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瀚川智慧(688022.SH,股價13.17元,市值23.16億元)釋出公司提起訴訟的公告,涉案金額約6087.99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瀚川智慧稱寧德時代(300750.SZ,股價266.99元,市值1.22萬億元)及其子公司未按照合同及訂單約定履行相對應的付款義務。

從“優質客戶”到產生糾紛
此前,瀚川智慧在公司公告及投資者調研中,多次提及寧德時代。例如,在2024年半年報中,瀚川智慧稱,在新能源業務領域,其獲得了寧德時代等優質客戶。
而此次瀚川智慧提起的訴訟,主要是換電站業務導致的糾紛。
近年來,寧德時代持續在換電領域發力。今年5月18日,寧德時代宣佈,將在2030年建成覆蓋全國80%幹線運力的“八橫十縱”換電綠網目標,以及推動重卡電動化三年內跨越50%的市場滲透率目標。
按照瀚川智慧的公告,其與寧德時代之間展開換電業務的合作較早,可以追溯至2021年。記者注意到,雖然從寧德時代這樣的行業巨頭拿到了訂單,瀚川智慧的換電業務發展得並不理想。
2024年,瀚川智慧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64.61%。瀚川智慧解釋原因之一為公司針對新能源業務的電池裝置和充換電裝置進行了戰略性收縮調整,影響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情況。
“當前新能源鋰電行業內卷嚴重,公司新能源電池裝備和充換電裝備業務近年來發展不及預期,較大程度影響公司利潤和現金流。”瀚川智慧表示。
瀚川智慧在2024年年報中稱,公司對前期新能源佈局中的電池裝置業務和充換電裝置業務進行戰略性收縮,並將兩業務部整合為新能源事業部,降低資源消耗,停止不盈利的專案接單,及時止損;同時專注於海外高階客戶,如松下集團等,提升該業務的訂單質量與盈利能力。
此外,記者注意到,瀚川智慧的募投專案——“智慧換電裝置生產建設專案”原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日期是2024年底,但已延期至2026年6月末。
瀚川智慧在相關延期公告中稱,在當前階段,重卡換電及乘用車換電市場因換電標準體系未統一,換電站投資建設成本較高等問題,仍未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下游客戶對換電站等投資建設相對審慎,導致專案實施過程中,換電專案發展不及預期。

稱拖延付款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約
5月23日,瀚川智慧公告稱,其近日收到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法院、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和福州仲裁委員會出具的案件受理通知。
瀚川智慧在公告中稱,其與寧德時代及其子公司時代電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電服)和時代騏驥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就換電站先後簽署多份合同及訂單。
“公司按照合同及訂單約定履行了交貨、安裝除錯等義務,寧德時代及子公司將裝置投入運營,卻未按照合同及訂單約定履行相對應的付款義務,其拖延付款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約。為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及股東利益不受侵害,公司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瀚川智慧表示。
根據公告,瀚川智慧披露了公司與寧德時代及其子公司的四起訴訟案件,其中,涉及金額較大的是瀚川智慧與時代電服簽署的相關合同。
瀚川智慧稱,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期間,被告時代電服與其先後簽訂了17份採購換電站裝置的訂單。
“這17份訂單約定了標的物資訊、單價、數量、金額、貨物交付、付款方式、爭議管轄等具體合同條款,累計總金額約8178.78萬元。”瀚川智慧稱。
瀚川智慧表示,其向時代電服陸續交付標的裝置,時代電服也陸續向其支付3886.9萬元貨款。
“被告(時代電服)已將裝置投入經營,但各份訂單項下被告仍有應付款項未及時支付,被告時代電服拖延付款的行為構成嚴重違約。”瀚川智慧稱。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訴訟案件已立案受理,尚未開庭審理,本案後續的審判結果、判決執行情況均存在不確定性,目前無法預計對公司本期及期後利潤的影響,實際影響以法院最終判決為準。”瀚川智慧表示。
5月23日晚,記者向寧德時代方面採訪此事,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回應。
(宣告:文章內容和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趙李南 朱成祥
編輯|程鵬魏官紅 杜波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