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了,三張地圖概括美國、歐洲和中國城市,太真實!

侃哥的第 1532次原創

最近我在知乎上看到三張地圖,把美國、歐洲和中國城市的典型佈局一目瞭然地呈現出來。尤其是裡面的英文註釋,特別有意思。下面帶著大家賞析一下:
1.先來看美國城市的佈局:  
總體而言,美國的城市佈局非常規整,道路縱橫交錯,可能是圍繞繞汽車出行而設計。
市中心(downtown)有摩天大樓(skyscrapers),西裝精英穿梭其中(suits)。周圍有很多酒吧(bars)和餐廳,道路大都以數字命名——1st、2nd、3rd、52nd…西北角還會有一座始建於1965年的“歷史”建築。
市中心和郊外住宅區(suburbs)往往以一條用常青藤大學命名的道路隔開,住宅區建有大量獨棟房屋(homes),但居住密度比較低。
市中心和住宅區的對面是一大片商業休閒區,兩者以巨大的公路(monstrous highway)或州際高速路(interstate super freeway)為分界線。
高速公路兩旁有帶狀的購物場所(strip malls)、停車場(park)、加油站(gas)、快餐店(fast food)、卡車司機酒吧(trucker bars);還有各種律師或成功學的廣告牌(billboards)、公寓房(apartments)、典當行(pawn shops),還會有呆頭呆腦的景觀(dopey roadside attraction),加油站(gas station)和 strip clubs(***夜總會)。
商業休閒區內往往有一個大型超市(mega mart)、大教堂(mega church)、一所以印第安名字命名的高中(Indian name high school) ,還有各種廉價商品店(dollar stores)。遠郊就是富人區了,有一個門禁社群(gated community),附近就是高爾夫球場(golf course),但非常浪費水資源(water waster)。
2.再來看歐洲的城市:
第一印象是雜亂而緊湊。一條大河把城市分成兩半,這條河流的名稱往往是單音節的單詞(single-syllable)。兩座橋樑橫跨在河流之上,一條是人們討厭的新橋(hateable new bridge),另一條是受人們喜愛的老橋(loveable old bridge)。
河流北岸是風景優美的老城(postcardy old town),以名為“St.某某”的天主大教堂(cathedral),但往往是宰遊客的地方 tourist trap。附近是各種鵝卵石巷子(cobblestone alley),周邊是各種商鋪(shops)和咖啡館(cafe)。
老城內有一條紀念二戰的大路(world war 2 memorial avenue),通向一座都是滿是鴿子中央火車站(pigeon-owned central station)。 
老城的西北角有個舊工廠改建的潮人聚集地(Hipster Home Brickworks),可能會販售各種異國食品(ethnic food)。最北邊可能還有個什麼塔(some kind of tower)。
河流的南部是新城,角落上往往有個毫無設計可言的水泥住宅樓(被稱為“dystopian block housing”,反烏托邦筒子樓?),有大量塗鴉(graffiti) 和大量酒吧(bars)。附近一定有個大公園,白天看起來沒事,但晚上可能很嗨,因為會有很多 drug dealer出沒。
新城的市中心有裝有玻璃幕牆的寫字樓,許多西裝精英人士穿梭其中(suits, ties&windows district)。
3.最後來看咱們中國的城市:
最大的觀感是一條大環線(ring road)把城市分為內城和外城,對了,環線上會有釘子戶(nail house)。
內城包括政府大樓(government buildings)、高大的寫字樓(skyscrapers)、公寓住宅(apartments)、歌劇院(opera house)、人民廣場(people‘s square),老城門(old city gate),工地(construction site),酒店和商業區(hotels&shopping),內城有個公園(park),裡面有湖(lake)和一座巨大的雕塑(giant statue)。
外城是城鄉結合部,除了高層公寓樓(high-rise apartments) 、購物中心(mega mall)、工廠(factory)、工地(construction sites)外,就是農田(farm)和曠野(field),可能還會孤零零冒出個地鐵站。而有些地方正火熱地建新城(new downtown)。
外城有很多交通設施,鐵路、公路、機場一應俱全,尤其是公路,在內外城的交界處往往有一個裝飾性的立體交通公路(decorative highway interchange),像不像一箇中國結?再遠處就是山區了,上面有歷史建築(historic buildings)。
這三張圖用一種誇張和幽默的方式,高度概括了美國、歐洲和中國城市的特點。挺佩服作者的,一圖勝過千言萬語,歷史現狀盡在其中。
你覺得這三張圖概括的準確嗎,最能代表哪些城市,你還發現哪些亮點?歡迎在評論區聊聊。

《侃哥陪你讀外刊》·23季

第10

課預約


↓↓

【超值福利】

想提高口語和交際能力
想要學會最地道的表達?
想要一次玩轉俚語?
課本上不會教你的地道俚語都在這裡!
美語寶典:
配套圖文音訊解析例句侃哥精心整理打磨
輕鬆學會地道俚語 英語學習之路遊刃有餘

【0元搶位 先到先得】
✔️美語寶典課程
掃碼免費領
👇👇👇
200節趣味俚語課程
詳細音訊講解分析
趣味插圖助記
例句解析
實戰對話
額外收穫單詞講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