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蘇州中心,我突然明白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道理

先說說今天的股市哈,12月9日129,大盤基本上是四六行情。三市一共成交16615億,而前一個交易日是18179億,縮量明顯
說實在的,上午收盤前突然跳水,讓我小出一身冷汗:難道調整要來了?但是下午居然震盪拉起,總體還行。看來,《新華社文章透露出的三大重要訊號》正在起作用,牛市再次確定無疑
當然,不排除近期仍然會繼續調整哈。
但是收盤後迎來“史詩級”利好,重要會議今天召開,恒生指數尾盤暴漲!收盤漲2.76%!
富時中國A50期貨CFD居然大漲4.03%,太火了!
因為重要會議又提出一堆利好!看來前幾天一系列新華社的文章,確實具有前瞻性。而股市,已經在提前表現!而且還將繼續表現!
槓桿用足沒說的,搶糧搶錢搶地盤!
這幾天國際上發生的大事是敘利亞阿薩德跑了,他跑到了俄羅斯。敘利亞首都已經被反政府武裝佔領。聽到這個訊息,老鄧實在忍不住要笑。
笑什麼呢?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覺得杭州靈隱寺實在太不值了。杭州是個好地方,每次去我都流連忘返。但是現在一想到靈隱寺,我就像吃了蒼蠅一樣,順帶想到杭州都覺得不舒服了

好了,該本文正題了。
大家還記得我之前提過的蘇州中心嗎?“蘇州中心”不是蘇州的中心,而是金雞湖邊的一個超大規模的商業中心,旁邊就是東方之門,俗稱秋褲樓或大褲衩,我在《風景這邊獨好》中專門講過,生意好得要命。
上個週六我兒子過生日,一起在蘇州中心吃了頓烤肉。三個人花了大約400元,還是很爽的。蘇州中心依然人潮湧動。我們吃的那家店滿員。
但是出來後我看到了蘇州中心東北的一塊地正在建設,這讓我很不爽。
因為這塊地以前是綠地,但是ZF一看蘇州中心生意很好,就把這塊地給扒了,目前正在建一個所謂的“超塔專案”顯然,ZF覺得這裡寸土寸金,留作綠地太可惜了,不如繼續做新的商業設施以後出租或自營繼續掙錢。
這塊地可不小,面積將近一萬平米。而蘇州中心人多的時候經常停不下車。所以如果這塊地種上大樹,然後空地停車,停個四五百輛車和幾百輛電瓶/腳踏車沒有問題,還綠樹成蔭。這樣停車的問題就解決了,顧客會更舒服,商場的生意也會更好。
但是現在要營建新的商業專案,這意味著顧客始終面臨車位不足的問題,而新開的商業也會分流顧客,可能會造成蘇州中心大廈的消費不足。
我很納悶ZF怎麼就不能給商業中心留足車位?這不僅僅是蘇州中心的問題,蘇州很多商業中心都是這樣,停車是個大問題。

沒有足夠的車位,電瓶車也一樣。

比如相城區新開的“天街”商業中心,今天我還從那兒過,上百輛電瓶車不得不停在馬路上。而“天街”就在“天弘”邊上,“天弘”本身規模就不小,火了就在旁邊弄個“天街”,兩個商業中心加起來,規模異常龐大。
但是顧客的車停哪兒?兩大商業中心能否有足夠的客流呢?
長期來看,顯然不太可能。
即使能維持,周圍幾公里的其他商業中心怎麼辦?
我覺得這可能是全國所有城市都有的問題,那就是:
一旦某個商業中心火了,ZF會在旁邊不斷蓋樓,讓商業中心變得更大。更多的商鋪以及停車問題,會造成每個商鋪的客流相對不足,於是商鋪和顧客都覺得不舒服。商家最終會在盈虧邊緣掙扎。
但ZF不管那麼多,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定要儘量賣掉蓋房,ZF把錢掙了再說。至於顧客和商鋪,管它呢。或者說,顧客和商鋪的舒服只能排第二位,最重要的是ZF一定要賣地掙錢,先保證自己掙錢再說。
領導幾年換一個,新領導只管自己,哪兒管以後。
大家知道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嗎?

問題大了!

因為在生意好的時候,ZF拼命賣地蓋房。但經濟是有周期的,以後一旦生意差了呢?

別說這不可能。人口和商業始終是流動的。以後人群一旦不來光顧,就會造成更大的蕭條

舉個例子,觀前街是蘇州最火的商業街。它的南邊不遠,有一塊地方有十幾個酒吧。以前經濟好的時候,外國人和國內年輕人很多,這裡也是蘇州極少的夜生活地區。但是現在這些酒吧,全都倒閉了。

全倒,一個不留。
上面這個圖,放大可以看到一個酒吧還刻著北京夜裡10點,和蘇州、東京、紐約、巴黎的相應時間,可見是面向全球消費者的。但是它倒閉了。
道理也很簡單,現在外國人少多了,年輕人也缺乏消費能力,這些酒吧就開不下去了。
觀前街依然很火,但離它不遠的酒吧區,涼透了。
寸土寸金的地方,就這麼浪費了。
推廣到全國,推廣到房地產,那就是:
2021年以前各個地方ZF拼命賣地蓋房。
最搞笑的是重慶。有個房產大V叫什麼神的,曾經很看好重慶。他有幾十萬粉,曾經帶著幾百人去重慶買房。在他的影響下,全國到重慶炒房的估計有萬人之多,我知道的另一個財經大V也在那兒買了房子,不過這貨現金流充足,房子跌了不賣,現在收微薄的租金,還算湊合。
重慶市ZF一看房子供不應求啊,那就繼續賣地蓋房!
但是景氣週期過了之後,重慶的房子多如牛毛,房價也最為疲軟了

全國都一樣,重慶只是最有名的之一。
也就是說:地方ZF一看房地產很火,越來越火,於是更加拼命賣地蓋房。那麼當房地產不行了之後,爛尾一堆,房價疲軟。

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個狀態?根本原因是什麼?

根本原因是:
地方ZF的利益和百姓、商家是不一致的。
改開初期,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因為都想發展經濟。當時城市化剛開始,賣地蓋房大家都得好處。
但是當經濟走過拐點之後,雙方的利益就不一致了。
地方ZF本身必須考慮收支,一大幫ZF人員要養活呢,所以仍然要儘量賣地蓋房。ZF會在景氣頂點賣出大量的地,這就加劇了後來的蕭條。
依老鄧看,全國能不斷賣地蓋房的只有一個城市,那就是上海。
上海是扛逆週期最強的城市,因為它是長江出海口,這裡有全國最密集的人口,水土等條件也是全國最好。
其他都不行,包括北京、深圳。蘇州就更不行了。
難道僅僅是房地產嗎?錯。
ZF投資的各種產業也是一樣。這方面合肥是先鋒。
比如光伏、汽車,甚至量子通訊,合肥都走在全國前面。地方ZF成立了風投基金,專門投資各種先進產業。以後企業上市,合肥風投獲利退出,賺錢都賺瘋了,這方面充分享受了紅利。
合肥也讓其他地方ZF看到了榜樣,於是有樣學樣。
合肥不是最早這麼搞的,但卻是最成功的。
於是,新能源車、晶片產業、光伏、電池,全國幾十個大城市紛紛成立風投,有樣學樣。
按照付鵬的話,這就把三十年的產業,做成了五年。五年肯定是誇張了,但性質就是這樣:極大縮短了一個行業的週期。
比如新能源車,全國投資了何止上萬億?很多都是地方ZF的投資基金在投,這讓全國冒出了上百家做新能源車的車企。但是過去十幾年新能源車的市場雖然始終在迅速擴大,卻仍趕不上產能的增速。
於是市場快速飽和,只能價格戰了。
而價格戰會讓新能源車企大量虧損。最終是前三名掙錢,其他虧損,倒閉或即將倒閉。因為企業沒有利潤積累。
比如現在就比亞迪掙錢,但比亞迪的債務也很多,佔資產的將近80%。別的車企更慘。
但是這些車企很多都拿了地方ZF的投資。地方ZF的錢又來自於賣地收入和銀行貸款。於是如果這些車企以後倒閉,就是爛賬一堆。
因為這些企業還沒掙到錢,就遭遇慘烈的價格戰了,無法償還投資。
寫到這裡,就牽涉到地方債

了。

你看看,這個話題越說越遠,越說越寬。
也就是說,隨著經濟週期拐點的到來,地方ZF的利益早已和民眾、企業不一致了。但是全國的地方ZF一起發力,憑藉強勢地位,很快就會把一個行業做到過剩。
於是大家都不掙錢,爛賬一堆。地方債務更是高企。
除了國家嚴格控制由幾家做的行業,比如石油,絕大部分行業都是這樣。
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行業最終會陷入慘烈的價格戰,企業嚴重虧損,最終是地方嚴重虧損。
於是,蕭條期會很殘酷,很漫長,爛賬也無法解決。
那麼地方ZF虧損了怎麼辦?
兩個辦法。一個是向上面要錢,轉移支付之類的。另一個是讓這些企業上市,由股民買單。
但這些仍然不是長久之計。那麼,最終怎麼辦?
長期來看,只能用更多的錢來稀釋壞賬了。
當然,這是國家層面的事情。因為國家不可能看著地方ZF入不敷出,連運轉都困難了,所以國家必然出手。現在就是這樣。
那麼,進一步想想,以後社會的狀態又會如何呢?又該怎麼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已經開始了很多年的迴圈?
寫到這裡,本文已經有點長了。大計方針也不是我能說的。我只能想: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該怎麼辦?
最後,堅定信心: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誰也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勝利前進的腳步!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