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杜特爾特殺回來了

作者:左頁

來源:藍鑽故事
文章已獲授權
獨裁者
騎在老虎背上前後行駛
無法下馬
——丘吉爾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杜特爾特的長女莎拉·杜特爾特-卡皮奧在6月25日宣佈:
她的兩個兄弟,將與父親杜特爾特一起角逐2025年的參議員選舉。

莎拉的弟弟塞巴斯蒂安目前是達沃市長,計劃在2028年競選總統。她的哥哥保羅是達沃市第一區議員,準備和79歲的父親一起,在參議院奪得席位。
這也是杜特爾特復出的強烈訊號。
用中國人的邏輯很難理解菲律賓,這片3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竟然有著近200個政治家族,盤根錯節,相互勾連,控制了菲律賓從中央到地方的全部權力。
2016年,杜特爾特當選菲律賓總統,在任上他大力禁毒,打擊犯罪,同時高度親華,並對美國展示了強硬的姿態。
杜特爾特家族的大本營是達沃市,在他就任總統後,由女兒莎拉任達沃市市長,並在2022年當選菲律賓副總統,被視為杜特爾特的接班人。
然而,杜特爾特卸任後,馬科斯家族迅速背棄了曾經的盟友,莎拉深陷泥潭,先是退出了執政黨,又辭去教育部長的職位。
馬科斯政權的圍剿沒有停下,他們把手伸進了杜特爾特家族的腹地,對達沃市警局進行大換血——這既是杜特爾特的心腹,也是他當年發動“禁毒戰爭”,爭取民心的資本。
這一次,杜特爾特忍不了了。
不做大哥好多年,江湖之上,已經忘記了這位狠人的傳說。
杜特爾特悖論
杜特爾特素來心狠手辣。
早在2016年競選總統時,杜特爾特就跟選民公開承認過,殺人是他一大特色。
杜特爾特
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忘了人權這回事,我當上總統後,會將所有毒販、搶劫犯、遊手好閒的人殺光。”
他也承認,年輕時與人打架鬥毆,曾捅死過人,據說“僅僅因為我們互相看了對方一眼”。
當總統之前,他幹了28年的達沃市市長。當市長那會,他就以殺人而聞名天下。有人統計過,數十年統治間,他不經審判殺死的“壞人”,多達1424名。
警察殺不過來,僱傭殺手,組建行刑隊。
菲律賓國家警察
一名叫馬託巴託的行刑隊成員作證,在老杜的指示下,他參與過至少50宗殺人或綁架案,有一次將一名嫌犯綁起來餵了鱷魚,一名外國嫌犯則被肢解,丟到採石場掩埋,一些屍體被剖開肚子灌入水泥,或綁上水泥塊,丟進大海,還有些被埋在亂葬崗。
2016年剛當上總統,杜特爾特立馬發動“禁毒戰爭”。這一次,他又喪心病狂,大開殺戒。
禁毒戰頭半年,一共殺死了近6000人。截止2019年6月,已經有近20000人被幹掉。這些人,大多是毒販、吸毒者,但也有被誤殺的人,其中包括5、6歲的孩童。
馬尼拉的街頭屍體橫陳,殯儀館的生意忙不過來。好多人為了保命,搶著去自首,監獄、戒毒所人滿為患,犯人就跟速凍餃子一樣,疊在狹小的空間。
除了殺人外,杜特爾特還出了名的粗魯、厭女。
1989年,達沃市一名澳洲女傳教士被監獄犯人姦殺。他說他很生氣,“她那麼漂亮,我想,身為市長應該第一個上。”
這是2016年他競選時,自己公開說的一事。後來他為此道歉。
2018年,他對著200多名女性發表演說:“對付女性叛軍,要對準她們的陰道射擊,因為女性沒了陰道,一無是處。”
他的私人生活也很亂,有人問他到底有多少女朋友,他記不起來,然後說,“我沒有女朋友會死”。
杜特爾特接見環球小姐加冕者
有人批評他縱情女色,他回應:“我和太太分開了,我又不是性無能,我該怎麼辦?把這東西留著不用?我一吃威爾剛就硬了啊?”
這樣的一個人,長得又巨醜,一般人真受不了他,尤其是他發動“殺光毒販戰”以來,國內國外的批評多得數不過來。聯合國、菲律賓天主教教會,以及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都來指手畫腳。
但杜特爾特從來不屑一顧。奧巴馬批評他,他回敬道:“你個婊娘養的。”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批評他,他一如既往粗魯回應:“你只是又一個傻子。”
天主教教會的批評,他更是反感到了極點,順便了爆了個料:“上中學時,我曾被一名叫法爾維的天主教神父性侵,但因為年紀小,一直隱忍不敢說。
1959年—1975年,這名神父在洛杉磯因為不當行為被指控,美國耶穌會花了1600萬美元擺平醜聞。
所以他公然嘲笑,“上帝是蠢蛋”。
除了嗜血殺人、粗魯、厭女,公然懟外國元首、聯合國、宗教外,杜特爾特的毛病還有很多,比如公開打擊競爭對手、罵媒體、不按時上班、專權等等。
所以好多人,尤其是西方人,都匪夷所思的一塌糊塗:就這樣一個二混子,是如何登上總統寶座的?更特麼神奇的是,當上總統也就算了,他還常年保持80%以上的支援率。
沒法理解,因此有人給這一現象造了個詞:杜特爾特悖論。
家族政治
菲律賓這個國家,過去是西班牙殖民地,1521年,麥哲倫發現菲律賓,西班牙人僅依靠幾百人,就在這兒建立了一個長達300多年的殖民政權。
19世紀末,西班牙帝國衰落。當時還是二等國家的美國,先在古巴挑事,然後又在菲律賓狠狠教訓了下西班牙。
配合美國人的支援,菲律賓國內的革命者終於在1898年宣佈菲律賓獨立,當然加了一個限制條件:“在強大而人道的北美國家的保護下”。菲律賓實際成了美國的一個保護國。
但美國人不滿足,動用武力,把革命政府趕走,扶持了奧斯梅納和奎松為首的傀儡政權。從此,菲律賓成了美國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突然空襲太平洋,1942年1月2日,佔領了菲律賓馬尼拉,把麥克阿瑟率領的美菲聯軍趕出了菲律賓。
日本宣傳畫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麥克阿瑟重新回到了菲律賓,並於1946年7月宣佈菲律賓正式獨立,由曼努埃爾·羅哈斯擔任第一任總統。
1966年,費迪南德·馬科斯奪得總統之位,並開啟了一段長達20年之久的獨裁統治。
杜特爾特出生於日本戰敗的1945年,父親是大達沃市長,母親是一名教師,曾參與反對獨裁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老杜的外公,是一名清末移民菲律賓的呂姓華人,所以他老說自己有1/4的華人血統。
高中時,他好勇鬥狠,蹲號子是家常便飯。成人後,他突然轉性,去大學裡學了法律,1972年,透過律師資格考試,接著做了5年執業律師,然後又擔任達沃市檢察官。
從一個動刀殺人的小混混,轉身成一個知法用法的司法人員,步子邁得不是一般的大。但他好勇鬥狠的基因,顯然並沒有因為學法律而丟失。
杜特爾特年輕時
1986年是菲律賓的轉型之年,也是杜特爾特人生的轉折之年。
這一年,統治長達20年之久的獨裁者馬科斯,因為選舉舞弊,灰溜溜滾下臺。著名的反獨裁領袖阿基諾家族,接過總統之位。
杜特爾特的母親,是反馬科斯的中堅力量,父親是原大達沃市長,算是地方小霸王,所以1986年,新上任的總統阿基諾夫人,特意指定杜特爾特擔任達沃市代理市長,2年後正式當選。
達沃市市長,杜特爾特一干就是28年,2016年,他正式當選總統。
菲律賓號稱民選政體,據說還被稱為美國政治在亞洲的“民主櫥窗”,因為有民選總統,有議員,也有相對自由的媒體和獨立的司法。
但實際上呢,這個國家只能算頂著自由民主帽子的封建制國家。因為它的政治資源,基本由各地的大家族分割掉了。這些家族不斷地玩弄選票遊戲,一年又一年把持某地的首腦之位,或長達幾十年連任,或由子女繼承。
這些家族之間相互關聯,同時又相互競爭。競爭的最高等級,就是看哪個家族能奪取總統寶座。
有人統計過,目前菲律賓由178個政治家族,控制著80個省中73個行政區。
菲律賓民眾萬聖節遊行,反對“政治分肥”制度
以2016年的總統大選為例。當時跟杜特爾特競爭總統的候選人,包括格蕾絲、羅哈斯、比奈這幾個人。這些人個個都大有來頭。
我們一個一個說。
杜特爾特不說了,他們家顯然是達沃市這地界的地頭蛇。
格蕾絲,是為2016年大選唯一一個獨立候選人,這人的養父母費爾南多是菲律賓影視巨星,被稱為“菲律賓史泰龍”。費爾南多本人,在2004年曾經參選過總統,以微弱劣勢敗給了阿羅約。
除了養父外,格蕾絲還有一干爹,來頭更大。這就是1998當選菲律賓總統的埃斯特拉達。埃斯特拉達,以前也是一名家喻戶曉的影視巨星, 2001年因為貪腐下臺,可2013年又順利當選馬尼拉市長。
羅哈斯,出身也不得了。他的祖父,就是1946年美國宣佈菲律賓獨立後首任總統,曼努埃爾·羅哈斯。他的父親格拉爾·羅哈斯,也曾經擔任菲律賓參議員。
羅哈斯本人,曾在埃斯特拉達和阿羅約政府擔任貿工部長,後擔任參議員。2010年,他主動放棄競選總統,轉而支援阿基諾三世。
所以2016年他參選總統時,也得到了阿基諾三世的公開支援。
比奈,原來是馬卡蒂市市長,後來不幹了,由他的妻子接著幹。2016年他競選總統時,已經是副總統,而馬卡蒂市市長,則從由他兒子擔任。他的女兒,也是眾議院議員。
總之,菲律賓就是這麼一個政治家族大亂斗的國家。而且這些政治家族都有個特點,那就是幾乎打不死滅不了,就跟腳癬一樣頑固。
捍衛“家族事業”
以阿基諾家族為例,當年阿基諾本人被獨裁者馬科斯的支持者打死在機場,但家族勢力不僅沒有減弱,反而讓她老婆獲得了巨大聲望,從而接任了總統職位,幾十年後,他的兒子阿基諾三世又當上了總統。
再以獨裁者馬科斯家族為例,他本人搞了20年獨裁統治,後來因為選舉舞弊下臺了,但他喜歡奢侈品牌的遺孀伊梅爾達,卻保住了參議員席位,當地人依然願意把選票給她。馬科斯的兒子小馬科斯,如今也是參議員,而且還可能是繼杜特爾特之後的下一任總統。
在菲律賓,要徹底拔除或滅掉一個政治家族,幾乎不可能,這是因為家族中只要有一人得勢,他一般會把家裡所有能用上的人,包括兒子、老婆、孫子,七大姑八大姨,都安排進入政壇。所以一旦某個家族在某地紮根,關係往往越長越複雜,與周圍環境牢牢融為一體。
要想滅掉一個政治家族,除非搞滅門屠殺。
沒有人這麼幹過,也沒有人敢這麼做,直到殺人狂杜特爾特出現,才稍稍嘗試了一把。
市長滅門案
這事出現在2017年,杜特爾特擔任總統的第二年。
當年7月31日凌晨2點半左右,奧三棉市市長府邸,爆發了一場長達兩個小時的槍戰。
周圍的吃瓜群眾嚇得大氣都不敢喘。悶熱的夜晚,被這擾人的槍聲打擾。他們大概猜到了怎麼回事,早在一年前,他們的市長雷納爾多·帕洛基諾格(Reynaldo Parojinog),已被總統列入了緝毒名單,並且威脅說,他要麼辭職要麼死亡。
果不其然,早上報紙報道來了,包括市長在內,他的妻子、兒子、弟弟、妹妹,以及其他親屬,一共11人,死在了凌晨的槍戰中。
兇手,不是劫匪強盜,正是省警署和市警局的武裝警察。
菲律賓市民反殺戮遊行
一名高階督察,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平靜地說道:“在警方執行公務時,這家人負隅頑抗,死得並不冤。”市長府邸中,搜出大量手榴彈、來福槍,以及數量不明的毒品。
同一天,副市長魯巴前、市議會議員巴洛奇諾,也被警察抓捕,他們的住宅,同樣搜出不少製毒吸毒用具。
奧三棉市市民,被這血腥的槍戰震驚得一愣一愣,但很多人又暗暗覺得大快人心。
自2001年以來,市長一家人就一直牢牢控制著奧三棉市,成了這兒名副其實的小霸王。女兒是副市長(期間也曾代父親幹了幾年市長),兄弟幾個不是市議員,就是省議員。
杜特爾特上臺,指控他們家涉毒。但司法部門介入後,表示沒有充分證據可以證明這點。市長本人多次否認總統指控,辯解說,自擔任市長以來,不僅沒販毒,反而一直努力打擊毒品。
菲律賓暴力禁毒運動,使監獄人滿為患
只是有件事這家人否認不了,連許多奧三棉市市民也都知道:市長年僅36歲的女兒、奧三棉市副市長諾瓦,和正在服刑的一名大毒梟赫伯特·克蘭戈,是一對半公開的戀人。
如果單純依賴司法部門,沒有10年20年,查不出真相。而且,就算最後查出真相,讓市長下臺、坐牢,也扳不倒這個家族。因為按菲律賓政治家族特點,幾年或十幾年後,這家人恐怕還會是這兒的小霸主。
要怪就怪他們家運氣不好,遇到了一個從不講司法程式,甚至也不願意浪費監獄資源的殺人狂總統,給他們家來一滅門暴擊。
從這事,我們大概也能猜出幾分杜特爾特受歡迎的原因所在。
菲律賓底層人,常年受制於各種政治家族的統治,就算受了氣,或者看出了問題,也只能忍氣吞聲,一點辦法沒有。司法部門偶爾會介入,或者因為家族鬥爭,也可能抖落出一些大家族的暗黑秘密,但基本上動不了他們的根基。
杜特爾特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定律,因為他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瘋子,不僅撕破了司法的假面具,還透過“殺壞人”,為常年受壓迫的菲律賓人出了一口惡氣,大有將“壞人”斬草除根的架勢。
老杜C位宣誓
以毒品為例。
根據2015年2月菲律賓緝毒署的資料,菲律賓有1/5的鄉鎮受毒品犯罪之苦,在首都馬尼拉,92%的區域存在毒品犯罪。《聯合國2012年世界毒品問題報告》也指出,菲律賓是東南亞人均冰毒使用率最高的國家,是亞洲毒品集散地之一。
不僅如此,毒品交易還滲透進社會最深層肌理,大量衣冠楚楚的政治家族、商業巨頭熱衷於此,制度、社會關係嚴重黑化毒化。
2016年8月7日,杜特爾特公佈涉毒“黑名單”,除了奧三棉市市長一家外,另有160多人都是軍、政、法、警界的各類要人。
奧三棉市市長,只是被杜特爾特滅掉的市長之一,像他一樣級別的官員,目前已經滅十幾個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在那說什麼人權、法律,誰還會信啊。
人民群眾需要的是猛藥治重痾。這是杜特爾特“殺人有理”的基礎。
那麼,被滅門的奧三棉市市長這家人,到底有多操蛋?說起來,他們家的故事也是一部菲律賓的“美國往事”。
菲律賓往事
被槍殺的奧三棉市市長雷納爾多,自2001年以來,已經連續5屆連任市長一職。如果他沒被打死,毫無懸念,會接著連任。
他們家跟杜特爾特家一樣,在地方盤踞多年,屬於地頭蛇一類的家族。
杜特爾特當選總統後,一直不願意住進總統府馬拉卡南宮,老說那兒有鬼,寧願住在達沃市的老窩,每天搭專機通勤。
雷納爾多也是如此,奧三棉市是他的大本營,一旦離開,毫無安全感,但在本地,他就是王,關係盤根錯節,權力無遠弗屆。
雷諾爾多家族的興盛,要追溯到他的父親,奧克塔維奧(Octavio Parojinog)。
上世紀80年代,軍方在西米薩米斯省(奧三棉市隸屬於這個省),成立了一個專門打擊GC主義的民間團體,叫庫拉通·巴列倫( Kuratong Baleleng)
當時還是馬科斯統治時代,政客經常以打擊GC主義的名義排除異己。馬科斯的死對頭阿基諾,過去就被指控幫助過gcd,因此被判死刑。
新成立的民間組織庫拉通·巴列倫,說白了也就是政客打擊異己的半軍事化工具。這個組織的頭頭,正是雷納爾多的父親奧克塔維奧。因為得到軍方支援,它一度配備了M-16和M-203榴彈發射器等。

榴彈炮

但隨著馬科斯下臺,以及所謂GC主義叛亂的消弭,這個本由軍方管控的民間組織,逐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1988年,官方取締了它,命其就地解散。
但運營了好幾年,庫拉通·巴列倫已經具備自生能力,不願意解散。幾個頭目悄悄商量,瞞著軍方,轉入地下,成了一個沒有官方庇護的黑幫組織。
為了維生,他們開始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綁架、搶劫、走私、謀殺和勒索,反正什麼來錢他們幹什麼。
他們常常敲詐勒索富裕商人,尤其是富裕的華商。許多政客和商界要人,也怕他們,為求平安,紛紛主動獻金。
不過這幫人雖是強盜,卻也相當仗義,經常把搶來的錢財分享給當地窮人,因此獲得了一個劫富濟貧的“羅賓漢”形象,深受底層擁護。許多找不到工作的底層小青年,走投無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投靠庫拉通·巴列倫。
他們的頭頭奧克塔維奧,也被認為平易近人、好相處,有一顆“溫柔的心”。
《俠盜羅賓漢》劇照
轉折點,出現在1990年9月的一天。
話說當天,幫主奧克塔維奧,興致不錯,慢悠悠前往集市,觀看菲律賓民間傳統娛樂專案——鬥雞。正看的起勁,5名壯碩的警察突然擠入人群,將他按倒在地,同時拿出逮捕證,念出罪名:非法持有爆炸物。
奧克塔維奧,好歹是個黑幫老大,沒想到會在這樣一個場合,落在幾個小嘍囉手裡。他心有不甘,跟警察起了衝突。其中一名警察掏出手槍,瞄準其頭部,扣動了扳機。
既無壯舉,也不壯烈,黑幫老大就這樣死在了喧囂鬧市。
庫拉通·巴列倫的內部沸騰了,底下的兄弟個個咬牙切齒,發誓要給老大報仇雪恨。很快,一系列報復性暗殺行動開始了。
那些涉嫌殺死老大的兇手,一個接一個被殺死,要麼身首異處,要麼橫死街頭。從此,庫拉通·巴列倫與菲律賓警方,算是徹底決裂。
奧克塔維奧死後,幫派分裂成三個分支:
最初在奧三棉市和鄰近省份起家的元老,組成一支,負責敲詐勒索和非法賭博;老大的兩個兒子雷納託和雷納爾多,領導第二分支,專門負責搶劫銀行運鈔車和綁架;第三個分支,由老大的侄子卡洛桑掌管,從事搶劫和其他非法活動。
後來,這些分支,又分出了許多小分支。
這些徒子徒孫,失去老大約束,行動更加大膽、更加無所顧忌。1990年,他們搶劫了Monte de Piedad運鈔車,涉案金額高達1200萬英鎊,1991年,他們又搶了皇家銀行,金額同樣高達1200萬英鎊。
菲律賓反政府武裝
上帝要讓誰滅亡,必先讓其膨脹。
失去了約束和節度的庫拉通·巴列倫,終於引發了菲律賓武裝部隊的震怒。1993年4月23日,部隊首腦發出通緝令,懸賞60萬英鎊,取幫派首領雷納爾多兄弟的人頭。
當時雷納爾多兄弟幾個,正好住在黎剎一個叫Golden Miles的小區。軍方部隊聞訊而來,包圍了小區。自感無處可逃,幾兄弟只好乖乖向軍隊投降。
只有第三分支的大掌櫃卡洛桑,暫時躲過了抓捕,四處逃竄,最終在宿務,被部隊特工一槍斃命。
雷納爾多兄弟,都是身負重罪的要犯,判個十年八年,甚至砍了他們的腦袋,不算太冤。但在監禁期間,幾兄弟否認一切指控,堅持說家族做的是正當生意。
經過一番神操作,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幾兄弟就平安回到了奧三棉市。司法部門撤銷了全部刑事指控,理由千年不變:“缺乏證據”
這得益於雷納爾多父親多年來經營的關係網,當時他們家的勢力,早已滲透進菲律賓警察總局和陸軍總部。
這次挫折後,雷納爾多兄弟深感權力之重要,於是在1998年開始謀劃進入政界。
最早試水的,是雷納爾多的哥哥雷納託。他當時得到了前總統埃斯特拉達的支援,參與競選國會議員。但這次競選沒有成功,敗給了前衛生部長希拉里奧·拉米羅。
菲律賓前總統埃斯特拉達
這一挫折並沒有動搖這家人的掌權決心。期間,這家人繼續羅織和鞏固關係網,繼續從事大米、糖、香菸走私,繼續搞毒品製售。
他們建立了遍佈全國的高利貸集團,以及為集團服務的情報網路。鼎盛期,幫派成員超過4萬。
1999年,記者問雷納爾多,奧三棉市到底多少人是庫拉通·巴列倫成員?他神秘地回應道:“幾乎所有人。”
時間來到2001年,經過多年本地化運營,兄弟幾個終於擠入政壇,成為當地一霸,雷納爾多當選奧三棉市長,雷納託當選西米薩米斯省議員。
從此,這一家人雄踞奧三棉市長達16年之久,直到2017年,他們遇到了杜特爾特。

黑吃黑
雷納爾多兄弟登上政治舞臺後,1995年發生的一起舊案,被人重新翻了出來。
話說當年的5月份,11名庫拉通·巴列倫成員,在奎松市聯邦大道被槍殺。
根據警方的通報,這些人當時正在搶劫銀行。特遣部隊發現他們上了一臺麵包車,隨後追趕他們,接著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槍戰。11名罪犯,在槍戰中全部被打死。
但是警方通報後,一名叫阿曼多·卡普利的小報攝影師,突然跳了出來。他向媒體透露,警方在撒謊,這些人的屍體明明全部戴著手銬,怎麼可能與警方發生槍戰呢?
只有一種可能,這些人是在死了之後,被警察抬進了被子彈打得千瘡百孔的麵包車。
菲律賓警察
這個細節太驚悚了,引起了當時菲律賓國會的注意。後來三名警官,受命調查此事真相,最後得出了跟那位記者差不多的結論:
這些死亡的黑幫分子,死於不同時期,其中10人,很早之前就被警方抓捕,後來被集體屠殺,另有一人是在監獄裡被人打死的,屍體在監獄停放了好幾天,後來被警方一併抬進了麵包車。
這些死者當中,有一名是庫拉通·巴列倫的小頭目,名叫威爾遜·索隆達(Wilson Soronda)。他的侄女簡·戈麥斯也作證說,親眼看見警察肆意屠殺。
由於證據比較充分,且多人作證,包括菲律賓警察總長、參議員拉克森和高階警司祖比亞在內的15名高官,被司法機關起訴。
案子本來很清楚,卻審了好多年,期間充斥著各種賄賂、威脅、暗箱操作,2003年11月12日,起訴最終被撤銷,理由又是“證據不足”。
最高法院最後判決,拉克森和其他警官無罪。
這個判決,令剛剛走上政壇的雷納爾多兄弟很是無奈。庫拉通·巴列倫是一黑幫,而且手眼通天,幾乎無所不能,但事實證明,一旦遇到比他們更流氓更黑幫的勢力,也只能乾瞪眼。
拉克森這人,表面是警察總長、參議員,但他和前總統埃斯特拉達兩人,其實私下裡一直跟庫拉通·巴列倫勾勾搭搭,關係不清不楚。拉克森曾威脅幫派中的一個頭目,讓他儘快去搶劫,好還清欠他的賭債。
埃斯特拉達
但就是這麼一個白麵黑心的傢伙,卻在2003年最高法院判他無罪後,立馬宣佈參加總統選舉。其能量和手段,由此可見一斑。
在這個判決下來之前,雷納爾多家還遭遇過一次更嚴重的挫折。
那是2002年2月,雷納爾多的哥哥雷納託,前往馬尼拉參加一個會議,當他走進一輛計程車時,一名帶著兩支手槍的歹徒,突然走近跟前,朝他開了兩槍。
雷納託被子彈擊中,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幾個小時後死在了醫院。他的兄弟們悲痛不已,聲稱這是一次政治殺戮。但苦於缺乏證據,並沒能找出元兇。
雷納託生前,跟拉克森和埃斯特拉達的關係非常親密。前面我們說過,他首次參選議員,還得到過埃斯特拉達的支援。
但後來他們之間好像發生了一些矛盾,所以他的死,很可能也與這兩位“親密友人”有關。
雷納爾多兄弟,本是黑幫出身,但他們走上政壇試後,卻常常遭遇“黑幫式報復”。說起來,這也是求仁得仁的事。
比較特別的是,在菲律賓,這種黑幫式報復,並非來自其他黑幫,而常常來自白道上的警察或官府。
道理很簡單,像雷納爾多這種黑白通吃的地方家族,一般的司法手段根本奈何不了。想要和他們過招和周旋,警察或官府也必須跟著流氓、黑化。
這是整個社會體系走向黑化、流氓化的必然結果。
正規司法秩序失效,最受傷的,當然是佔多數的底層民眾。可他們也沒辦法,根本無力改變現狀,只能寄希望強人替他們出頭。
杜特爾特這個狠人總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杜特爾特
以“禁毒戰爭”為例,杜特爾特除了呼叫大量正規警察外,還啟用了數量龐大的平民便衣。
這些人被賦予特權,殺死毒販,不必負刑責,反而可以得到高額的報酬,據說殺死一名毒販,可以得到2萬比索(2800元左右)。不少來自鄉下或住在活死人墓的貧民窟小青年,就靠防毒販為生。
來自馬尼拉貧民窟的瑪利亞,是一名防毒販的高手。她沒有固定工作,丈夫把她帶入這個圈子。
她參加的殺人小組,一共4人,僱傭他們的警察就是“老闆”,一切按合約辦事,沒有正義,也談不上榮譽,殺人拿錢,就這麼簡單。
瑪利亞利用女性身份,常用美色引誘毒販,然後伺機殺掉。她說自己很內疚,也不想讓孩子知道她靠殺人賺錢。
但進入殺人小組後,一般很難脫身,警察不會輕易允許隊員離隊。一旦脫隊不回,很可能被他們的警察“老闆”報復。
可謂上賊船易下賊船難。每天戰戰兢兢,卻不知何時是個頭。
監獄風雲
雷納爾多家族,在奧三棉市統治多年,根基非常牢固。杜特爾特摧毀它,用了兩個罪名,一個是私藏軍火,一個是販毒。
其中軍火不用說了,滅門之夜那一整晚的槍聲就是證據。可毒品交易的罪名,杜特爾特最初也只有一條微弱的線索,這就是雷納爾多的女兒諾瓦,跟大毒梟赫伯特·克蘭戈的情人關係。
克蘭戈,2009年因為搶劫被官府收押在著名的Bilibid監獄,2014年被判了無期徒刑。他與諾瓦兩人,是如何建立情人關係的,至今是個迷。
這哥們長得挺帥,據說歌唱得也不錯,偶像是邁克·傑克遜。蹲號子前,他是一黑幫頭頭,因為幾次搶劫而名震江湖。
2008年,他掌管的幫派,搶劫了黎剎商業銀行,弄死了10多人。這起案件,被認為是菲律賓史上最血腥的銀行搶劫案之一。
菲律賓警察嚴陣以待
2014年,也就是他被正式判無期徒刑那一年,他以“赫伯特·C”的名字,灌製了一張名叫“Kinabukasan”(未來)的唱片,其中一首歌曲“pano yon”,還被拍成了MTV。
誰也不清楚,他一個犯人是如何錄製唱片、拍攝MTV的,又是如何找到正規的發行渠道。但唱片一經發行,就賣出了白金銷量,他個人還被評為“2014年度新人男歌手”。
2015年,一名8歲女童前往Bilibid監獄探望服刑的父親,不料在監獄廁所被幾名囚犯奸殺。人們發現女童時,她的屍體蜷縮在廁所地板,下身裸露,脖子上套著一根繩子,中槍的傷口流著鮮血。
這起案件曝光後,引起了菲律賓民眾巨大的震驚和憤怒。前司法與人權委員會主席萊拉·德利馬(Leila de Lima)組建了一支隊伍,對Bilibid監獄進行了一次突擊檢查。
菲律賓New Bilibid監獄
他們發現,這些禽獸哪是在坐牢,分明是在享受酒池肉林的帝王生活。
突擊檢查人員不僅找出了大量的毒品、現金和槍支,還發現了大浴盆、真皮沙發、電視遊戲機、充氣娃娃、脫衣舞酒吧、按摩池。毒販頭目、搶劫重犯,個個擁有舒適的空調房,還根據需要打造了專門的桑拿房、會議室。
最牛叉的就數克蘭戈,竟然在監獄裡打造了一個60平米大的錄音棚,除了灌製唱片,他還擁有在網上上傳影片的自由,曾在監獄健身房舉辦“個人演唱會”,臺下一堆揮舞著粉紅色彩球的粉絲。
還有一個叫彼得·科的毒梟,在監獄裡發展了一張龐大的販毒網路,可輕鬆“遙控”監獄外的販毒活動。他在牢房安裝了攝像頭和閉路電視,同時建了多條秘密通道,可通往監獄其他區域。在他建造的4個密室裡,藏著成袋的冰毒和200萬比索(4.48萬美元)現金。
如此監獄,你可以想象有多麼腐敗和罪惡。
司法和人權委員會主席萊拉·德利馬,也被震尿了。她建議,儘快走司法程式,撤銷部分監獄管理者。
可一聽到“司法程式”幾個字,所有罪犯懸著的心一下子放鬆下來,他們的嘴角也露出難以名狀的微笑。
軟趴趴的司法機構,在這個國家就是個笑話。事實會證明,萊拉·德利馬有多麼理想主義。
萊拉·德利馬
2017年,這些監獄惡棍,逮著一個機會,反咬了這位人權主席一口。
這一年,菲律賓國會依據舉報,發起一項針對德利馬的調查。克蘭戈前往國會作證,言辭鑿鑿地稱,德利馬接受了毒梟數百萬美元賄賂,作為交換,她允許毒梟繼續在監獄從事非法交易。
德利馬大喊冤枉,甚至公開拒絕前往法院。
這位人權和司法鬥士,一直是“禁毒戰爭”最激烈的國內批評者,她過去總是以違法、違反人權的名義,指責杜特爾特。
有一次,她的團隊甚至扒出一箇舊聞,說杜特爾特任達沃市市長期間,曾親自手持機關槍,把一名司法部官員給突突了。
這讓杜特爾特大為光火,臭罵德利馬是“婊子”,指控她跟一名司機有染,並說這名司機拿了一個毒販的錢。
2017年,在克蘭戈的陷害和杜特爾特的暴怒中,悲催的德利馬被革職,隨後,又因為涉嫌毒品交易被拘捕,現在還坐牢呢。
可憐的司法和人權主席,是不是被冤枉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遭遇充分證明,靠司法和人權“拯救”惡棍,根本行不通。
但她的被捕,也意味著杜特爾特的“殺人大法”少了一個批評者。所以那些反咬或冤枉她的囚犯,也不用高興太早,因為當溫和的批評者下臺,等待他們的可能是掉腦袋。
惡狠狠的杜特爾特說過:“只要克蘭戈和彼得·科走出監獄一步,立馬殺掉。”
2017年,雷納爾多被打死後,他的女兒諾瓦也被抓了。目前她的案子正在走司法程式。(這幾個字總讓人不放心)
可以預料,只要杜特爾特還在位,這位毒販公主最安全的居所,估計跟他的情人一樣,就是那酒池肉林的監獄。
尾聲
扎爾迪,跟瑪利亞一樣,也是一名冷血殺手,不過不是受僱於警方,而是受僱於警方的敵人——庫拉通·巴列倫。
他第一次殺人是在17歲,他說已經記不清殺了多少人,“殺一個人就像殺了一頭牛”。他在Bilibid監獄吃過7年牢飯,出來後,來到奧三棉,加入了庫拉通·巴列倫。
在奧三棉,扎爾迪得到了一份差事:在當地汽車站,一邊假裝幫車站拉客,一邊向過往的商人推銷毒品和勒索錢財。
賺了錢,他先上繳給“經理”,“經理”再按工作表現,分配給他應得的份額。
後來他被安排去搶劫商店和劫持卡車。這份差事,更刺激,來錢更快,當然離死神也更近。
扎爾迪很幸運,沒有被亂槍打死。混了幾年,他覺得賺夠了,於是悄悄回到老家。他蓋了房子,還了買地,準備從此遠離江湖,過淡泊平靜的小日子。
然而有一天,兩個奧三棉的“朋友”找到他,要求他儘快回到“工作崗位”,因為“還有好多事等著幹呢”。
扎爾迪清楚,這兩人不是來跟他商量,不回去的後果恐怕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他們走後,他迅速逃至鄰近的小鎮,躲藏起來。
但幾個星期後,他的“朋友”又精準地找上門,這次再沒有客氣,兩人吹鬍子瞪眼,威脅恐嚇,大有將他碎屍萬段的架勢。
入賊窩易出賊窩難。
有人警告他:“庫拉通·巴列倫只有入口,沒有出口。”
在菲律賓,像扎爾迪和瑪利亞這樣的底層窮人,比比皆是。
在高樓林立五光十色的馬尼拉,到現在還有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貧民窟。這裡的人,衣不蔽體、居無片瓦、吃剩飯、住垃圾山、住墓地,簡直不忍直視。
菲律賓貧民窟
杜特爾特上臺後,這些人的生存狀況,是不是就像變魔法一樣改善了呢?說實話,並沒有。
包括杜特爾特最喜歡吹噓的禁毒,很多資料證明,效果並不理想,反而製造了許多負面效應。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不同於後馬科斯時代的所有前總統,針對菲律賓的社會痛點,杜特爾特下的藥方最猛最濃烈,所以甭管有沒有效,都給底層人出了一口惡氣的快感。
幾十年來,菲律賓大部分總統,一直在歌唱西方的人權、司法或者自由民主。但效果如何呢?我們也看到了,這個國家從監獄到廟堂,從底層的殺手到政府的高官,無一不身處痛苦的深淵。
後馬科斯時代,像擔任過總統的埃斯特拉達、阿羅約,以及杜特爾特的前任阿基諾三世,哪一個不道貌岸然,哪一個不口口聲聲民主法治?可這些人又有哪一個避免了貪腐的指控?
杜特爾特也一樣無法避免對手的攻擊,但他的不同之處,是他從不虛偽和掩飾,連殺人都敢承認。如果說他的前任是偽君子,那他就是真小人。
刺破司法和人權的虛假面孔,用拳頭和子彈,直面血淋淋的真相,這大概就是杜特爾特。
那些選民的心底在吶喊,殺光那些作威作福在監獄也能出唱片的惡人吧,我們的選票都給你。
但是話又說回來,當一個國家的底層人不得不以殺人為生,當它的總統也必須使用黑社會的那一套,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賊窩裡的殺手,警察局的殺手,黑社會里的官員,官員中的黑社會,不同的門路,一樣的無間煉獄,沒有正義和邪惡的對決,只有黑白不明的深淵。

-END-
部分參考文獻:
(1)The Paradox of Rodrigo Duterte
(2)From Kuratong Baleleng to elected gov't: The rise of the Parojinogs
(3)Crony capital: How Duterte embraced the oligarchs
(4)Herbert Colanggo: Convicted crime leader, drug lord, recording artist
(5)The making of a mindanao mafia
(6)Most Wanted: Kuratong Baleleng Gang
(7)Kuratong Baleleng Massacre Revisi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