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消費金融監測報5月23日報道 在“花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逐漸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常態之際,紐約州正式對“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簡稱BNPL)服務出手監管。州長霍楚(Kathy Hochul)日前簽署通過了2026財年預算案,其中一項關鍵條款是對“先買後付”產品設立牌照制度、利率上限和消費者保護機制。

霍楚表示:“如果一些不良商家可以輕易誤導消費者,那我們減稅、發返現的努力將失去意義。這項新法案強調公平、透明和責任,幫助紐約人省錢、聰明消費。”
“先買後付”服務需持牌經營,年利率不得超過16%
紐約州的新法規定:
1、“先買後付”服務提供商必須申請牌照並接受州監管;
2、所有“先買後付”產品年利率不得超過16%;
3、禁止收取“過度、濫用或不公平”的罰金或費用;
4、強制披露條款、設立申訴渠道並保護使用者資料隱私。
紐約州政府指出,“先買後付”雖然使用便捷,但容易導致使用者超額負債、信用記錄混亂,甚至個人資料被演算法濫用。
諷刺的是,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近期卻表示“不會優先執法BNPL規則”,甚至考慮撤銷相關監管。這讓紐約州的主動立法顯得更為突出。
三項電商新規同步上線:取消訂閱、演算法定價、退貨政策
這次法案中還包括三項直接影響消費者網購體驗的新規:
1. 訂閱取消必須“一鍵退出”
許多平臺在讓你“一鍵訂閱”時毫不費力,但取消卻藏在五層頁面之後。新規要求,線上訂閱服務必須提供“與訂閱流程同樣容易”的取消方式。用官方語言說,就是要讓取消過程“簡單、透明、公平”。
2. 演算法定價需披露資料來源
你和鄰居買同一雙鞋,價格卻不一樣?這可能是“演算法監控定價(surveillance pricing)”在作祟。平臺透過讀取使用者瀏覽、位置、購買等資料,給不同人展示“個性化”價格。
紐約州將成為全美首個要求企業披露“是否基於使用者資料設定價格”的州。雖然仍有例外條款,但已打破平臺“價格黑箱”的第一步。
3. 電商必須明示退換貨政策
“30天退貨”並不等於“免費退貨”。不同商家各自設定退貨視窗、郵費規則、退款週期,消費者經常“一臉懵”。新規要求:電商必須以“易於訪問”的方式清晰展示退貨和退款政策,提升網購透明度。
“先買後付”曾被視為金融科技創新的代表:無信用卡也能分期購物、無利息就能先買再付。但隨著使用者大量集中於年輕人、低收入群體,金融過度消費風險迅速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