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漲價再打折?澳洲兩大超市再次被指“價格欺詐”!引發消費者不滿

Yahoo新聞3月1日報道,近日,Coles和Woolworths再次被指在價格標籤上搞“貓膩”,消費者指責這兩大超市先抬高價格,再降價促銷,涉嫌將商品虛假宣傳為“清倉特價”或折扣商品。對此,兩大超市予以了回應,對這一說法進行了駁斥。
報道稱,本週,先是澳洲的一些消費者在網上對超市的特價標籤提出質疑。他們認為,某些商品上標明的“原價”並不準確,被故意太高了,以此讓降價後的“清倉價”顯得更加有吸引力。  
(圖片來源:Yahoo)
這一指控與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去年對Coles和Woolworths提出的投訴如出一轍。當時,這兩家超市被指控在促銷前人為提高商品價格,誤導消費者以為自己獲得了更大折扣。  
一名憤怒的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寫道:“Woolies和Coles又在故技重施。”  
“這些巧克力之前一直是24澳元。上週,他們把價格提高到29澳元,漲幅達22%。現在,Woolies又試圖把24澳元標成‘清倉價’,這不是應該杜絕的做法嗎?”  
另一名同樣不滿的Coles顧客則發現,一盒Lindt復活節巧克力蛋定價為20澳元,而原價竟標為40澳元。他質疑道:“這什麼時候賣過40澳元?”  
此外,一位自稱是Woolworths員工的使用者也爆料稱,她的同事被要求將一盒咖啡膠囊原本5澳元的價格標籤換成11澳元的。“我的同事在貼新標籤時給我看了……她說,做價格標籤的工作讓她很生氣,而這正是原因所在。”
(圖片來源:Yahoo)
Coles和Woolworths等待ACCC對價格欺詐指控的調查結果
2024年9月,ACCC對Coles和Woolworths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它們實施欺騙性定價策略。  
ACCC的調查指出,ACCC指控這兩大零售商人為提高數百種日用品的價格,然後在促銷活動中假裝打折,如Coles的“Down Down”和Woolworths的“Prices Dropped”促銷活動。這一策略通常是先在短時間內將商品價格提高至少15%,然後再降價至原價或更低,以製造出鉅額折扣的假象。  
2024年10月,在墨爾本的聯邦法院舉行的聽證會上,兩家超市的代表否認了相關指控,宣稱漲價是由於供應商成本上升和市場因素所致,並堅稱其定價策略透明、符合行業標準。然而,ACCC表示,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並呼籲對兩大超市施加嚴厲處罰,以防止未來再犯。  
針對超市行業的最終調查報告已於2月28日提交給了政府,旨在應對市場壟斷並推動行業競爭。聯邦財政部長預計將在未來幾天公佈該報告的調查結果。  
(圖片來源:Yahoo)
超市對價格欺詐指控作出回應  
本週的網上討論中,網友們列舉了多個類似情況,甚至涉及其他零售商。Yahoo新聞就相關指控向Coles和Woolworths尋求置評。  
Coles的發言人就復活節巧克力蛋的價格爭議表示,這類商品屬於季節性商品(並非全年銷售),40澳元的建議零售價(RRP)是準確的,並建議消費者直接聯絡供應商瞭解詳情。  
Coles承認,由於可可供應短缺,巧克力的價格上漲,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我們正與供應商緊密合作,希望在這個復活節為顧客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Coles發言人告訴Yahoo新聞。  
“原材料成本對零售價格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瞭解到,可可豆的全球供應面臨嚴重挑戰,這已影響到許多供應商的生產成本。”  
Woolworths方面同樣將咖啡膠囊漲價歸因於批發成本上升,一位發言人回應稱:“由於綠咖啡豆和可可的價格上漲,整個行業都面臨更高的大宗商品成本。我們正與供應商合作,為不同預算的顧客提供多種選擇。”  
不過,Woolworths也承認,在部分巧克力的“清倉”標籤上確實標錯了價格,稱這可能是個別事件,可能是人為失誤,或者與商品即將過期有關。
此外,Woolworths於2025年2月提升了Guyliana Seashells 250g巧克力的售價,這是供應商成本調整後做出的變動。而在更早的2024年12月,這款巧克力在Woolworths的促銷目錄上的售價仍為24澳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