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雨季退改簽,如何才能不“踩雷”?
夏季是雷雨高發的季節,對於需要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而言,這意味著旅途中的不確定性增加,進而更容易引發焦慮。旅客的關切就是民航工作的重點。近期,民航局多次對集中精力做好雷雨季節執行保障工作作出部署,民航各執行單位也積極響應號召,各方共同努力,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在特殊天氣下最大程度地保障旅客出行安全與順暢。而作為民航旅客,面對雷雨季更容易遭遇的航班不正常情況,該如何辦理退改簽手續?在整個旅行過程中,又有哪些細節需要予以特別關注?在本文中,記者將為您詳細解答,讓您在雷雨季退改簽不“踩雷”。
“您好,我是某航空公司的客服。因航班延誤,現在給您安排航班延誤理賠服務。只需下載一個APP,您就可以輕鬆進行理賠操作。”4月30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田先生接到了這樣一個電話。
由於自己剛剛購買了飛機票,田先生對其深信不疑。他按照對方的要求,將銀行卡內的所有資金轉入了對方提供的賬戶,進行所謂的“退費”操作。完成這一步後,對方又進一步要求田先生將另一張銀行卡的資金也轉出。這時,田先生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詐騙,於是迅速前往派出所報警。警方接到報警後,立即凍結了相關賬戶,並迅速展開調查,最終成功為田先生追回了2萬元的資金。
在雷雨多發的季節,航班延誤或取消的情況比往常更加普遍,這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對於旅客而言,此時更需要警惕不法分子趁機實施詐騙的行為。當接到關於航班變動或需要改簽、退票的電話或簡訊時,旅客應慎重對待,透過航空公司的客服電話、網站或APP等官方渠道進行二次核實。同時,旅客也要保護好個人銀行卡的賬號、密碼、驗證碼等關鍵資訊,切勿隨意將這些透露給其他人。
如果真的遇上“天公不作美”,為了保障飛行安全,避免雷電、強風、強降水、風切變、強顛簸等極端天氣對飛行和機場執行造成影響,航班延誤或取消將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多家航空公司都已推出自助退改簽服務,以此提升服務的便捷性。例如,選乘東航航班的旅客,只需開啟東航APP,在首頁的“服務大廳”中選擇“客票服務”中的“不正常航班退改”選項,就可以輕鬆完成退改簽的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部分航空公司而言,如果旅客已經完成值機,需要到櫃檯先取消值機後才能辦理自助退改簽。但對於選擇東航的旅客來說,如果已透過東航官網、APP、小程式或簡訊完成值機,無須再到櫃檯取消值機,便可直接進行自助退改簽操作。當然,如果旅客是透過其他途徑值機,則需要先透過原渠道取消值機,再進行自助退改簽。
此外,還有一些航空公司也提供了類似的自助退改簽服務。例如,海航APP的“航變服務”和山航掌尚飛APP的“延誤取消服務”,都為旅客提供了迅速應對航班變動的選項。國航APP則設有“客票變更”和“退票”功能,而南航在APP首頁也提供了“機票退改”服務。
除了藉助APP,旅客還可以透過航空公司提供的小程式、公眾號、官網或者客服熱線等多種途徑來進行快速退改操作。多樣化的服務渠道,能夠確保旅客隨時隨地解決航班退改問題,避免線上下櫃檯因排長隊辦理退改手續而導致延誤。
毫無疑問,雷雨天氣將給旅客的航程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不過,對於旅客而言,透過提前瞭解天氣狀況、掌握航班動態、合理安排出行時間等方式,可以有效減少這些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
在規劃行程時,提前瞭解天氣狀況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旅客需要多留意未來幾天出發地和目的地機場的天氣預報。如果有雷暴大風、冰雹等極端天氣,很有可能對航班的正常執行產生影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妨提前改變行程,避開在惡劣天氣出行。
當然,有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旅客不得不選擇在雷雨天氣出行。在這種情況下,及時掌握航班的即時動態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在市面上有許多航班資訊APP,如航旅縱橫、飛常準等,它們能夠提供航班的即時資訊,幫助旅客更好地預判航班的準點情況。透過檢視前序航班的起飛時間,旅客可以對當前航班的準點率有一個大致的預估。如果前序航班已到達,當前航班能否正常起飛,就要看機場的出港情況。若前序航班已經延誤,那麼當前航班延誤的風險就會相應增加。但即便如此,旅客也不能晚到機場,而應該按照原定計劃完成值機、安檢等流程。只不過更加精準地掌握航班即時狀態,能讓您心中有數,消除面對未知的焦慮。
在前往機場的途中,如果雷雨已至,地面交通也會受到一定影響。考慮到可能出現交通擁堵情況,建議旅客適當提前抵達機場,預留充足的時間完成值機、安檢等流程。在這種情形下,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交通工具也是一個明智之舉。比如,選乘地鐵這類受天氣影響較小的交通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因地面交通問題導致的延誤。
此外,旅客在到達機場並完成值機、安檢等流程後,需密切關注機場航班顯示屏或機場廣播的資訊,以便了解所乘航班的最新動態。當然,您也可以透過“小屏”來看“大屏”。比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小程式和APP已上線了掌上航顯大屏功能。旅客登入微信小程式或APP後,點選“服務”板塊,即可檢視“手機航顯”。手機航顯與首都機場航站樓內的航顯大屏資訊保持同步,方便旅客及時獲知航班狀態。此外,在航旅縱橫、飛常準等航班資訊APP中也有類似的功能。
即便旅客遭遇航班延誤或取消,也應該以理智和耐心應對突發狀況,避免情緒化的衝動行為。毋庸置疑,民航各執行單位的工作人員與旅客的期望是一致的,大家都希望航班能夠順利起飛、安全降落。在遭遇雷雨天氣等不可抗力時,工作人員同樣在不遺餘力地保障旅客的安全與舒適。因此,我們應當給予這些工作人員充分的理解與支援,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乘機氛圍。
“人民航空為人民”,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民航人始終堅守的初心和使命。對民航各執行單位來說,雖然無法讓自然界的雷雨消失,但可以透過周全的服務,為旅客“遮風擋雨”,讓他們在風雨中也能感受到溫暖與關懷。
旅客在出行過程中,最擔心的莫過於因不可抗力導致的航班延誤或取消,尤其是在購買了不同航空公司承運的往返機票時。若前一段航班因天氣等原因延誤或被取消,而後一段航班仍按原定計劃起飛,在這種情況下,退票往往會被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續費,經濟損失不可避免。為了消除這一痛點,今年3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機場分局和上海市消保委空港辦牽頭行業龍頭企業和上海基地航企東方航空、國航上海分公司、南航上海分公司、春秋航空、吉祥航空、金鵬航空等6家航企,共同推出了《上海機場跨航司非連續客票無損退票互認機制》。據介紹,該機制指在上海始發或到達的往返程航班及在上海轉機的國內航班,同一旅客購買本機制互認航空公司的非連續客票,並且實際承運人同是本機制互認航空公司的,如因天氣、不可抗力原因,前一段航班發生延誤或取消,後一段航班同享無損退票。這一機制的出臺,無疑降低了旅客選擇民航出行的風險成本。
不僅如此,民航局在2024年“民航服務提質增效年”主題活動中,也將“持續最佳化客票退改規則”列為重點任務之一,透過引導企業最佳化客票退改簽階梯費率,逐步完善退改簽收費標準,進一步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在雷雨頻發的季節,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客票退改原則,對旅客而言無疑更加重要。
除了最佳化客票退改原則,民航業也注重提升與旅客溝通的效率和服務質量。在雷雨季,如何主動與旅客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解決其出行難題、安撫旅客的焦慮情緒,是機場和航空公司必須面對的挑戰。前不久,華南地區遭遇持續雷雨天氣,大量航班延誤。東航廣東分公司地服部每次接到延誤通知後,都會第一時間協調機場代理方,做好航延旅客餐食服務,提供飲料、點心等。同時,他們還透過“E見箱”這一渠道,積極收集並響應旅客的服務訴求,努力做好退改簽服務工作。
此外,為了增進旅客對不正常航班變動原因的理解,減少不必要的焦慮和誤解,不少機場還化身“科普官”,透過各種渠道向旅客普及相關知識。青海西寧機場就在其“服務寶典”服務模式中特別增加了購票和退改簽服務指南、航延服務小貼士等延伸服務內容,並透過微信公眾號、官網專欄以及機場內的易拉寶等方式,廣泛地向旅客進行宣傳告知。同樣地,海口美蘭機場也釋出了有關推文,詳細闡釋雷雨天氣對航班執行的具體影響,為旅客答疑解惑。透過這些努力,民航業正逐漸構建起一個更加周全細緻的服務體系,讓旅客在遭遇雷雨天氣等不可抗力時,依然能夠感受到民航業的溫暖與專業。(中國民航報 見習記者方笑)




版權及免責宣告:部分文章或圖片來源於網路或活動組辦方,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若有侵權請聯絡本平臺刪除,感謝理解和支援。本平臺原創作品轉載請原文全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