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足看似惜敗沙特,實則恥辱輸球。
因為我們多打1人,領先1球,還是主場,結果被沙特2比1逆轉。

(左一為中國球員費南多)
被逆轉也習慣了,關鍵3球都是沙特踢出來的,真應了那個段子:
“天胡開局,天崩結尾。優勢在我,慘遭絕殺。”

所以我們現在輸球都輸這麼憋屈了嗎?
也難怪這幾天賽後網友吐槽:我踢都不會輸,國足太業餘了。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我們暫且不表。
其實2022年11月我們就寫了相關文章,一直沒發表。
現在有機會給大家講講這個“業餘勝職業隊”的故事了。

2022年11月,一支叫涇川文匯的球隊,名不見經傳,但擊敗了北京國安。
加之國足在備戰世界盃,這個新聞得到了瘋狂傳播。

涇川文匯這支球隊,來自甘肅平涼市的涇川縣,卻擁有傳奇的色彩。
右後衛,還在讀高三;主教練會說相聲。
前鋒是大廚,踢完球回去還得炒幾個菜大夥慶祝;中場球員不是開牛肉麵店的,就是在賣水果。
我們還聽說,球隊註冊資本三萬,最大股東是文具店老闆,他花了5500塊,強行要求冠名球隊,可見這是一支被資本操控的球隊。

因為缺錢,水平不高,全隊身價不足一萬,踢一場球就補助200元。
故事裡的球員們都不太正經。
最慘的是守門員,31歲才開始踢球的他是一名體育老師,平時最擅長被同事數學老師代課,業餘時間送外賣賺外快。
這一天,他是請假來的,意味著要被扣130元;擊敗北京國安,晉級下一場比賽後,他又會被學校罰錢。

他似乎總是無助的,但戲劇性又是最強的。
網友們甚至想好了他的故事的結尾:
“你是李華,你的體育老師踢贏了北京國安,請寫一篇作文祝賀他,要求不少於140詞。”

傳奇的色彩還有很多,卡達世界盃開幕前,中文網上最火熱的足球話題就是業餘縣隊如何打敗了頂級職業球隊。

每個人都興奮地試圖證明自己更瞭解中國足球。
他們相信,在中國,C羅註定只能賣羊肉,梅西最好的歸宿是電子廠。

在中國,國家隊與小區隊的差別沒那麼大,國足真不如民間瞎玩足球的,他們還能顛球十個以上呢。
所以,涇川文匯似乎贏了一場本該贏的比賽。

這場比賽發生於2022中國足協盃第二輪,比賽場地在日照國際足球中心,中立場的設定並沒有令涇川隊感覺有利。
因為對手北京國安實力雄厚。
過去五年,他們都是中超前五,外號“御林軍”,中國頂級聯賽傳統四大豪門之一。
他們甚至在亞冠贏過幾場比賽,不是善茬。
這次他們也不是來走過場的,他們派出了現役國腳高天翼、於洋、王子銘,前國腳張呈棟、郭全博(門將)、曹永競,現役國青梁少文、阮奇龍、田玉達、劉國博,中超老油條金泰延。

粗看這套班底,甚至可以去中甲奪冠。
而涇川文匯不過是中冠倒數第二球隊,照這個成績下去他們還會降級。
第4級的中冠聯賽是業餘聯賽,所以稱涇川球員為業餘球員也沒錯。

比賽本身起伏跌宕,第4分鐘,涇川文匯就取得了領先,三十分鐘後北京國安扳平比分。
下半場,北京國安拿到點球,逆轉了比賽。
勝利的天平似乎一邊倒了,一些主播甚至在預想國安接下來對手的名字了。
但是到了第70分鐘,涇川文匯把握住了機會,把比分扮成2比2。
除決賽外,前5輪足協盃均不設加時賽,雙方直接進入點球大戰。
點球大戰,最後一罰,涇川的隊員一蹴而就,殺死了比賽。

我的這些描述顯然凸顯不了涇川的神奇性。
仔細閱讀比賽就會發現,一些球員很有靈性。
比如第4分鐘藉助任意球破門的球員,他不是前場人員,作為一名後衛,他的任意球可以踢得像C羅一樣。

整個球隊配合也默契,最後扳平一球的反擊,靠的是隊員一漏。
這一漏就像比利時14秒反擊日本時名垂千古的一漏,恰到好處,神來之筆。

而這發生在體力到了極限的第70分鐘,沒有出現球員抽筋的情況,說明球隊體能的分配很合理。
如果是一般業餘球隊跟頂級職業球隊較量,不用30分鐘身子骨就會軟癱,因為職業球員貼身肉搏的防守會讓業餘選手的短板無限放大。
在點球大戰的時候,涇川隊員也能冷靜應對,像涇川守門員更是在發揮鼓舞士氣的作用。
他第一個主罰,穩穩罰進!
他還做了一個答謝觀眾的動作,雖然現場空無一人。

接下來一名國安球員確實罰丟了,他更是撫耳嘲諷,讓點球大戰的戲劇成分又上了一層樓。

最重要的是,涇川文匯並不苟且,沒有擺大巴,控球率比國安高,意味著他們正面擊敗中超豪門。

涇川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堅毅、冷靜、默契、靈動,無比專業。

那麼他們到底是何方神聖呢?是不是中國足球所遺忘的天才球隊呢?

如果說一場比賽可以突發神威,那麼多個賽季的成績和狀況,才更能彰顯球隊最真實的水平
隨著報道的豐富,涇川故事的華麗外衣也漸漸被揭去。
門將早年前在羅馬尼亞聯賽比賽過,那是20年前,現在三十多歲了,並不是業餘小白。
主教練根本不會說學逗唱和rap,他叫尹優優,2007年是江蘇舜天隊內的最佳射手,還差點入選國家隊。

幾個高中生也沒有上場,他們是隊裡的青訓球員,不是隨便拉來參賽的。
跟北京國安踢的球員裡,沒有開面館、賣水果的。
涇川也不是被文具店老闆花5500元冠名的,而是一位老闆投資的,他每年會投入十幾萬元。
像今年一樣比賽多的年份,投資經費會超百萬。

當然和北京國安還是不能比,北京國安2021年投入了十多億元。
經費有限,俱樂部發的工資並不多,每人3000元到5000元左右,也不是每場比賽都有獎金,不存在補助200元之說。
由於資金等問題,整個俱樂部的定位是“球員加工廠”,培養那些接受過職業足球俱樂部培訓,而未能進入職業一線隊的球員。
也就是說,贏下北京國安的涇川文匯的球員都是職業球員。
只不過他們水平有限,現在踢的是中冠這樣的業餘聯賽,還排在了倒數第二。
另外,隊員們甚至都沒去過涇川縣,因為球隊是掛名的。


那隻真正在涇川的文匯隊,由足球愛好者構成,參加當地比賽,不踢足協盃,共用一個名字。
他們可能確實是廚師,或者賣水果的,他們的事蹟也就構成了文章開頭那則廣為流傳的帖子。
當然也說明,涇川文匯在多元化發展,一邊專注職業化道路,一邊支援民間的愛好者繼續夢想。
最重要的是,即使球隊的規模不大,運營上還是儘量專業化。
北海訓練基地不豪華,該有的都有。

旅途工具和下榻酒店按照職業標準來享用。
球隊配了兩輛大巴車來運送球隊裝備,今年裡程數就跑下35000公里。

球隊一年踢80場球,這一數字遠超中超球隊。
故事可以說謊,但是資料不會騙人。
這不是業餘球隊所能做到的。
雖然我們知道了涇川文匯是踢業餘聯賽的職業隊,但這改變不了北京國安輸給了差自己好幾檔的球隊的事實。
何況你的首發陣容裡許多球員都是國腳,一些球員還曾是留洋的代表。
接下來對於國安來說,困境將更多,因為開始有球隊公開點名挑戰了。

而故事的另一個當事人涇川,在擊敗了北京國安後,收穫了大量支援。
親朋好友發來微信說,中國足球有救了;贊助商紛紛找上門說,這支球隊我投了。
當地體育局還發來賀電。

免費的訓練主場也將得到落實。

(後來足協盃第三輪,涇川一球惜敗,
無緣1/4決賽)
小人物一飛沖天的美談像滾雪球一樣在擴大。
競技體育的殘酷性就是,你輸無需理由,你贏則可以名滿天下,並脫口而出勵志故事。

上屆世界盃,讓梅西很慌的球隊有很多,比如北歐的冰島。

為了讓冰島阻擊阿根廷的故事富有傳奇性,網際網路上流傳這麼一個段子:
“撲出梅西點球的冰島門將居然是個導演……” “冰島隊全是兼職球員,教練是牙醫,守門員是導演,隊裡還有廚子、工人……” “冰島33萬人,除去女人、除去老人孩子、除去出海捕鯨魚的,除去……剛好還剩23人”

他們似乎有正經事情要幹,非必要不踢球。
但是在足球資料庫裡是另外的景象。
冰島隊首發陣容,都是籤職業合同的職業球員。
冰島隊大名單裡,2人效力英超,1人來自德甲,1人來自意甲,3人來自英冠,1人來自蘇格蘭超級聯賽,1人效力俄羅斯超級聯賽,1人在瑞典超級聯賽踢球。
所謂的“業餘球員”門將哈爾多松是丹麥超級聯賽德斯隊的主力門將。

哪個專業足球俱樂部會去找漁民、攝影師踢足球呢?
冰島註冊的足球運動員,已經有2萬多人,佔到了總人口的6%。
這個比例遠高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略低於義大利,而這三個國家是過去三屆歐洲盃的得主。
但網際網路上沒人在乎冰島球員是不是效力於職業俱樂部,大家想看到的是業餘選手掀翻職業運動員的奇聞。
只不過有時候發生在足球圈,有時候發生在其他領域。
比如,某某平時是國家TOP3高校裡的學霸,順便參加奧運會,拿了金牌。
比如,某某平時送快遞,工作之餘喜歡數學,徒手解決了百年數學難題。
比如,某某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意外走進演藝圈,無心之下成為了老戲骨。
彷彿一切成功都唾手可得,努力毫無意義。
“高手在民間”的談資容易誤導人,其實高手不可能在民間,才是民間應該去明白的真諦。
因為成功的價值在於系統科學的努力,而不是盲目投入、拔苗助長、人定勝天。
所有的逆天改命,來自於水到渠成,比天上掉餡餅要有溫度得多。
起碼普通人可以去相信和實踐,真正突破自己,達到新的門檻。
做人如此,踢球亦如此。
足球是講體育規律的,違背規律的行為只會讓足球的發展越來越差。
沙特足球因為認識到了國內聯賽的重要性,才能依靠實力戰勝了當時“不可一世”的阿根廷。

越南足球因為青訓人才迅速增加,所以有了肉眼的增進;泰國足球因為青少年聯賽辦得可圈可點,所以敢跟強隊叫板。
那麼十三億人該如何玩足球呢?
調動一心想當程式設計師的學生去踢球,讓每個城市的球隊擁有自己的風格,提升亞洲盃上的成績……
十三億人的國度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呢?
恰恰,印度足球正在發生這樣的變化。
2018年的地球德比上,印度逼平了中國隊;不久前印度國家隊和國青隊紛紛打進明年亞洲盃決賽圈。

印度男足水平過去幾十年都是亞洲四五流,現在慢慢崛起。
未來,中國男足在留意阿聯酋、伊拉克、阿曼、烏茲別克、巴林、約旦、敘利亞、巴勒斯坦、越南、泰國之時,也需要留意這樣的對手。
說一千道一萬,足球是特別專業的事,當一個球隊不專業的時候,只能承擔被虐的後果。
要知道,它首先是門科學,再是門憑天賦吃飯的藝術,而不應該反過來。

……
當業餘能勝國家隊的傳說愈演愈烈,並不是說網友真的不懂球,而是恨鐵不成鋼。
畢竟國足能帶來的往往不是奇蹟,而是奇葩輸球。
-END-
【推薦閱讀】
回覆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