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獨立主權國家(面積僅0.44平方公里),但是卻擁有超高的人均GDP!
它四面被義大利羅馬所包圍,是著名的 “城中國” !
它是羅馬天主教的發源地,最核心的聖地所在!
它擁有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精美教皇教堂,同時珍藏著多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的傑作!
它的最高元首 – 羅馬天主教第266任教皇方濟各,一週前(4月21日)驟然離世,享年88歲!
它,就是著名的梵蒂岡(Vatican City)!

梵蒂岡城俯瞰 @ newsbytesapp.com
要了解梵蒂岡
就要從瞭解它的教皇開始
梵蒂岡的現任教皇,不久前剛剛離世的一位稀年老人,讓我國的外交部表示深切哀悼,讓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降半旗,讓全球數以億計的虔誠天主教徒心碎不已,甚至讓教會內部和國際政局都產生震盪……他是如何做到的?
|| 梵蒂岡教皇的離世

梵蒂岡教皇方濟各,背景就是著名的梵蒂岡城 @ nbcnews.com
梵蒂岡教皇方濟各從出生到離世,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傳奇!
教皇去世的前一天4月20日是復活節(Easter),基督教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象徵救贖、重生和希望。當天他還帶病和同樣是天主教徒的美國副總統萬斯進行了簡短的會晤。
不管是不是巧合,復活節後第二天教皇就撒手人寰,這無疑給他的離世增加了些許神秘的宗教色彩。
|| 梵蒂岡教皇的來歷
首先,我們把 “教皇方濟各” 拆解下:“教皇(英文Pope)” ,是對羅馬天主教最高領袖的尊稱,也是梵蒂岡這個小國的國家元首。
教皇擁有至高無上的宗教權威和世俗權利,當然也包括無盡的物質財富。
“方濟各(英語Francis,義大利語Francesco)” 其實是天主教中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的名號,最早來源於一個名叫聖方濟各(St. Francis of Assisi)的聖徒,他雖然清貧,但充滿了對和平和自然的熱愛。

聖徒聖方濟各肖像 @ wikipedia.org
現任教皇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之所以選擇 “方濟各” 作為名號,體現了他對聖方濟各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建立一個更加關心窮人、貼近社會邊緣群體的教會)。
所以,從第一任教皇聖彼得(St. Peter,耶穌基督的十二門徒之首,後來的教皇都被視為彼得的繼承者),到現今的第266任教皇方濟各,屹立不倒的教皇制前後歷經了上千年的演變!

梵蒂岡城內最著名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以及大教堂內部的第一任教皇聖彼得銅像
|| 梵蒂岡教皇的人生
1936年,方濟各出生於南美國家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是一名義大利裔阿根廷人。對於誕生於歐洲的羅馬天主教來說,他是首位非歐洲出生的教皇,也是首位出自耶穌會的教皇。
1958年進入耶穌會見習
1973年被任命為耶穌會駐阿根廷代表
1992年被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主教、1998年繼任總主教
2001年被任命為樞機主教(Cardinal Bishop,羅馬天主教中僅次於教皇的神職,因穿紅衣、戴紅帽,又被稱為紅衣主教。他們是下一任教皇的決策者,同時也是候選人)
2005年參加教皇選舉秘密會議(投票選出了他的前任教皇,即第265任教皇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
2013年由115名樞機主教投票當選為第266任教皇方濟各
他的一生都在為主效勞。
|| 梵蒂岡教皇的榮譽




不同時期的
教皇方濟各




教皇方濟各這88年的人生,也是 “開掛” 般的存在!

登上時代週刊的教皇方濟各 @ time.com
教皇方濟各的偉大之處在於:雖然身兼神職,但是他卻提倡 “科學與信仰的結合” 。
他還打破天主教會多個傳統,例如公開表示應接納和包容離婚人士和LGBT群體,任命女性成為主教會議成員,強調愛惜和保護自然環境,改善貧富差異和不平等……
此外,在外交活動和世界和平層面,身為教皇的方濟各非常積極的和已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首腦展開會面(如上圖所示),以及尋求更多國家的建交可能。
特別是在推動和改善中梵關係,斡旋斷交半個世紀的古巴和美國恢復外交,介入委內瑞拉局勢以促使政府與反對派展開和談,以及調停烏俄衝突等方面,他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023年中國自主任命的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沈斌(上圖居中者),是對中國與梵蒂岡在2018年簽署、並在2020/2022/2024年三度續簽的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的最好詮釋。此協議允許中梵雙方協商任命程式,被看作是釋出誠意的表現,但具體內容仍然保密 @ stheadline.com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種種, 教皇方濟各也獲得了多個重磅的榮譽:
十大國外焦點人物(第三名)2013年年度人物中國國際新聞論壇(由50家中國媒體共同評選)、《時代》雜誌
👇2014年
全球50位最偉大領袖(第一名)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世界思想家全球最有權力人物(第四名)《財富》雜誌、《時代》雜誌、Prospect 雜誌、福布斯
全球最有權力人物(第四名)福布斯
梵蒂岡的景點
精美教堂/博物館/方尖碑/宮殿應有盡有
梵蒂岡四面被義大利羅馬所包圍,是世界上面積和人口均最小的主權國家。梵蒂岡的面積僅為0.44平方公里(比北京的鳥巢以及周邊設施的總面積約0.58平方公里還小一些),人口約882人(截至2024年),但是人均GDP卻達到了19450.22歐元(約合22150美元,根據2021年資料估算)!
||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世界上四座擁有教皇大教堂稱號的教堂中排名第二,它也是羅馬七大朝聖教堂之一 @ lonelyplanet.com
梵蒂岡是歷任教皇的故鄉,也是羅馬天主教最核心的聖地。
佔據梵蒂岡中軸線C位的,就是前文提到過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由著名的建築家、雕塑家兼畫家的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第一任教皇聖彼得、許多前任教皇、樞機主教和主教都長眠於此。
關於聖彼得大教堂,還有一則很 “炸裂” 的新聞:大教堂最北端的入口,被稱作聖門(Holy Door),平常被一塊白布覆蓋,只在每25年才一次的天主教禧年(又叫聖年,Jubilee)慶典期間才會限時開放。
這扇聖門上一次開放的年份還是2000年,而今年2025年的禧年(2024, 12.24 – 2026, 01.06)就是它時隔25年之後的再次開放。所以,如果今年你有機會去到梵蒂岡,請一定去聖彼得大教堂看看這扇難得一見、處於開放狀態中的聖門!

由義大利雕塑家Vico Consorti於1950年為聖彼得大教堂設計的青銅聖門,目前此聖門處於開放狀態直到2026年1月6日,錯過就要再等25年 @ wikimedia.org
穿過這扇由已故教皇方濟各於去年聖誕節親手開啟的聖門,就意味著一段靈性旅程的開始:推開心門,接受天主的愛和寬恕,從而獲得自我救贖。
|| 聖彼得廣場 & 方尖碑

從聖彼得大教堂頂部視角望向聖彼得廣場和廣場正中的方尖碑 @ st-peters-basilica-tickets.com
除了聖彼得大教堂內部,大教堂前面的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也是教皇全年主持多場禮拜儀式的所在地,而廣場正中的方尖碑(The Vatican Obelisk)則是由公元37年起擔任羅馬皇帝的卡利古拉(Caligula,他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統治者之子)從埃及帶回羅馬城內的。
4月26日,教皇方濟各的葬禮就在聖彼得廣場舉行,各國的元首都趕來參加這場隆重的告別儀式。
||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梵蒂岡之外)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世界上四座擁有教皇大教堂稱號的教堂之一,羅馬七大朝聖教堂之一 ,它也是羅馬最大的聖母教堂 @ basilicasantamariamaggiore.va
和大多數教皇被安葬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傳統不同,方濟各在他的遺囑中選擇的安息之地是距離梵蒂岡4公里之外的聖母瑪利亞大教堂(Basilica of Santa Maria Maggiore,又叫做 St. Mary Major)。
之所以選擇聖母瑪利亞大教堂的原因,是因為方濟各對聖母瑪利亞虔誠的敬仰,他每次出國公務前後都會在那裡祈禱。
這一選擇又讓方濟各成為了一個多世紀以來首位葬於梵蒂岡以外的教皇(上一位葬於梵蒂岡以外的教皇是1903年去世的利奧十三世 Leo XIII)。
||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巴黎的盧浮宮 @ st-peters-basilica-tickets.com
以聖彼得大教堂為中心,右手邊還有一座與之齊名的著名建築:梵蒂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s)。
梵蒂岡博物館創建於16世紀初,展出天主教會和教皇幾個世紀以來積累的海量藏品,其中包括一些最著名的羅馬雕塑和世界上最重要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傑作。
梵蒂岡博物館其實是一個總稱,其中共有24個不同主題的展廳,總建築面積達55000平方米,形成了一個館中有院,院中有廳,廳中又有室的龐大博物館群。
大家比較熟知、也是西方和歐洲藝術中公認最經典、最具特色的鎮館典藏包括:
列奧納多·達·芬奇名作《荒野中的聖傑羅姆 Saint Jerome in the Wilderness》卡拉瓦喬名作《基督下葬 The Entombment of Christ》拉斐爾名作《基督顯聖容 The Transfiguration》珍藏於梵蒂岡博物館之美術館
拉斐爾名作《雅典學院 The School of Athens》珍藏於梵蒂岡博物館之拉斐爾館
米開朗基羅名作《創造亞當 The Creation of Adam》《最後的審判 The Last Judgment》珍藏於梵蒂岡博物館之西斯廷教堂



說到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它是博物館內最後一個可參觀的展廳,也是最著名的一個。教皇方濟各去世後,隨即到來的下一任教皇選舉秘密會議(Conclave)通常就在這裡舉行。

梵蒂岡博物館內最著名的西斯廷教堂 @ edition.cnn.com
博物館內還有一座宗座圖書館(Apostolic Library),擁有極其豐富和珍貴的藏品,包括手稿、書籍、文獻、圖繪、照片和錢幣等。但是,最神秘的還是與圖書館相鄰但分隔開、坐落在觀景庭院(Belvedere Courtyard)中的宗座檔案館(Vatican Apostolic Archive,之前叫秘密檔案館 Vatican Secret Archive,後改名)。
這座與世隔絕的檔案館一直對外關閉,每年僅對1500名有資質的專業研究人員開放查閱部分檔案,且資格審查的流程相當嚴格。
據說有關外星人、惡魔、歷史重大事件的相關神秘記載就藏在這座檔案館內。

梵蒂岡宗座檔案館閱讀室,裡面藏有可能會動搖教會根基的神秘記載 @ publicmedievalist.com
|| 梵蒂岡使徒宮 & 聖瑪爾之家

從聖彼得廣場遠眺使徒宮,以及入口處的銅門 @ wikipedia.org
與博物館相連的另一棟建築,就是教皇官邸的所在使徒宮(Apostolic Palace)。該建築包含教皇公寓、天主教會和羅馬教廷的各個辦公室、以及私人和公共小教堂等。
說是教皇官邸,教皇方濟各卻選擇居住在使徒宮斜對面(即聖彼得大教堂左側)相對簡樸的聖瑪爾之家(Domus Sanctae Marthae)。該建築是用作與羅馬教廷有業務往來的神職人員的招待所,以及樞機主教團成員在參加選舉新教皇的教皇秘密會議期間的臨時住所。

簡樸的聖瑪爾之家以及據說是教皇方濟各住過的房間 @ wikipedia.org
教皇方濟各從2013年當選到離世,一直住在聖瑪爾之家的一間套房中,和許多神職人員和宗教工作者保持接觸,體現了他倡導的簡樸和謙遜的生活方式。
教皇希望以身作則,推動教會的改革和現代化。
|| 梵蒂岡保羅六世接見廳

保羅六世接見廳 @ npr.org
聖瑪爾之家前面,還有另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築 – 保羅六世接見廳(Paul VI Audience Hall,又稱教皇接見廳),是教皇舉行各種接見和會議的場所(教皇每週三上午舉行的公開接見就在這裡)。
這座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可容納6300多人的大廳於1971年竣工,在一片古建築的包圍中顯得尤為突出。
這可能要歸功於2007年加蓋在該建築屋頂的2400塊光伏板,不光看上去很現代,也很實用:由此產生的電力足以滿足該建築全年的供暖、製冷和照明需求。
大廳的主體是一座由義大利畫家及雕塑家 Pericle Fazzini 所創作的名為《復活 La Resurrezione》的巨幅雕塑。這座青銅/銅合金雕塑重達80噸,作為大廳背景牆相當壯觀!

接見廳內的巨幅銅雕作品 《復活》 @ lemiemarche.it
給你一個來梵蒂岡的理由
不光是信仰
不要說一個,必來梵蒂岡的理由隨手拈來一大堆:朝聖、旅遊、見證每25年才開一次的聖門……當然還有 – 淡季便宜的旅行成本!
|| 見證下一任新教皇的誕生

2013年,樞機主教齊聚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舉行教皇選舉秘密會議前的最後一場彌撒,教皇方濟各就是在那時當選的,如今這個選舉程式即將再次啟動直到選出下一任教皇 @ today.com
如果你信奉天主教,以上提及的梵蒂岡教皇曆史和建築瑰寶就夠來好幾次了。
即使你信仰自由,能親眼見證下個月5月6-11日之間下一任教皇的誕生,也算此生不可多得的經歷吧。
這個神秘的教皇選舉過程不對外,候選名單不公佈,就連投票的結果公佈也兼具神秘感和儀式感。
投票有結果時教堂外部臨時安裝的煙囪冒白煙,無果時冒黑煙。這是因為教會會在每張選票裡分別新增焚燒後能產生黑煙和白煙的化學物質,透過這種古老的焚票方式(Fumata)把投票結果告知外界焦急等待的人群。

焚票時如果是黑煙冒出,表示投票還沒有結果 @ lavanguardia.com
|| 簽證簡單 & 機票便宜

東航執飛且直飛的上海往返義大利羅馬非旺季機票價格
雖說梵蒂岡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但並不需要申請額外的簽證,如果你已經持有有效的義大利簽證或其他任意一國的申根簽證,梵蒂岡可以隨意進出(畢竟它位於羅馬市內)。
最後,如果時間比較自由,錯峰出遊歐洲,上海往返直飛義大利羅馬機票僅需¥4.7K不到,真的很香!
– END –
#Feekr兼職編輯招聘中#
如果你是熱衷探索小眾目的地的旅行達人,
如果你尋覓得了小縣城,也看得見大世界,
如果你會玩,懂吃,能寫,
請速把文章傳送VX:wd2881129
Feekr就是你展示才華的平臺!
–
– 👇 關注小飛君 解鎖更多小眾旅行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