施瓦布共進午餐,並與密歇根州州長惠特默會面。惠特默向特朗普傳達了關稅對密歇根汽車產業的負面影響。特朗普應該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市場的反應,而是全國多個行業都在承受壓力。

大約中午12點多,特朗普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釋出了一條改變政策的宣告,宣佈暫停對大多數國家的新關稅,同時又無恥的保留了對中國的制裁性關稅。
據盧特尼克事後在X平臺發文稱,這是“特朗普總統任內最具突破性的社交媒體宣告之一”。而實際上,在這個決定公佈前,很多白宮官員和外國外交官甚至都沒有得到內部通知,一位參與談判的外交人士居然是從記者發來的簡訊中得知“政策變了”。
貝森特和特朗普迅速召開記者簡報會,試圖解釋新政策。但包括“哪些國家被排除、哪些產品還在徵稅”這樣最基本的問題,白宮幕僚一時也說不清楚,場面一度混亂。

【下午及傍晚】特朗普“自圓其說”,高層急補臺詞

在白宮南草坪,面對賽車冠軍和媒體,特朗普開始為自己“自發寫下的決定”找補。他說:“有時候事情不是談判,直到它突然變成了談判。”
他說“我們從心出發”,還自信表示其他國家“非常積極地回應”,他們會一起達成“超乎想象的好結果”。
白宮副幕僚長斯蒂芬·米勒緊跟發文,聲稱這是總統“大戰略”的一部分,他無恥的表示:“特朗普總統只用了幾天,就在經濟和政治層面上孤立了中國,同時推動了比幾十年來更大的貿易改革。”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細節也引人注意:特朗普昔日的貿易鷹派顧問彼得·納瓦羅未被邀請參與關鍵決策,也沒有在新聞釋出會上被提及。他隨後在福克斯財經頻道露面時仍然聲稱“一切協調得很好”,並說“我們是一支團隊”。


18小時內的逆轉,暴露特朗普政策風格與權力運作模式

這場“關稅大轉彎”從電視節目、內部電話,到外部壓力和市場恐慌,僅僅經歷了18小時,卻讓整個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路線圖發生重大調整。再次體現了他的決策風格:先激烈出手,再根據外部反應靈活調整
這再次證明,在特朗普主導的貿易談判中,沒有什麼是確定的。畢竟他就是個極度自私靈活又無恥的人。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