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放水的今天,投資最重要的考量是什麼?

也許是昨天高開低走太傷人了,所以今天(12月11日)主力比較呵護大盤,七漲三跌。保險、銀行走弱,而昨天強勢的商業連鎖、酒店餐飲繼續強勢。
全天成交17986億,而昨天是22282億,縮量明顯。
大盤看似還湊合,那我還會維持昨天《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局!》的判斷嗎?
是的,老鄧繼續維持。
也就是說,至少未來幾天,大盤不會好,不排除至少有一天的大跌。
因為昨天走弱的證券出貨30多億,今天再次出貨45億。

另一個原因是:主力今天故意壓保險和銀行,這兩個板塊對指數貢獻很大。與此同時大量個股反彈,顯然是為大跌做準備,那時銀行保險又可以出來撐指數了

第三個原因,聯儲17日很可能加息,我們還有重要會議在下旬召開,所以需要提前打壓。一旦聯儲降息,人們就會對我國繼續降息降準充滿期待,何況已經說了要“適當寬鬆”了。那時大盤可能會呼嘯而上,甩掉短線看空或做T的。

以上都是個人猜測,不見得準哈。

這肯定是一輪牛市,因為不斷降息降準,貨幣和財政政策都更加積極。這個大方向一定要看到,不要被短期的漲跌所影響。
但是,牛市中到底拿住哪些股票心裡更穩當呢?
有人說半導體、晶片、AI之類。有道理,因為這是國家支援的方向。但是這些股票的估值早就很高了,我又不善於投機,所以實在不敢買。
那怎麼辦?
各位,如果對我後面的內容有興趣,可以先讀讀我上上一篇文章:《逛蘇州中心,我突然明白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道理》。這是我近期的力作之一,而且篇幅也不長,講得通俗易懂哈。
我先說說此文的結論吧:
無論是房地產還是各種所謂的先進產業,體制決定了這些行業最終都會被玩兒壞。也就是最終這些產業都不會掙錢,甚至虧損嚴重。
那麼,我們作為投資人,如果長期在一個行業裡不出來,過了風口之後就會面臨長期虧損,至少是不掙錢。
而且由於各個地方ZF的產業投資基金紛紛投資,導致一個三十年週期的行業被玩兒成五年。也就是說,風口期很短,而且是資本和ZF吃大頭,上市之後散戶也就喝口湯,但大多數人都是接盤的。
現在其實很多地方ZF的投資基金也是虧的,因為幾十個城市都在搞,都在投資所謂的先進產業。一個行業裡的新企業成百上千家,但市場上能殺出來的頂多兩三家,所以絕大部分都是虧的。於是這些企業只能上市,希望靠散戶讓這些投資基金賺錢。

以前的中小板、創業板,現在的科創板、北交所,就是幹這個的。

所以大量企業最後退市也是沒辦法,因為根本玩不下去。今年吳大掌門為什麼手那麼狠?因為很多企業在股市上已經毫無意義,反正錢早就搞到了,或者一地雞毛,還是走人吧。

至於散戶的損失?沒人拿槍頂著你的腦袋讓你買股票,所以絕大多數情況只能自認倒黴了。

重申:所有競爭性的行業最終都會玩兒壞。

我舉個蘇州房地產的例子吧。今天蘇州拍賣了吳江一塊地,容積率1.05,準備搞大平層別墅的,大家知道成交價嗎?

底價成交。樓面價18800元/平米,由地頭蛇蘇州吳江城建、蘇河置業聯合競得。只拍了一輪!
位置不是很好,大家看看位置:
看出名堂了沒有?
你不需要對蘇州樓市有多瞭解,就能看出這塊地的東邊已經有密密麻麻的樓房了。現在在向西發展。看這趨勢,ZF不把這些綠地和農田不蓋滿房子不會收手。
蓋滿之後呢?再向別的地方發展。只要能賣地,ZF會一直蓋到房子爛大街為止。而如果進行競拍,總會有個別頭腦發熱的房企賣地的。
現在樓市趨勢不是大平層別墅嗎?相當於黑白電視改彩電。老房子拆遷成本如果很高,或者旁邊的房子都是十年以內蓋的,還不能馬上拆遷,那就不斷用新的土地蓋新房。
所以,大平層別墅如果不在熱門、稀缺地段,也很難長期保值。
但問題是,哪些地段才是真正長久的熱門稀缺地段呢?
如果你對一個城市沒有非常深入的瞭解,根本不知道。
因為不僅要看這個地段本身,也要看整個區、整個市的情況。甚至要看長三角、看全國。
舉個例子,蘇州相城區的“活力島”,十幾年前推出時房價很高,碾壓周邊。因為它是“活力島”,在一個湖的中間,有橋和外面連著。看起來很安全,環境也很好,房子在當時也算時尚。所以推出時供不應求,房價在相城算是很牛的。
但是現在早涼了。房價比高峰時跌了一半。
因為那塊地方的周邊始終沒發展起來,而且後來發現出行購物不太方便,汽車出口就一個,人氣始終不足。現在隨著“房地產2.0”的到來,過去的戶型也落伍了。
而且相城蓋了大量的房子。蘇州幾個區,相城蓋房曾經是最猛的。所以活力島現在已經落魄了。
所以“現在好的房子,未來不一定好。選房是個技巧活,一定要地段好,而且是長期好,因為這樣才有稀缺性,才能對抗ZF的不斷賣地蓋房的舉措。
稀缺性!這就是本文引出的關鍵詞!
也就是說,在所有競爭性行業最終都會被玩兒壞的前提下,選房一定要有真正的稀缺性!
對於蘇州來說,最稀缺的就是雙湖板塊。就是下圖中的紅圈區域。
因為這些區域面積不大,而且處於兩湖之間,主幹道附近,風景優美,交通方便,旁邊還有一個山姆會員店。所以這裡的別墅大平層一平米至少十幾萬。
最近這裡一個樓盤推出4000萬的豪宅,這價格可以和上海看齊了吧?一輪全部賣光!有一半買家是上海和浙江人。
所以即便ZF再瘋狂賣地蓋房,像雙湖板塊這種真正具有稀缺性的房子,又是別墅區,才真正能抗通脹。
但是這種地段,太少了。
難道僅僅是房地產嗎?選股票也是一樣哎。

既然在老鄧的法眼裡,光伏、汽車、晶片乃至AI,最終都會被玩兒爛,那麼股市裡什麼股票才有稀缺性?

我越想越覺得,銀行股

具有真正的稀缺性。

這當然是因為,上市的銀行是稀缺的
中國有很多銀行,三四線的城商行、村鎮銀行多得很,但是42家上市銀行,是稀缺的。

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太會上市新的銀行。可以這麼說,銀行股比白酒股更稀缺。

銀行股的估值也很低。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時代,銀行更顯稀缺。

金融的主動脈,足夠稀缺!這就是老鄧的觀點。
另外,煤炭也具有相當的稀缺性。因為我國仍必須用煤炭,而煤企早就不能隨意搞了。
也許你不認可我“銀行是稀缺的”的觀點,但你一定認可我的“現在投資一定要投資稀缺性的東西

”這個觀點吧。

這種稀缺性,是ZF無力稀釋的,或者不想稀釋的。
是真正的稀缺!
黃金

,肯定是稀缺的
。所以黃金肯定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

本文的文眼是“稀缺性”,在貶值時代,一定要認真思考,投資真正具有稀缺性的東西。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