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人老實種地,東方戰略智慧,改寫全球農產品權力地圖

短短3天時間,至少40艘裝滿大豆的貨船從巴西駛向中國,這是近20年單週採購量的最高紀錄。
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的“去美國化”程序加速。
以前,我們每年要花至少120億美元從美國買大豆,規模基本是3300多萬噸以上,從去年開始,美國的訂單暴跌,丟失的訂單去哪了呢?巴西。
從巴西購買的大豆數量從之前的不到5000萬噸漲到了7000萬噸,今年,這個數還得漲。
為了避免過度依賴,東方戰略智慧早就開始佈局,推動農產品進口多元化,不知不覺間,已經改寫了全球農產品權利地圖。
巴西頂替了美國,成了我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

2016年到2024年,美國在中國大豆進口市場上的份額從40%大幅減少到18%。我國對美國的依賴降低了,但美國對我們的依賴沒有降低,18%,我國依然是美國大豆的最大客戶。
關稅戰開打,最大受害者就是美國種地大戶,農產品本來就沒多大利潤,加了245%的關稅後,中美農業必然脫鉤。
玉米、大豆、小麥、牛肉等各類農產品,加上關稅,價格翻幾倍,誰還會買。順應天時,老天爺都會出手幫助。
這場關稅戰的玄妙之處就在於時間,假設,特朗普在今年9月發動關稅戰,我們還真不好找第二個供貨渠道,因為9月以後,全球只有美國大豆可以滿足中國需求。
可特朗普偏偏選在4月,這個時候的巴西,正趕上大豆超級大豐收。今年產量能突破1.6億噸。哪怕一粒豆子都不從美國買,巴西也能餵飽全中國!
而且還不用擔心巴西趁機漲價,因為我們還有備選:阿根廷。
阿根廷一年大豆產量也有5000萬噸。供大於需,價格漲不上去。巴西簡直樂開花了,甚至想給特朗普磕頭感謝,特朗普腦子一熱,要把巴西送上全球第一農產品出口國的寶座。
因為美國有的,巴西全都有,美國產量大的,巴西產量更大。
去年,美國大豆收成1億噸,巴西1.6億噸。美國牛肉產量1200萬噸,巴西牛肉也有1200萬噸。
小麥產量美國5400萬噸,巴西小麥800萬噸,除了小麥產量低點,其他農產品,巴西都能替代。
小麥去哪買呢?就在咱們邊上,俄羅斯是全球第一大小麥出口國。
巴西是第二選項,我們還有第三選項,烏克蘭。烏克蘭一年玉米產量2500萬噸,小麥還有2800萬噸。
牛肉我們也還有阿根廷備選,一年產量超過300萬噸。不買美國櫻桃,智利的車釐子管夠,不進口美國牛肉,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搶著賣牛肉。
以後,不用吃美國櫻桃了,直接改吃智利車釐子,也不用吃美國牛肉了,巴西、阿根廷牛肉物美價廉。
之前,水產品我們從美國進口的也不少,還是美國第一大鱈魚進口國。
水產品也在被替代,俄羅斯帝王蟹,烏克蘭鱈魚,越南蝦類、寮國巴沙魚,澳洲大龍蝦等,都在取代美國。
現在的情況是,美國種地大戶留出來的市場空白,俄羅斯、烏克蘭、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越南搶著瓜分。
美國主動退出了一個14億人口的超級大市場。一旦退出,再想爭取中國市場,就得和巴西,阿根廷、烏克蘭、澳大利亞打價格戰。價格肯定是甲方說了算。
此戰之後的未來,種地大戶美利堅,將變成中國人的大糧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