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 // 電影 // 放映 // 課程

9月19日,紀錄電影《滾燙年華》在廣州塔舉行推介會。影片出品方、主創團隊、勞模工匠和職工代表共同出席推介會並觀影。
《滾燙年華》預告片
《滾燙年華》透過跟拍8組深圳職工代表的故事,講述從過去到當下,普通人的命運是如何與深圳這座城市緊密連線在一起。影片聚焦了一批在深圳工作與生活的普通面孔,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的脈絡中,透過不同職工的視角給出各自的答案,回溯滾燙年華中每一個瞬間,並由這些切面、故事與回憶,折射出一個時代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放映結束後現場掌聲經久不息,觀眾為影片中每一位打拼者為美好生活而奮鬥的故事感動不已。
作為影片發起方,深圳市總工會方面表示,深圳是一座奮鬥者建設的城市,廣大職工在崗位上建功立業,譜寫了動人的奮鬥故事。作為廣大職工的“孃家人”,深圳市總工會選擇了紀錄電影的形式,跟蹤記錄深圳平凡人的不凡生活狀態,透過“深圳職工”“深圳人”及“深圳”三個維度, 以“燃情歲月、滾燙年華”為紀錄故事線展示深圳城市風貌,以長片電影的格局,融合紀錄片的真實性、生動性和感染力,完成與職工受眾的情感共振。

影片導演王紹涵是一名青年導演,他闡述了《滾燙年華》的創作初衷:“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在這座飛速行駛的城市列車上,我們很想知道支撐起這趟列車一往無前的人們是如何工作與生活的。我們把鏡頭對準這些不同行業的普通面孔,在鏡頭後面,我們感受著每個平淡生命的喜悅或沉重。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的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經驗與生命瞬間,他們的故事,亦是我們的人生。”

王紹涵,紀錄片導演。碩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電影製作專業,代表作:《春夢了無痕》、《阿燦》、《夢魘》、《偏向茶山行》、《滾燙年華》等,圖片來源網路
《滾燙年華》已入選廣東省電影局主辦的廣東優秀電影觀影推介會,曾獲得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金紅棉競賽單元複評入圍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入圍獎,並受邀參加2024年第十屆金紅棉影展。

“素人”主角講述深圳的拼搏與詩意,以點帶面回答“深圳為什麼是深圳”
《滾燙年華》主創團隊走訪調研100個潛在拍攝物件,最終選取8個人物作為紀錄電影主人公。幾位“素人”主角面對現場觀眾的關切提問,幾位主角分享了自己的近期生活及對影片、對深圳的感悟。
程式設計師樓佳嘉又添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在繼續做程式設計師的同時,他正考慮突破舒適區、嘗試講英文脫口秀,“深圳是個科技之城,創新是這個城市的氣質之一,脫口的創作也是一種創新的方式,將程式設計師的生活和網際網路的內容融入到脫口秀中非常有意思。”

年輕的母親邵書芳於2024年3月已經順利拿到深圳市總工會教育幫扶專案“圓夢計劃”的本科畢業證,她透露正準備向教師資格證或新技能發起衝擊,“用一個詞來概括我對深圳的印象:積極。在深圳,只要你足夠積極,足夠努力,你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深圳的“第一批打工妹”鄭豔萍深情回憶起初到深圳時的心情,“當年無知無畏年輕,為了離開家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組織聚會是想以最輕鬆的方式紀念自己和姐妹們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出走,沒想到坐上了改革開放高速列車的首班車。我和深圳都是一張白紙,一起拼搏,一起成長髮展。”

串聯起整部影片的倉管詩人劉煒則談起自己心目中關於深圳的“詩意”:“在深圳,我們一邊想家一邊打拼,滿懷鄉愁的人,構成深圳的詩意。”

主創還講述了影片拍攝過程中的一場“意外”:由於摩天輪臨時暫停執行,留守兒童甘佳宸期盼了很久的“摩天輪之旅”無法繼續,攝製組原本的拍攝計劃也被打亂。於是攝製組臨時改變計劃,帶甘佳宸一家去吃肯德基。主創描述當時的場景,“我突然體會到那一瞬間他們的幸福從何而來。在那個場景中,甘佳宸說出了內心深藏已久的話,而作為父親的甘強,也在用玩笑掩飾自己的脆弱與無奈。我想,這段被意外事件改變的拍攝計劃,就像偏離航線的船,我們從另一個方向抵達了故事。”

年輕視角講述深圳故事,致每一位在打拼的你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滾燙年華》,王紹涵導演認為是“年輕”:“以往我們講述深圳的故事有太多光環、符號。作為年輕的在地創作者,我們生活在深圳,立足在深圳,特別希望可以在主流敘事中,找到一種年輕的視角,講述一部真正屬於深圳人的紀錄電影。”
編導們在四十年廣闊的時空處理中,將本片創造性地分為四個篇章,以“在路上的旅程”串聯起四個篇章:《遠方的風景》《夏日旅途》《下一站,翻身》《十八歲的列車》,篇章標題不僅與個體故事形成閉環,也代表了城市發展的節點與脈絡。觀眾看到的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生活細節與命運轉折,無一處說教,無一處雞血,但螢幕所見,皆是你、我、他正在流淌的生活。

《滾燙年華》擇取的人物普通而又不平凡:當一個倉管員每天堅持寫詩,當一個程式設計師在業餘講起了脫口秀,當智慧機器人開始朝著銀髮市場邁進,當新來的一批畢業生加入了基層工會,當年輕母親想著如何能擁有一張城市戶籍,當留守兒童打破了一個家庭的寧靜,當老去的特區打工妹希望能組織一場40週年的工友聚會,當一個建築工程師開始回憶自己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的記憶……
無論當下與過去,他們生活在這裡。他們是深圳飛速發展的親歷者,也是自己平凡生活的創造者。放映過程中,現場觀眾多次隨情節或開懷大笑,或暗自抹淚,來自生活、貼近現實的幽默與淚點給觀眾以深深觸動。

《滾燙年華》將於2024下半年全國公映。據瞭解,深圳總工會將樹立《工夫》系列紀錄片品牌,繼續以“工夫”為名,講述新時代故事。《滾燙年華》是此紀錄片品牌的開端,“工夫”系列紀錄片工程將推出“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的紀錄電影拍攝計劃,逐步建立起記錄先行示範區建設的影像檔案庫。
出品人:周兵
主編:張安寧
編輯:陳佳苗
撰稿/供圖:《滾燙年華》攝製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