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揭曉,兩位中國科學家入選

當地時間12月9日,英國《自然》雜誌Nature網站釋出了2024年度十大推動科學發展人物榜單。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風溼病專家徐滬濟,以及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春來兩位中國科研人員入選其中。
2024《自然》年度十大人物釋出海報。

編譯丨李永博
這份推動科學發展的年度十大人物榜單由《自然》雜誌的編輯們編撰,旨在突出過去一年中科學、技術、工程和醫學等領域的重要趨勢,並表彰這些研究人員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李春來是中國嫦娥六號工程的副總設計師,《自然》雜誌稱他為“月岩守護者”。今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重達3200千克的著陸器在月球表面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鑽探和取樣工作,然後將樣本送回地球,實現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取樣。李春來在決定著陸地點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並且是首批分析返回岩石的科學家之一。
這些岩石和塵埃是從南極-艾特肯盆地最深處採集的,該盆地被認為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撞擊坑。選擇該地點是因為它可能包含多種物質,例如熔岩流、月殼碎片甚至地幔碎片。科研人員表示,此次最新運送的近兩千克月球物質來自地球無法直接觀測到的月球背面,“就像是記錄了所有這些歷史事件的記錄器”,有望解開關於月球早期演化以及其他行星的諸多謎團。
另一位來自中國的年度人物徐滬濟被《自然》雜誌冠以“無畏的醫者”稱號。他開發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透過靶向並清除失控的B細胞,為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項研究的獨特之處在於,徐滬濟的團隊大膽嘗試了來自健康供體的T細胞,而不是患者自身的T細胞。這種供體來源的策略有望實現CAR-T細胞療法的規模化生產,降低治療成本,並惠及更多患者。
源於他深厚的臨床經驗和對疾病機制的深入瞭解,徐滬濟敢於嘗試這種前沿治療方法。目前他的團隊成功治療了多名患有頑固性炎症性肌病和系統性硬化症的患者,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療效,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徐滬濟教授表示,他的團隊將繼續推進這項研究,希望能夠將這種治療方法推廣到更多患者,為他們帶來福音。
其他入選榜單的人物還包括了德國國家計量學研究所物理學家埃克哈德·派克(Ekkehard Peik),其關鍵發現或帶來超越現有原子鐘的核鍾;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家溫迪·弗裡德曼(Wendy Freedman),她的研究成果或許能平息一個關於宇宙膨脹率的歷史難題;“剛果(金)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家普拉西德·姆巴拉(Placide Mbala),他拉響了致命猴痘的疫情警報;谷歌旗下“深層思維”公司研究員雷米·拉姆(Rémi Lam),他使用人工智慧工具來預測天氣;柏林自由大學東歐研究所研究員安娜·阿巴爾基娜(Anna Abalkina),她冒著風險曝光了學術造假事件;博士生凱特琳·卡拉斯(Kaitlin Kharas),她為加拿大研究生和博士爭取到了20年來最大的薪資漲幅;經濟學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他被任命為首席顧問,負責領導孟加拉國的過渡政府;瑞士律師科爾迪莉亞·貝爾(Cordelia Bähr),她代表了大量老年婦女對瑞士政府的氣候政策提出訴訟,並於今年4月勝訴。
參考資料:
(1)Nature’s 10:Ten people who helped shape science in 2024
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24-03890-5/index.html
本文為編譯內容。編譯:李永博;編輯:西西;校對:柳寶慶。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報·書評週刊》2023合訂本廣告

點選“閱讀原文”
即刻購買《寫童書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