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騷擾在澳洲是一個嚴重問題,據統計,13%的女性和4.5%的男性在過去一年內經歷過性騷擾,澳洲高校的性騷擾問題,也依舊存在。
中國女留學生剛來澳,不料竟遇導師瘋狂性騷擾
2023年,國際學生Betty懷揣著對知識的憧憬,踏入澳洲這片土地,開啟了她的預科學習之旅。

初來乍到,為了能在異國他鄉相互扶持,同學們迅速在社交媒體上搭建起班級群,期望以此為紐帶,共渡學習與生活的難關。
然而,誰都未曾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陰霾正悄然籠罩在Betty頭上,而這一切竟源於一位導師超乎尋常的 “主動關注”。
Betty在回憶這段不堪經歷時,神情仍難掩不安:“起初,與導師的交流看似平常,回覆也都在正常範疇。但進入10月後,一切都變了味。聊天時,他的話語毫無徵兆地急轉直下,變得異常怪異。”

這名稱自己的朋友真是太傻了…居然花500澳元找人發生關係。表示其實這種事不一定要花錢的,甚至還問Betty之前有沒有試過。
面對如此露骨的提問,Betty只能解釋道,沒有…自己的國家在這方面是比較保守的。
說著,Betty向記者展示了那些令她作嘔的資訊,字裡行間充斥著不恰當、帶有性暗示的內容,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尖銳的刀,刺痛著她的神經。

這些資訊,成了她心中難以抹去的陰影。課程剛一結束,Betty便果斷取消對該導師的關注,甚至為了徹底擺脫可能的糾纏,在選課環節忍痛避開了原本心儀的課程,只盼能離這份困擾遠一點。
但命運似乎並未輕易放過她。有一次,Betty和朋友在校園裡一邊散步,一邊低聲吐槽這位導師的不當行徑。
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此時導師竟從身後悄然出現,在未作任何言語交流的情況下,直接伸手拍了她的屁股。
那一刻,Betty只覺渾身血液凝固,恐懼如潮水般將她淹沒。考慮到自己身處異國,人生地不熟,安全難以保障,Betty在極度糾結中,向家人尋求建議,最終無奈決定暫時不舉報這位老師。
課程結束後,她毅然選擇轉學,滿心期待能在新環境中重尋安寧。

可轉學後的平靜並未持續太久。一次,Betty在社交平臺釋出了有關快排塗鴉牆的動態,上面寫著“my dream is you”,導師竟又不合時宜地回覆道“Don't dream about me”。
緊接著,更為露骨的資訊接踵而至,諸如 “你有沒有穿內褲啊” 這類不堪入目的話語,再次打破了Betty試圖重建的平靜生活。


這一次,Betty選擇已讀不回,或許是感受到她的抗拒,導師隨後竟發來道歉資訊。
但此前一系列的惡劣行徑,已讓Betty忍無可忍,最終,她下定決心舉報導師的不當行為。
忍無可忍,舉報導師不當行為
當格里菲斯學院收到涉及前學生與前員工的這一嚴重指控後,立即展現出高度重視的態度。
學院迅速採取行動,第一時間與這位前學生會面,耐心傾聽她的遭遇,詳細瞭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併為她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與幫助。

儘管Betty最終表示不再進一步採取行動,但學院始終強調,致力於打造一個尊重、包容的校園環境,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性侵犯、歧視、騷擾、打擊報復和霸凌行為,無論是線上交流,還是線下互動,都絕不姑息。學院也一直鼓勵學生,若遭遇類似事件,勇敢地站出來向學院舉報或披露。
澳洲性騷擾問題嚴重,政府立法嚴打
事實上,性騷擾和性暴力問題宛如一片沉重的烏雲,長久以來籠罩在澳洲社會上空,揮之不去。
澳大利亞統計局於2024年11月釋出的權威資料,揭開了這一問題的冰山一角。
資料顯示,僅在2021至2022財年,在全國範圍內,18歲及以上女性群體中,有13%的人在接受調查的12個月內經歷過性騷擾;而男性群體中,這一比例為4.5%。
其中,18 – 24歲的年輕女性,受害比例更是高得驚人,達到35%。性騷擾的範疇極為寬泛,任何當事人主觀上感覺不受歡迎、並非主動意願且帶有性意味的行為或言語,都被納入其中,包括不經意的調侃、帶有暗示的眼神,甚至無端的身體觸碰等。

在校園環境中,這一問題同樣觸目驚心。2021年一項針對澳洲大學協會旗下 38 所高校開展的全國學生安全調查結果令人咋舌。參與調查的4萬餘名學生中,將近一半的受訪學生承認,在其一生中至少經歷過一次性騷擾;
而自大學開學起,就有六分之一的學生遭遇過此類侵害。
不過,調查結果也顯示出一個微妙的現象:國際學生在大學環境中遭受性騷擾的可能性相對低於澳洲國內學生。
專家指出,以中國學生為例,近年來,隨著中國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社會輿論對性騷擾問題關注度的大幅提升,中國學生在這方面的防範意識顯著增強。但即便如此,諸多因素仍像一道道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國際學生勇敢站出來報告性騷擾經歷。

UTS國際研究與教育學院講師林愷分析道:“他們可能會有諸多現實層面的擔憂,比如擔心舉報會影響自身簽證,這對國際學生而言,是關乎學業能否延續的關鍵問題;又或者害怕遭到報復,尤其是在師生關係、導師與研究生論文指導這類相對緊密的關係中,學生往往會因顧慮重重而選擇沉默。”

為有效應對這一社會頑疾,工黨政府於2月初重磅推出一項新法案,首次構建起一套全面的框架體系,明確要求各大學在打擊性別暴力方面,必須嚴格達到特定標準,以此為校園安全保駕護航。
相關專家也給出專業建議,在校學生一旦遭遇不當行為,首先應積極主動地尋求學校心理諮詢服務,藉助專業力量舒緩心理創傷;若決定舉報,務必保留與加害者的所有通訊記錄,這些將成為至關重要的證據,助力維權。
專家還強調:“在性侵害認定流程中,首要步驟便是將兩個當事人的活動軌跡進行隔離,這是從根本上、最大限度保護當事人的關鍵舉措。倘若學生認為侵害行為情節極為嚴重、性質極其惡劣,還可考慮向警察部門投訴。需要明確的是,適用於澳洲公民的法律,在性騷擾問題上,同樣毫無例外地適用於所有來澳洲學習的國際學生。”
與此同時,昆州率先發力,實施了全澳最為嚴格的性騷擾法律改革。
自今年3月1日起,本地企業被強制要求制定性騷擾預防計劃,旨在全方位確保員工在工作環境中的安全,為整個社會樹立起防治性騷擾的標杆。

澳洲校園性騷擾問題盤根錯節,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徹底解決,需要政府、學校、企業以及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持續關注並付諸實際行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為每一位學子營造出安全、和諧、尊重的學習與生活環境,讓性騷擾的陰霾徹底消散。



突發墜機!全部遇難!澳航又出事!高空緊急呼叫!馬斯克預言恐成真
材料來源:今日澳洲APP、SBS等
Ref:
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s/video/international-students-harassed-by-their-tutors-in-australia-the-australian-government-has-taken-action-but-can-the-new-bill-truly-ensure-campus-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