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案例解析,XR、AI技術如何創造新的體驗設計

 · Meow Wolf 的極致敘事
編者按
XR和AI等新興工具的出現正引發一場變革。對於從事創意體驗等領域的公司而言,敘事的可能性正在不斷擴充套件。然而,在使用這些技術的同時,我們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嚴肅的問題,需要相關從業者認真思考。比如,我們應該如何巧妙地利用這些技術而不是被它們取代?它們又將如何創造全新的敘事體驗?我們應該如何合乎倫理地使用這些技術?
Art Processors是一家專注於創造創新敘事體驗的公司。他們在本篇文章中探討了一些當前的敘事趨勢,包括極致敘事混合現實人工智慧。他們還分享了一些他們最近受到啟發的代表性案例,以及他們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運用這些新的工具和靈感。
希望本篇文章能夠為創意公司以及對敘事創意感興趣的讀者帶來一些新的思考和靈感。
在過去的十年裡,各種公共景點,如博物館、動物園和劇院,湧現出一系列敘事的趨勢。
這些趨勢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涉及並使用了增強現實 (AR) 等新興技術,以提供能夠為遊客創造新現實的體驗,將他們帶到完全不同的時空、地點和場景。這些趨勢還在於提供一種既個人又共同的體驗。這讓我們作為遊客有機會選擇我們想要看到的內容,同時也呈現出一個我們可以共同參與的整體體驗。
人民之家:悉尼歌劇院在悉尼博物館舉行 50 週年慶典
在這些新的敘事模式中,我們會因為成為意想不到的場面中的一份子而感到興奮,而這就是一種沉浸式的敘事方法。
在過年的幾年裡,會產生這類敘事風格是有原因的。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們的工作方式、獲取新聞的方式以及娛樂方式日益孤立,人們的生活發生了迅速的變化。人們渴望擁有共同的體驗。因此,我們會發現敘事的風格在逐漸改變。在這些新的敘事模式中,我們共同感受到參與某種意外和新奇事物的刺激,發出驚歎和喜悅聲。這是帶有一些獨特元素的沉浸式敘事。
在Art Processors, 我們認為自己是熱衷於創造創新敘事體驗的專家。我們不斷尋找能在工作中使用的新工具和靈感。以下是一些最近激發我們靈感的敘事傾向。
01
極致敘事
極致敘事的風格正如其名字所表達的,這種敘事方法為參觀者提供了許多潛藏的敘事"兔子洞",他們永遠無法消化完周圍所有的故事。
這種方法改變了參觀者所期待的一些整潔、獨立敘述的體驗預期,比如具有明確的開頭、經過和結尾。正相反,在極致敘事中,參觀者可以積極地創造屬於自己的結果。透過他們的選擇和沿途拾取的零散故事碎片來構建故事結局。他們透過自主選擇和沿途獲取的零散故事碎片來構建出故事結局。
有時,只有少數人會發現隱藏內容。有時,所有的內容都沒有關聯。一個兔子洞的盡頭可能會是另一個的開始。
✪ Meow Wolf
Meow Wolf或許是體量最大,最受歡迎的範例。這也是許多Art Processors的成員親身參與過的一項體驗。在他們那些不拘一格、如同五彩紛飛的場景中,參觀者探索著各不相同的空間,比如一幢房子,一片森林,一間透過洗衣機門進入的秘密房間。
Meow Wolf
對於參觀者來說,他們永遠沒有一條明確的敘事路徑可循。一切都被過飽和的色彩和織物、小玩意兒、影像和文字所佔據。參觀者很難全盤接收所有資訊,關注到每一個小細節和每一個隱藏在人們視線中的“彩蛋”。正是這種目不暇接非常吸引人,參觀者在混亂的場景中擁有掌控權,他們可以自主選擇關注哪些細節,選擇走哪條路。
✪ 不眠之夜
與Meow Wolf類似,《不眠之夜》作為一個互動式戲劇,也以一種出人意料的形式運用了極致敘事。在三個小時的時間裡,觀眾遊走在不同的樓層和房間,觀看各種相互有關聯的故事的發展。演員和觀眾之間幾乎沒有對話,也沒有屏障。
觀眾在探索周圍環境的同時,也可以透過翻找不同的道具或與演員直接互動,來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不眠之夜》
和Meow Wolf一樣,觀眾沒有辦法體驗場景的全部。觀眾必須自己決定進入哪些房間,跟隨哪些演員,因此每次戲劇體驗背後的故事都會有所不同。
它打破了戲劇的基本規則,觀眾應該保持安靜、坐著,並與舞臺上發生的事件保持距離。突破那無形的壁壘感覺有些禁忌,但同時也令人感到解放。
✪ 流行文化
我們還可以從最近的流行文化現象中獲取靈感,比如《芭比》,這部電影在敘事中採用了色彩斑斕、極繁堆疊的視覺效果。
電影《芭比》
泰勒·斯威夫特正在進行的“時代”巡迴演唱會也透過運用隱藏彩蛋為我們提供了分層敘事的案例。演唱會發給觀眾的發光手鐲會在演出中某些歌曲的特定時刻變色,其中蘊含了只有 "知情者 "才能理解的隱藏含義。使用者就像一個偵探,參與到故事中,拼湊相關資訊,並自行創造意義。
發光手鐲
極致敘事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一般來說,參觀者喜歡選擇,他們喜歡自己以某種方式塑造了周圍體驗的感覺。他們還喜歡驚喜。當你為他們提供看似無窮無盡的體驗選擇時,就更容易做到這一點。極致敘事可能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但這也會讓人興奮不已。
02
混合現實
簡而言之,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是將我們的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融合在一起。創意人員正在使用各種技術來實現這一點,包括增強現實(AR)、沉浸式視效、投影對映、全息技術等,將我們所知道的在世界中的“真實”轉化為神奇的故事入口,解鎖各種充滿奇妙的互動。
✪ 揭秘克里希納
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舉辦的 "揭秘克里希納:前往柬埔寨聖山之旅 "展覽就是這種敘事方法的中值得關注的例子。在這次體驗中,人們透過身臨其境的影片裝置和互動設計,被置於原始環境的背景下,探索一尊印度教神祇克里希納的雕塑。
而真正的亮點是參觀者所佩戴的 HoloLens。這個裝置可以啟用整個展覽中各種看似真實的物理元素。整個展覽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一個真人大小的全息影像,展現的是在原來的柬埔寨石窟寺中發掘的一尊雕像。透過這項技術,參觀者可以被傳送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地點。這樣,參觀者就能更深入地瞭解雕像的故事,而不必依賴文字繁多的展板。
✪ 坂本龍一之旅
另一個靈感來源是在 The Shed 舉辦的坂本龍一之旅。這是一場混合現實(MR)音樂會,已故作曲家坂本龍一的虛擬形象會參與其中。參觀者佩戴的頭戴式裝置可以創造出作曲家就在房間中央用鋼琴演奏音樂會的景象,同時還有與聲音相匹配的虛擬藝術。音樂會可以坐著欣賞,也歡迎參觀者四處走動,360 度欣賞演出。
這是一種強烈的情感體驗。坂本龍一彷彿真的身在房間裡,再次活過來,為你演奏他的歌曲。
✪ 與大屠殺倖存者交談
在伊利諾伊州大屠殺博物館和教育中心也可以獲得類似的體驗。在這裡,參觀者有機會與可能已不在人世的大屠殺倖存者交談。參觀者可以與大屠殺倖存者的全息影像互動,向他們提問,並根據之前錄製的答案得到回應。這就像你真的在與這個人對話。
這種體驗之所以震撼,是因為與坂本龍一之旅類似,全息影像與參觀者的現實環境融為一體。這強調了他們正在進行即時對話的感覺。這是一場遊客積極參與的對話,他們可以選擇想問倖存者的問題。他們是故事的一部分,並擁有著主動性。
03
人工智慧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人工智慧已經迅速改變許多學科參與創意過程的方式。它正在改變劇本創作、設計、動態影像、音訊製作和音樂創作等多個領域。它還從根本上改變了機構可以為觀眾提供的體驗型別。這種敘事方法可以用來創造新的影像、新的世界和新的聲音,為場景增添令人驚喜和感動的感官體驗。
✪ 達利的生活
薩爾瓦多-達利博物館的 "達利生活"互動專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利用了大量的檔案影像和電影素材,並翻閱了藝術家的所有訪談記錄,博物館的團隊建立了一個達利本人的AI模型。
其結果是一種互動媒體體驗,達利彷彿死而復生,透過大型影片螢幕直接與參觀者進行互動。這個虛擬的達利無論動作還是言辭都與真正的達利無異。他對參觀者的提示做出的回應並非隨機,而是反映了他的真實想法。
我們很難不去思考這種人工智慧應用可能帶來的其他潛敘事可能性。參與者可以與其他歷史人物進行交談,比如艾森豪威爾總統、聖女貞德、早期穴居人,也可以見證那些有大量目擊記錄但沒有影像資料的事件,比如十字軍東征、法國大革命等。
這樣做的效果類似於時空旅行,看到並與遠去的歷史人物交流,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歷史和人類的狀況。
✪ 倫理考量
這種特定的敘事方法在倫理方面要特別關注透明度。這種能夠製作所謂 "深度偽造 "影片的能力顯然具有潛在危害性,並讓人分不清哪些是真實歷史記錄的一部分,哪些不是。這就是為什麼,任何公共景點都必須清楚他們為什麼以及要如何使用人工智慧。
這是一個強大的敘事工具,可以讓參觀者更好地瞭解真實歷史人物的生活。但是,遊客不應該產生這些影片是真實的錯覺。
達利博物館的另一個基於AI的互動體驗可以讓參觀者把自己的夢境轉化為藝術。參觀者需要一個對於夢境的書面描述。然後,博物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 "DALL-E",將以特定藝術家的風格呈現該夢境的藝術影像。
✪ AI帶來的新機遇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與藝術家 Refik Anadol 合作,訓練了一個AI模型來掃描博物館的藏品,並找出不同作品之間的視覺和主題聯絡(這項任務如果由研究人員團隊獨立完成,可能需要會花費數月或數年的時間)。而AI模型透過瀏覽生成影像,重新構想了現代藝術的歷史和並“幻想著可能發生過的事情"。
MOMA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人工智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意機會。其快速分析、轉換大量資料,並將其視覺化的能力為創意人員提供了“仿生手臂”(可以這樣形容),使他們能夠涉足新的領域並挖掘出更多敘事的可能性。在以前,由於缺乏時間或人力,以上這些都是難以實現的。人類的創造力依舊是驅動力(請注意 MOMA 仍然與藝術家合作進行AI專案)。但AI可以成為一種工具,使創作過程更快速、更精準、更多樣化。
✪ AI與Art Processors
在Art Processors,我們也開始在專案的早期構思和規劃中使用AI。我們使用Midjourney、DALL-E 和 Stable Diffusion來快速建立視覺化效果圖,以闡明客戶的願景。現在,我們的設計師可以建立渲染圖,將早期的創意想法透過真實的物理元素和設計考慮因素投射到現實空間中。以前通常需要一週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 30 分鐘即可完成。
這種迅速在現實空間中實現創意想法的能力,為我們整個團隊之間的溝通和頭腦風暴潛力提供了更好的機會——我們現在可以比以前更快地生成和摒棄想法。這是一個建立視覺實驗、草圖和情緒板的強大工具,但同時我們必須明白,從這些工具中得到的東西並不能立即可以向客戶呈現;在接近客戶的要求之前,還需要新增大量專業的創意工作。
✪ 敘事方法和AI的未來
然而,在使用AI的過程中,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嚴肅倫理問題需要考慮——我們如何將其作為一種工具來幫助激發人類的創造力,而不是簡單地取代或模仿?它將如何改變我們對什麼是現實的看法?什麼是藝術?什麼是有價值的?正如前文所提出的,機構如何以及為何使用人工智慧的透明度仍將是關鍵所在。對我們如何使用這項技術的倫理影響進行持續的自我評估同樣至關重要。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幾年裡,我們將繼續看到來自不同機構和場景做出的努力,這可能有助於更好地回答其中一些難題。
隨著這些新興工具和敘事方法的出現,敘事的前沿將持續擴張。創意的概念正在各行各業迅速發生變化。現在,這種潛力讓人感到興奮也不確定。就像踏進了一個秘密傳送門,卻不知道另一端會發生什麼。
原文:
  •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emerging trends (& tech) in storytelling
作者:
  • Art Processors
連結:
  • https://blooloop.com/museum/opinion/storytelling-trends
編輯 趙奇元 董振
排版/校閱 董振
// NeXTSCENE 關注全球沉浸式體驗行業,持續追蹤前沿優質專案,關注解析相關政策,與國外沉浸式產業公司具有廣泛合作。歡迎聯絡諮詢
👈掃碼新增
NeXTSCENE小助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