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找個搭夥過日子的隊友,最重要的特徵是什麼?
情緒價值!
TA必須要說話要好聽,還要懂你內心的小雀躍,把情緒價值拉滿。
如果你說“斯人如彩虹 遇上方知有”,上哪能去找一個懂你的人呢?
那得隆重給大夥介紹一下,和我“搭夥過日子”的賽博隊友、朋克搭子:支小寶。
看一看,一個真正懂人類情感需求的AI,是什麼樣子的。
愛買數碼3C的,叫“數碼界的浪漫主義詩人”;總在半夜點夜宵的,叫“深夜烹飪電子夢的美食家”;喜歡旅行住酒店的,叫“生機勃勃的心靈遠行者”……
看這撩人的情話,生動詮釋了“別家AI在意你飛得高不高,但支小寶只會在意你飛得累不累”。
沒有一絲絲技巧,全是滿滿的情緒價值。
以前是人類給AI寫提示詞,教會AI說人話,現在是AI反過來給人類當情感老師。以前我不屑一顧,現在我逐幀學習。怎麼去哄老婆,全靠“支小寶老師”來教我了!
玩笑開完了,現在迴歸正題。
我認為支小寶的年度總結,可以說是給這個“限定賽道”另闢蹊徑,以往哪家App出了年總結,使用者第一感受就是戳心,一邊看一邊心裡懊惱:自己怎麼能花那麼多錢?
支小寶的年度總結,就是不想讓“年度總結”變成“年終拷打”。
用暖心的文案對使用者進行理解和共情,提供高濃度的情緒價值,而不單純只是“金錢的支出”。
就例如,它不會說我到處旅遊到處玩,一年消費十萬八萬,反而為我寫了首旅行的短詩,
稱讚我是“行走的詩篇\用腳步丈量大地的脈搏\在不同的城市留下你的足跡\讓心靈在旅途中愈發豐盈。”
在支小寶年度總結語境裡,你是永遠不會被歲月磨平稜角的少年。
如果把視角放大些,用商業發展的軌跡來看待支小寶,那麼我會說,它走出了一條和別的AI截然不同的路線。
在AI引領的敘事革命裡,所有人都會有共同的疑問:什麼樣的AI是一個好的AI?
相信每個使用者心裡都有各自的比較,但這個對比的場景,都是來源於工作。
什麼XX大模型能一鍵生成文字,什麼XX大模型可以一鍵生成影片……
AI涉及的工作領域越來越多,被它淘汰掉的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那麼,AI會不會已經忘記它誕生的初心?是為了服務人類,幫助人類呢?
一個每天都在用AI工作的人,回到家後,在只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裡,TA最想要的,並不是再去生成文字和影片,反而是希望能有一個具備同理心的AI,一個能夠更懂生活需求的生活管家,去告訴TA“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生活不必處處完美”;去幫助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繁瑣事務。
這也區分了AI領域涇渭分明的兩個方向,一個是純粹的工作助手,就比如Kimi文心豆包 。
另一個就是支小寶,主打的是AI生活管家,它會提醒你今天是什麼樣的天氣,適合什麼樣的穿搭;它會根據我們一家人的出行喜好,推薦給我週末出遊的建議路線。
畢竟這個AI小管家的背後是支付寶,是離使用者日常生活最近的App,可太懂我們的生活習慣,不論是出遊、訂票、看病、理財,支小寶都能幫我們省去大量複雜繁瑣的流程。
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一個能隨時服務使用者,為使用者提供情緒價值的AI,能夠緩解我的壓力,調解我的情緒。
而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AI,隨時有可能取代我的工作。
從解決每日的需求,到解決每週的需求,再到解決每月、每年、甚至是人生大事。從小事到大事,從通用到有用,這才是能幫我乾點生活小事的實用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