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長的當下,Opower以其創新的資料驅動解決方案,為全球眾多公用事業公司和家庭使用者帶來了深刻變革。自2007年成立以來,這家專注於能源資料分析的公司,透過服務於公用事業公司,成功地為數千萬家庭提供了節能智慧方案。2016年,Opower被全球軟體巨頭甲骨文以5.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一舉措不僅標誌著Opower商業旅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預示著其解決方案將與甲骨文的雲服務平臺深度融合,進一步擴大其在全球公用事業行業的影響力。本文將剖析Opower創立及發展的過程,以及其商業模式如何為公用事業公司和消費者創造價值,同時分析該公司在甲骨文旗下如何實現業務的進一步擴充套件和深化。
文|李錫雯 編輯|謝彬彬 <<<<
來源|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
Part 1 公司簡介
1.1公司概況
成立於2007年的Opower,是一家源自美國的家庭能源管理和資料分析公司,專注於為公用事業領域提供基於“軟體即服務”(SaaS)的客戶解決方案,旨在增強公用事業公司與客戶的互動,同時促進能源使用的高效管理。2014年4月4日,Opower在紐交所上市;2016年5月2日,全球企業級軟體巨頭甲骨文公司宣佈收購Opower。收購完成後,Opower的全系列產品被整合進甲骨文旗下的全球公用事業業務部門(Oracle Utilities global business unit),繼續在更廣闊的平臺上發揮其技術與服務優勢。
Opower運用自主開發的軟體,對公用事業公司的能源資料進行挖掘與分析,為使用者提供一整套適合於其生活方式的節能建議。具體來說,Opower利用人工智慧、行為科學和資料分析技術幫助人們節省能源,參與數字化互動,為不同家庭提供高度定製化和需求靈活性計劃,例如,瞭解每個家庭擁有的電器並將其作為家庭能源使用的一部分進行細化分析。此外,Opower還致力於促進電動汽車的採用,併為車主提供個性化的能源使用建議。
回顧Opower公司的發展歷程,從2007年的初創到成為公用事業領域內客戶參與解決方案的領軍者,再到最終被甲骨文公司收購併融入其全球業務體系,每一步都見證了其創新精神與行業影響的深化。最初,Opower憑藉其前沿的SaaS平臺,改變了傳統公用事業公司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透過資料分析與行為科學的結合,有效促進了能源節約與消費者能效意識的提升。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充套件和技術的迭代升級,Opower不僅在美國市場站穩了腳跟,還成功拓展至國際市場,如英國、日本等地,逐步構建起全球化的服務網路。其成就不僅體現在技術產品的創新上,更在於推動了整個公用事業行業向更加智慧化、可持續方向的轉型。而2016年被甲骨文收購,則標誌著Opower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技術與理念在更大的平臺上得以傳承和發揚,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引領公用事業客戶體驗與能源管理的革新潮流。
1.2發展歷程
1.2.1 創立與早期發展
2007年,同為哈佛校友的Daniel Yates 和Alex Laskey一同創立了Opower。在創辦Opower之前,Laskey的工作重心是參與政治競選活動,然而幾乎每次都是敗選。2006年,Laskey從事公共意見研究和關於選民對環境及能源問題態度的民調工作,這些工作激發了Laskey對氣候變化的認識以及希望對此做出改變的想法。Laskey曾在採訪時向CNBC表示,政治民調還讓他了解到,儘管“氣候變化”在2006年是一個高度政治化的問題,但彼時幾乎所有美國選民都認同“節約能源”和“不浪費”的理念。
正當Laskey醞釀創業思路之時,他聯絡到了大學時期的好友Yates。Yates有過一次較為成功的創業經歷,他曾創辦一家教育軟體公司Edusoft,並在2004年被霍格頓·米弗林出版社以4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二人一拍即合,決定開展一項與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專案,Opower由此誕生。

圖1 Opower聯合創始人Daniel Yates(左)與Alex Laskey(右)
(資料來源:Harvard Magazine)
在受到谷歌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新聞的啟發,以及瞭解到紐約市節能冰箱更換專案對低收入家庭產生的顯著節能力度,Laskey意識到提高能源效率雖看似平凡卻蘊藏巨大潛力。他同Yates與公用事業公司及政府合作,針對公用事業公司需達成的節能目標,為他們提供一個結合行為科學與資料分析的平臺,平臺生成的個性化能源報告將消費者的能源使用情況與其鄰居的能源使用情況進行比較,以此激勵消費者節約能源。Opower成功推動了得州的能源效率立法,並在2007年贏得首個客戶–薩克拉門託市立公用事業區。Opower也獲得了包括奧巴馬政府在內的高度認可,強調了其作為清潔能源經濟未來代表的重要地位。
1.2.2 快速擴張與上市
Opower選擇與公用事業公司合作的策略讓其迅速發展。截至2013年底,公司在8個國家擁有了93家公用事業客戶,其中包括美國前10大公用事業公司中的8家,覆蓋了全球3210萬電力消費者。公司表示,2013年已幫助節省超過1900吉瓦時的能源,按照美國平均電價計算,相當於節省了2.34億美元。
2014年3月,Opower向SEC遞交上市申請,計劃透過IPO籌集1億美元的資金,用以償還初始投資者並支援公司擴張計劃。根據其S-1檔案,公司因持續擴張2011-2013年虧損金額分別為2130萬美元、1233萬美元和1416萬美元,但其營業收入也從2011年的2875萬美元躍升至2013年的8870萬美元。但是,Opower的收入來源十分集中,其90%以上的收入來自公用事業訂閱服務,並且大部分收入來自美國頂級公用事業公司。具體來看,2012年和2013年,該公司十大客戶為其創收的比重分別高達61%和62%,其中,美國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太平洋煤氣與電力公司(Pacific Gas and Electric)以及Exelon,這三大企業分別貢獻了15%、13%和11%的收益,合計佔到Opower總收入來源的三分之一以上。
經SEC批准,2014年4月4日,Opower於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發行價19美元,開盤價高出發行價31.6%(25美元),全天售出約670萬股,最終收於23.09美元。首日發行為Opower募資1.16億美元,並將其估值推高至接近11億美元。然而,從Opower上市後其股票在二級市場的交易表現來看,股價總體處於下行趨勢。直至2016年5月2日,甲骨文宣佈收購Opower,當天公司股價暴漲30%,並且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成交量,表現出投資者對於這一訊息的熱情反應。

圖2 Opower上市後二級市場交易表現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investing.com歷史資料製圖)
從上市後Opower的財務狀況來看,相較2013年,公司在2014-2015年收入增速持續放緩(2013-2015年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71%、45%和16%);與此同時,虧損規模卻持續擴大,2013-2015年公司虧損額分別為1416萬美元、4175萬美元和4486萬美元。快速上市一方面為Opower帶來了透過公開市場迅速募資的好處,另一方面也讓投資者對其財務狀況的不確定性有了更加充分的瞭解,並對此表現出擔憂情緒。
1.2.3 轉型與整合:加入甲骨文
緩慢的銷售週期和虧損狀況使Opower的股價持續走低,迫使公司剝離恆溫器業務並擴充套件到提高能源效率之外的領域。2016年5月,Opower宣佈裁員7.5%,以削減研發支出(當時已達1億美元,而2015年營業收入為1.5億美元),並精簡銷售和營銷團隊。5月2日,甲骨文宣佈以5.32億美元(每股10.3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家公司,公眾才發現這些削減似乎是為甲骨文的收購做準備,而非為了提升盈利能力做出的努力。
儘管如此,市場普遍對這次交易表現出積極情緒。甲骨文作為年收入接近400億美元的頂級軟體供應商之一,擁有專為公用事業行業定製的一整套產品和深厚的公用事業客戶基礎,這將幫助Opower"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發展。此外,電力行業的銷售週期通常很長,Opower可以憑藉甲骨文強大的銷售渠道縮短銷售週期。再者,此次收購還有助於Opower擺脫其僅作為一家能源效率公司的刻板形象,從而被視為面向公用事業企業的企業級軟體即服務提供商。
對於甲骨文來說,雖然Opower營收較少,但其強大的客戶細分工具將為甲骨文帶來新的產品優勢;並且,Opower吸引了代表6000萬終端使用者背後的頂級公用事業客戶,同時帶來了豐富的研發經驗,這對甲骨文的產品完善具有價值;此外,Opower的平臺處理了超過美國40%的居民能源消耗資料,如果甲骨文能利用這些資料開發出更多應用場景,將為甲骨文進一步深入公用事業行業創造重大機會。
成為甲骨文的一員後,Opower的解決方案被整合進甲骨文的雲服務平臺,進一步強化了甲骨文在公用事業行業的解決方案能力。在此階段,Opower繼續深化其在客戶參與、需求靈活性以及能效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同時藉助甲骨文的全球資源和市場覆蓋,實現了更廣泛的服務範圍和業務拓展。截至目前,Opower已為全球超過175家公用事業公司提供服務,藉助家庭能源報告、公平且可負擔的能源方案、行為(能源)負荷調整、前瞻性的報警系統以及數字化自助服務解決方案,助力使用者降低能源消耗。
Part 2 商業模式
2.1 目標客群:公用事業公司
Opower將自己定位為“公用事業雲計算軟體提供商”。這意味著它主要面向B2B市場,即直接與公用事業公司合作,而不是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
在美國,公用事業公司不僅是提供電力、天然氣、水供應和廢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服務的企業,還需遵循各州嚴格的環保標準,致力於脫碳和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以保護環境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在越來越嚴格的節能立法推動之下,公用事業公司不得不轉變過去基於電力銷售的商業模式。倘若不做出改變,所有分散式發電公司就會開始剝奪他們的客戶,而公用事業公司的電網成本將持續攀升,成本效率將變得越來越低。基於這種情況,公用事業公司只能選擇進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將費率保持在足夠低的水平,然後在引入更具成本效益的可再生能源後,再重新提高費率。資料顯示,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和風能專案的單位裝機成本效益比分散式太陽能(如居民屋頂太陽能板)高出三倍之多。截至2021年,為三分之二的美國消費者供電的30多家公用事業公司已制定了旨在減少氣候變化影響的目標 。因此,公用事業公司迫切需要像Opower這樣的科技公司,透過提供資料分析和行為科學的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消費者的能源使用模式,從而設計出更有效的節能方案和激勵措施。
除此之外,受到來自新能源供應商、獨立發電商、能源服務公司等競爭對手的挑戰,部分公用事業公司正在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轉型。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公用事業公司一直在幕後默默且可靠地供電,如今消費者擁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他們普遍對現有公用事業公司的印象較差。Opower的“資料驅動的能源效率策略”是“公用事業公司與客戶關係軟體化”的一部分,幫助公用事業公司利用數字化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以此減少客戶流失。
2.2 平臺功能
Opower的商業模式是基於對大量住宅用電資料的分析,結合美國人口普查和天氣統計等資訊,幫助電力公司更精確地定位其客群,並提供定製化資訊來指導如何減少能源消耗。
業務流程上,Opower與公用電力公司合作,獲取家庭消費者的能源使用資料。其次,Opower結合大資料方法和行為科學理論,對這些資料進行深入分析,以瞭解消費者的用電行為並提供節能方案。最後,基於資料分析結果,Opower為使用者提供一整套適合其生活方式的節能建議,旨在幫助使用者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從平臺功能上看,其一,平臺提供SaaS產品:Opower為公用事業客戶開發了一個全面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產品,不僅提供能源消費賬單,還透過線上平臺如Opower4提供進一步的分析和建議。其二,平臺提供個性化賬單:Opower的一項創新服務是提供個性化的電力賬單,不僅展示了家庭的基本負荷、製冷、採暖等能耗資料,還透過柱狀圖等形式與鄰里的能耗進行比較,並根據使用者的能耗情況,在賬單上印上“笑臉”或“愁容”的圖示,以增加使用者的節能動力。其三,平臺提供良好的使用者溝通渠道:Opower透過多種渠道與使用者進行溝通,包括傳統的紙質郵件、短訊息、電子郵件和線上平臺等,以確保使用者能夠及時獲取節能資訊和反饋。其四,平臺應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Opower的產品和服務利用了人工智慧、行為科學和資料解聚(disaggregation)技術,幫助使用者節省能源,並參與數字化互動。
2.3 用例分析
以Opower最大的客戶美國國家電網為例。該公司宣佈計劃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為此該公司建立了一個發展框架,概述了他們將重點關注的10個領域,以實現他們在交通、供熱和發電需要達成的脫碳目標。而在這些計劃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透過提高能源效率來減少消費者需求,他們堅信,“能源使用者才是變革的推動者”。透過使用Opower開發的人工智慧和行為科學分析平臺,美國國家電網向消費者傳送簡單易懂的能源報告,為其提供定製化節能建議。透過簡化流程,消費者只需點選一下即可訪問網頁以請求家庭能源審計,這使審計數量增加了5倍。此外,美國國家電網還以此倡導電網現代化和智慧計量,以便為客戶提供更多有關其能源使用的資料分析。例如,當美國國家電網檢測到使用者在家中為電動汽車充電時,他們會向其傳送一天中最佳充電時間的建議。有了更好的技術,消費者能夠更好地控制能源使用,並上調他們在非高峰時段的使用頻率。
美國國家電網與Opower合作已有約13年。自雙方合作以來,美國國家電網已幫助其客戶節省了約4太瓦時的能源,這相當於胡佛水壩的年發電量。
Part 3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與技術領域數字化、智慧化趨勢的加深,為Opower持續影響公用事業行業的變革提供了契機,推動能源消費向更高可持續性和效率邁進。在技術整合方面,Opower規劃深化人工智慧、大資料及行為科學的應用,不僅限於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亦探索這些技術在電網管理最佳化、能源需求預測及清潔能源整合中的作用。與甲骨文的整合預期將使解決方案更趨完善,實現從後臺運營至前端使用者體驗的無縫連線,為公用事業企業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轉型途徑。在國際化與市場深化戰略上,Opower有望利用甲骨文的全球網路資源與行業影響力,擴充套件其國際市場版圖,特別是在那些積極向能源轉型和提升能效標準的國家。同時,深化既有客戶合作並開闢新市場,將有助於其節能理念和解決方案的全球化推廣。
然而,隨著能源科技的快速發展,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在智慧家居和能源管理領域,新進入者可能採用更先進的技術或更具吸引力的商業模式,威脅到Opower的市場份額。此外,全球經濟波動和政策導向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公用事業公司的投資決策,進而影響Opower的業務拓展和收入穩定性。例如,經濟衰退可能導致家庭減少能源升級的投資,政策變動可能影響對能效專案的補貼和支援。並且,作為處理大量敏感使用者資料的公司,Opower面臨嚴格的資料保護和隱私法規要求。任何資料洩露事件都可能損害公司聲譽,並導致法律後果。
面對未來挑戰,包括複雜的能源市場動態、政策環境的變化和新興技術競爭,Opower必須保持其靈活性與創新能力,緊跟市場需求,確保資料安全和使用者隱私,以此建立更強大的信任基礎。自Opower加入甲骨文體系後,外界獲取其詳盡資料和資料的途徑變得相對有限,因而對其當前的業務戰略及盈利表現難以進行深入剖析。然而可以明確的是,依託於甲骨文的廣闊平臺,Opower獲得了拓寬商業視野和市場佈局的寶貴機會。
*本文版權歸“未央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開通白名單請在評論留言,轉載時在文首註明來源及作者。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