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瘋狂搶貨,中國商家搶生產!義烏商戶:朋友圈都炸掉了,接下來15天要大幹!高盛:未來90天中國出口會很火爆

互降關稅後,美國人正瘋狂下單。
據央視新聞報道,總檯記者當地時間14日獲悉,貿易追蹤機構Vizion公佈的資料顯示,在美國和中國互降關稅之後,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
Vizion戰略業務發展副總裁本·特雷西表示,截至5月5日的七天平均預訂量為5709個標準集裝箱,而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預訂量飆升277%至21530個標準集裝箱。

義烏商戶說接下來15天肯定要大幹
據央視財經報道,在浙江義烏,美國客戶也在火速下單、催促發貨。不過有商戶表示,此前因關稅滯留的貨物早已賣掉。
胡春霞是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家從事工藝品生產的商戶。此前,有美國客戶向她定製的一批價值30萬元的工藝品,受美國關稅飆升影響,未能正常發貨。可當關稅下降之後,客戶再問及這批貨時,它們早已全部被胡春霞銷往其他市場。
胡春霞表示,大家都說“世界的義烏”,全球那麼大,他們還有更多市場拓展,像中東、南美、歐洲、東南亞、中亞這些國家,給他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5月14日,位於義烏市五洲大道的一家無縫內衣的生產企業,工廠裡機器轟鳴,正在抓緊生產。負責人介紹,企業的產品主要銷往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後,美國方面的客戶也在催促發貨速度。
企業負責人王晉圍介紹,4月以來,美國劇增的關稅給企業帶來不少挑戰,重中之重便是針對如何承擔關稅與客戶展開談判。好在企業的產品在創新性、質量、價格等多方面都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王晉圍在談判時底氣十足。他告訴客人,要儘快確認,把握時間抓緊出貨。
另外,據第一財經報道,5月14日中午,義烏市璟文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慶芬在全天接待外國客商的密集安排中,得閒了半小時。她告訴記者,自己這兩天處於比較興奮的狀態,周邊人也顧不上閒聊,“昨天一下子好多美國單子過來,生產排單緊張起來了”“關稅下降的訊息一齣,朋友圈都炸掉了,都在說要開幹了”。
13日一大早,一位美國老客戶下單了30萬雙襪子。這對吳慶芬而言,是“久違”的來自美國的大訂單。在反覆確認之後,她把這個訂單轉進公司群,開始了後續的工作安排。他們透過發郵件或打電話的形式與所有美國客戶進行了溝通,“我們說可以重新開始了,客戶也讓我們加足馬力,儘快發貨”。
“接下來15天肯定是要大幹的!”吳慶芬的“大幹”既要抓緊工廠端生產、出貨,也要加大接單的投入,以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能夠在關稅變化之前讓每個客戶都能收到貨,儘可能多備一些貨,增強抗風險的能力。她和團隊已經向客戶發出通知,提醒他們抓緊時間盤盤庫存,需要的話就抓緊補庫存。

多家船運公司宣佈漲價
據央視財經報道,5月14日中午中美關稅政策調整後,幾個小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美國進口商開始行動起來,聯絡中國廠商儘快發貨,發往美國的集裝箱運價也迎來了一波反彈。
下午2時,在上海一家國際物流服務企業,這裡的工作人員接打電話的聲音此起彼伏。有工作人員介紹,這兩天去往美國的航線都接近爆艙,客戶的詢單一個接著一個,他們都是加班加點做業務。
記者從多家貨代公司瞭解到,隨著關稅政策調整,目前,美線5月底發貨的船隻艙位已接近滿艙。同時,美森、長榮、COSCO等船公司也釋出了漲價通知,每個集裝箱的運價上漲500—1500美元不等。以上海港至紐約航線為例,目前,40英尺長的集裝箱報價在4300美元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此前,一些船公司縮減了三成以上美國方向的運力,這也導致目前美線航運運力出現供需錯配,帶動運價的上漲。隨著船公司重新調整運力分佈,未來美線艙位緊張的情況有望緩解。

高盛:未來90天中國出口將火爆
據財聯社報道,中美貿易休戰引爆"超級搶運"潮,大幅降低的關稅將催生90天瘋狂進口週期。
面對未來90天大幅降低的進口成本,業內人士預計,未來90天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將大幅增長,因為在雙方談判人員努力達成進一步協商進展的同時,企業將競相加大力度儲備庫存,尤其是美國進口商可能將再度發起一輪新的搶購潮。
根據停靠美國港口的集裝箱船的即時照來看,擁擠趨勢已經顯現。
鑑於美國進口商未來三個月將迎來進口成本大幅降低的明確視窗期,高盛分析師Philip Sun週二不禁發問道,“試想一下:面對這90天的關稅暫緩期,中國出口商和美國進口商會有多急切地爭相下單?”
“我們正身處一個高度不確定的世界。誰知道90天后(甚至期間)會發生什麼?沃爾瑪等零售巨頭是否應該儘可能囤積聖誕商品,或許不僅要滿足2025年需求,甚至要提前備貨2026年的呢?”Sun表示。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商業與經濟高階顧問Scott Kennedy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由於企業急於在關稅較低時將貨物運過太平洋,他預計中美貿易將在90天的談判期間加速。

美國媒體:美政府降低小額包裹關稅
過山車式政策變化讓人困惑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白宮宣佈,自美東時間5月14日00:01起,也就是北京時間14日12:01起,下調對中國輸美小額包裹的關稅政策。
根據白宮行政令,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從價關稅稅率從120%降低到54%,同時維持每件小額包裹100美元的從量關稅,而原計劃在6月1日將從量關稅從100美元提高至200美元的規定同時撤銷。行政令稱,該調整適用於所有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進口進入美國關稅區、用於消費的商品,或自倉庫提取用於消費的商品。
對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14日的報道中說,雖然白宮降低小額包裹關稅可以讓購物者稍稍鬆口氣,但關稅仍然高達54%,這將會擾亂數百萬在希音和拼多多國際版等超低價電商平臺購物的美國人的消費習慣,會對許多企業和消費者構成沉重打擊。
報道稱,關稅將主要衝擊美國消費者,尤其是那些低收入消費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耶魯大學經濟學家2月的研究顯示,約48%的小額包裹被送往美國最貧困地區,而22%的包裹則被送往最富裕的地區。倡導自由貿易的美國智庫凱託研究所研究員克拉克·帕卡德說,人們對此的質疑聲日益高漲,“這會給那些生活比普通美國人更艱難的人帶來傷害”。此外,美國政府政策過山車式的變化也將讓託運人和消費者感到困惑。即使關稅降低了,其對電商企業的影響仍不明朗。
報道指出,美國政府調整小額包裹關稅的變化,也象徵著中美貿易戰的現狀,那就是雙方關係雖然正在改善,但要恢復到今年1月前的水平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編輯|何小桃 杜恆峰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第一財經、財聯社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