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被抓並被送往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後,在菲律賓國內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反彈。近期,多個城市爆發了規模較大的抗議活動,民眾普遍認為國際刑事法院(ICC)此舉嚴重侵犯了菲律賓主權,同時指責小馬科斯政府借刀殺人。而在這波政治漩渦中,一個令人意外的變數出現了——現任總統小馬科斯的姐姐、菲律賓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伊梅・馬科斯17日發表宣告稱,參議院將對前總統杜特爾特被拘留一事展開緊急調查。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的姐姐、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伊梅·馬科斯,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質疑警方逮捕杜杜特爾特的程式有瑕疵。(圖源:法新社)
姐弟之間政治立場並非完全一致,折射出小馬科斯家族內部複雜的關係。此次伊梅發聲,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一,她與總統小馬科斯政治立場、利益訴求不同,故而表達出不同觀點;其二,不排除他們在演 “雙簧”,試圖應對國內複雜局勢。畢竟菲律賓早在2019年就已退出國際刑事法院(ICC),可如今小馬科斯政府卻在非國際刑事法院(ICC)成員的情況下,全力配合其行動,這實在難以自圓其說。按照常理,若杜特爾特真有問題,應先由菲律賓國內司法系統認定,而非國際刑事法院(ICC)。小馬科斯政府這般反常的配合,難免引發民眾質疑。在此情形下,伊梅的舉動可能是在“演雙簧”,以平息國內的不滿情緒。畢竟國內的不滿若持續發酵,很可能致使整個政局陷入混亂,這對菲律賓而言極為不利。她此時提出調查,至少能讓憤怒的民眾暫時緩和情緒,等待調查結果。隨著時間推移,民眾的憤怒或許就會逐漸消退。不過,這只是筆者的猜測,目前還難以判斷她的真實意圖。
至於參議院的調查能起到什麼作用,現階段也看不出來。菲律賓警察總署已經表態,如果國際刑事法院(ICC)提出要求,他們還可以抓捕杜特爾特在國內的政治盟友。這表明,就目前而言,參議院的調查對菲律賓警察系統並未產生實質性的政治影響。
截至目前,杜特爾特被抓事件在菲律賓國內引發的政治反彈較為有限。在過去一週多,菲律賓國內出現了一系列抗議活動。但從總體社會影響來看,這些抗議活動並未達到預期規模。從小馬科斯政府的角度來看,局勢仍在可控範圍內。既然抗議活動可控,那麼所帶來的壓力也就相對有限。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的支持者15日在首都馬尼拉舉行祈禱集會,聲援杜特爾特。(圖源:法新社)
綜上所述,杜特爾特事件引發的後續反響並不大。僅靠菲律賓國內的政治反彈,想要改變整個案件的走向,目前來看不太現實。此前筆者曾提及,小馬科斯抓捕杜特爾特,有內外兩方面原因。從內部來看,小馬科斯家族和杜特爾特家族的權力之爭和路線之爭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從外部看,不排除西方勢力從中插手干預。杜特爾特執政的五年間,菲律賓與中國走得較近,某個國家對杜特爾特很不滿,抓捕杜特爾特,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示範效應,即警示其他國家與中國走得太近不會有好結果。倘若僅有菲律賓國內有限的政治反彈,而外部壓力不減,那麼杜特爾特的案子想要翻盤難度極大。杜特爾特個人的政治生命恐怕要畫上句號了。

3月14日在荷蘭海牙拍攝的國際刑事法院第一預審庭現場,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以影片連線方式出席。(圖源:新華社)
回過頭來看,杜特爾特本人對這件事的發展存在一定誤判。杜特爾特是個極為自信的人,他認為自己執政五年間,菲律賓整體發展態勢良好,國內政治基礎穩固。這種自信讓他在面對複雜局勢時做出了錯誤判斷。身處香港時,在明知國內政治對手伺機而動、國際勢力介入的情況下,他並未選擇避其鋒芒,而是選擇回國,這一決策或許有著自己的政治考量,不過現在看來,這種算計顯然是錯誤的。回國後,他就遭遇抓捕並被送往海牙,其國內政治對手下手之狠、國際勢力干預之深均遠超他的想象。如今,國內政治反彈力度不足,國際上聲援微弱,杜特爾特家族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面。
杜特爾特家族在達沃地區根基深厚,從其爺爺那一輩開始奠定基礎,父親進一步鞏固,到杜特爾特這一代得以延續。因此,在達沃地區維持家族影響力並非難事。但如今,想要突破達沃,將影響力拓展至全國,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無論家族中誰試圖繼承杜特爾特的政治衣缽,都將面臨嚴峻形勢。未來,杜特爾特家族守住達沃這一“老根據地”問題不大,但要走出達沃、邁向全國,相比以往將更加艱難。菲律賓國內政治格局因杜特爾特被抓這一事件,正在經歷深刻調整,後續走向仍充滿諸多不確定性,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