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金融評論報》3月21日報道,澳洲監管機構調查後發現,Woolworths和Coles躋身全球盈利最高的超市之列,兩者在澳洲市場的壟斷地位無可撼動,Aldi成為了唯一競爭者。
經過為期1年的調查,澳洲公平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在報告中得出了上述結論。
ACCC建議澳洲政府要求這兩家超市巨頭在網上公佈商品價格,並向供應商提供關於價格和銷售預測的詳細資訊。
此外,ACCC還建議政府修改區域和規劃法規,以便這兩家連鎖超市的小型競爭對手可以更快地擴張。
(圖片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
ACCC表示,和工資的增幅相比,澳洲食雜商品成本的漲幅顯著更高。不過,ACCC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這兩家超市巨頭存在價格欺詐行為。
澳洲財長Jim Chalmers表示,工黨政府同意ACCC的建議。
“這就是為了確保澳人不被超市愚弄。政府出臺持續性的超市整頓行動,意味著更良性的競爭以及更實惠的價格。”
報道指出,ACCC釋出的這份報告,讓澳洲民眾在選前更加關注生活成本問題。
ACCC在報告中指出,自2019年以來,澳洲食品雜貨價格飆升–雞蛋和牛奶分別上漲了47%和34%。

(圖片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
ACCC副主席Mick Keogh表示:“評估商品定價是否過高,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任務。很顯然,這兩家連鎖超市巨頭有一定的定價權。”
“我們調査了一些澳洲主要零售商的毛利率…與國際上的同行相比,不論使用哪種盈利衡量指標,兩者均位於全球超市盈利能力的前列。”
Keogh表示,儘管受疫情影響通脹高企,但Woolworths、Coles和Aldi依然能夠維持甚至是提告利潤率。
“我們沒能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建議政府出臺改善市場競爭的辦法,防止某些企業過度追求利潤。”

(圖片來源:網路)
ACCC在報告中抨擊Woolworths和Coles的部分促銷方法,調查發現,這類促銷導致消費者更難評估商品價格、折扣及價效比。
此前,監管機構已經對Woolworths和Coles提起訴訟,指控他們聲稱降價促銷,實際上卻在漲價,這一行為誤導了消費者。
ACCC估計,Woolworths在澳洲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38%,Coles為29%,Aldi為9%。
Coles和Woolworths則表示,澳洲市場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例如Amazon已經開始銷售食品雜貨。
此外,Chemist Warehouse也成為最大的健康和美容產品零售商之一,而Wesfarmers的Bunnings正在銷售大量的寵物用品和清潔產品。

(圖片來源:網路)
ACCC在報告中指出,儘管Woolworths和Coles面臨“多方面持續不斷競爭挑戰”,但由於其在市場中的寡頭地位穩固,未來出現大幅競爭的可能性不高。
“雖然消費者可能在其他零售商購買食品雜貨,但沒有一家能夠提供一站式(或絕大多數)食品雜貨購物的便利體驗。”
ACCC還指出,Aldi在2001年進入澳洲市場時曾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是唯一能在全澳範圍內與Coles和Woolworths競爭的對手。
“但Aldi的門店僅分佈在大人口中心,提供的產品種類較少,大多是自有品牌。”
調查發現,缺乏競爭意味著Woolworths和Coles在與供應商和農民談判時佔據著顯著優勢。
報告希望政府出臺規定,要求超市向農產品供應商提供有關供貨預測的詳細資訊,以便進行價格談判。
ACCC表示,政府機構可以釋出平均價格,從而提高批發價格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