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時裝週掀起“舊衣革命”!80%明星都穿二手潮牌,設計師打造可傳承服飾,快時尚時代終結?未來時尚你絕對想不到!

(立即掃碼,開啟蕭邦5.20浪漫之旅)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2025年澳大利亞時裝週剛剛落幕,在悉尼的Tumbalong公園,炫目的T臺之外,一股“舊衣狂潮”悄然主導了本屆時尚盛會。
越來越多的時尚愛好者和品牌選擇穿著或展示二手、復古甚至家傳衣物,傳達著對快時尚的反思與抵制。
走在時裝週外場的Molly,就堅持全年不買新衣。她說自己在衣櫥前站了許久,發現很多衣服每年只穿一次,“太浪費了。”
於是,她決定徹底“禁購”,以有意識的方式重塑穿衣習慣。她說,“我們已經擁有太多美麗的衣物,再去大量消費似乎變得荒謬。”

二手衣,是時尚還是趨勢?
不僅是Molly,時尚達人Risna和Priyanka也選擇穿著二手衣出席活動。她們的衣櫥中,80%的單品都來自線上二手平臺Depop或舊貨市場。
“現在很多復古風重新流行起來,質量也遠勝新品。” Risna說。

Priyanka也強調,二手服裝不只是價格更親民,“質量在下滑,價格卻在上漲。現在的新品讓我感覺‘不值得’。”
這種消費趨勢背後,隱藏的是對快時尚模式的深刻反思。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資料,2018-19財年,約80萬噸紡織、皮革與橡膠類廢棄物被丟棄,其中近75%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

設計師的反擊:慢時尚的新生態實驗
品牌方面也在覺醒。設計師瑪爾塔·馬爾科斯(Marta Marcos)便是其中代表。
她創立了品牌Mine Yours Theirs,用回收的舊織物(尤其是她鍾愛的蕾絲桌布)重新制成帶有個性標記的襯衫、袖口與領子,並在每件衣服背面縫上購買者的名字。

她希望,這樣的衣物能在不同的人之間“傳承”,形成一個有生命的衣櫥社群。
“你穿過,可以再賣回給我,由我再轉交下一個穿它的人。”
她在悉尼Surry Hills的工作室生產,不打折、不壓貨、不過季,堅持手工與限量,靠集市和快閃店售賣。“我們不需要更多衣服,我們需要對衣服有更多的思考。”

專家眼中的關鍵戰場:環保與道德生產並行
“可持續是澳洲時尚業的未來基礎。”墨爾本RMIT大學時尚與紡織學院的高階講師哈麗葉特·理查茲博士(Dr. Harriette Richards)如是說。
她強調,服裝製造帶來的資源消耗、能耗與環境汙染問題已經不容忽視。“如果不正視道德生產與可持續需求,整個行業將難以為繼。”
近五年來,全球二手市場飛速增長,她認為,這不僅是環保意識提升的結果,也是消費潮流的轉向。“成為一名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也變得‘時髦’了。”
從個人到制度:全民參與的“衣物再生”新呼籲
而來自Re-Loved Apparel品牌的創始人傑伊·沃爾頓(Jay Walton),則將目光投向制度層面。他正積極推動澳洲政府設立全國性的舊衣回收箱計劃
他強調,作為原住民背景的品牌創始人,他對這片土地有天然的責任感。“每個人都會買衣服,也都會不想要它們。問題是,我們如何處理這些‘不想要’。”
傑伊建議,回收箱像垃圾分類一樣融入城市生活,解決如Vinnies等舊貨平臺“供大於需”的問題。“除了黃、紅、綠桶,我們需要一個‘舊衣回收桶’。”

舊衣未舊,風格正新
這屆澳洲時裝週,也許沒有大牌扎堆,但卻開創了一個真實、充滿人文溫度的時尚新風向。舊衣再穿不是妥協,而是一種對美、地球與未來生活的重塑
時尚不只是衣物的更新換代,更是審美、態度與責任感的共鳴。舊衣未舊,它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